教学文本解读的基本原则
2015-09-10常福胜
常福胜
教学文本解读主要指的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弄清楚一篇文章的主旨和支撑这个主旨的语言形式。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么缺乏整体意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肢解文本,片言只语,断章取义;要么缺少文本细读,在已知的层面上滑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浅尝辄止。如何摈弃文本解读的表面化、标签化、模式化倾向,那就必须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文本解读原则。
一、内涵
“整体—局部—整体”中的第一个“整体”是文本的内容,也就是文本“写了什么”,是通过文本外在的、显性的“言”即言语形式,整体把握文本的“意”即内容;第二个“整体”是指文本的主旨或情感,也就是作者“为什么写”,是透过文本的“言”,发掘文本所蕴含的“意”即主旨;中间的“局部”指的是文本的言语形式及其特点,也就是“怎么写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表达效果。文本解读就是要引导学生沉浸在文本中,潜入到词语中,在细嚼慢品中,在拆字析句中,探究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作者情感,破译作者的心灵密码。
二、路径
第一步,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这是文本解读的基础性工程,是下一步理解文本主旨,读懂文本语言形式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信息提取处理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这一环节必须扎实、有效进行。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的方法,熟悉课文。如果学生连课文还没有读熟,甚至还有字词等阅读障碍,就让学生进行文意归纳或文本解读,效果可想而知。熟读之后,或复述故事,或概述故事,或梳理情节,或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归纳文本内容,或用一组短语理清文本脉络。只有这样,才能对文本有初步的感知。这样就解决了文本“写了什么”的问题,但这还不是文本解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步,从局部到整体,即从语言形式弄清文本主旨。这是文本解读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文本解读最难做的一步。文本解读只有通过一个个细节、一个个关键性的词语,细细品味,慢慢琢磨,才能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才能体会到作品选词用语的妙处。
可是,有的教师不是这样。他们解读文本都是先确定文本的主旨或作者的情感,然后找支撑这一主旨或情感的细节。如《背影》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父子深情?《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势利自私的性格特征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样的问题设计就不是从言语形式出发,不是从文本细节出发,而是用文本中的细节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实际上文本解读应该颠倒过来,从文本中的哪些细节,对这些细节有哪些理解,从细节中正确体悟文本的本意,充分发掘文本的深意,尝试发现文本的新意。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塑造的若瑟夫是怎样的形象?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小说中的若瑟夫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当父母不把穷水手当作兄弟看待后,“我看了看他的手”“又看了看他的脸”“心里默念道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并且自作主张,毫不吝啬地“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尽管遭到母亲的责怪也心甘情愿。三个称呼叠用强调了于勒叔叔与“我”的骨肉亲情关系,表现了“我”的纯真、善良,对穷困潦倒的叔叔的同情,反衬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和冷酷。
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但作者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目呢?这个题目采用了叙述者的口吻,重点在“我的叔叔”四个字上,表明虽然父母不把于勒当亲兄弟看待,但“我”认为于勒还是“我的叔叔”。既道出了“我”对父母的不满,又寄托着作者的希望。小说是通过一个少年的眼睛和心灵,观察这个世界的。于勒原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又处于怎样的境地,若瑟夫耳闻目睹,清清楚楚;父母对于勒的前后三种不同的态度,若瑟夫感同身受,明明白白;对于勒的同情,父母是如何训斥,若瑟夫深有体会,真真切切。其实于勒在文章中真正出现仅有一次,可是作者还要以“我的叔叔”作为题目,可谓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因为于勒的处境,不因为父母的态度,不因为若瑟夫的无能为力。若瑟夫仍然认为于勒是“我”的叔叔,这使我们一点也没有疏远的感觉。这就是作者表达的主题,除了人性的弱点,在若瑟夫身上,赞美了人的善良和同情心,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是作者所期待人性的光辉和美好,是作者所希望的人间温暖,是作者所渴求的人世真爱,那就是作者的悲悯情怀。
实际上,小说在选入教材时,删去了首尾两段。现在把它还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开头删去的是“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结尾是“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这些流浪汉,其缘故就在此。”从课文删去的这些文字中,让我们看到了成年若瑟夫还像儿童时期一样,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是一个可亲可敬、永葆爱心的人,是一个没有被自私侵蚀、没有被势利熏倒、没有被金钱吞噬的人。为什么要给流浪汉五法郎银币?为什么对此事念念不忘?结尾“再也没有见过”,是不是自己对儿童时没有认下叔叔的忏悔?是不是对父母残酷无情的灵魂救赎?这些才是作者所期待的人性美好,才是作者所希望的人间温暖,才是作者所渴求的人世真爱。这样小说主题就不仅仅是批判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了,也不仅仅是表现小人物的辛酸了。
这个例子的解读就是从文本细微处入手,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走进作者,走进特定的环境,从局部到整体,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逼真的描写,形象的刻画,淋漓的抒情,恰切的表达,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赏析,学会表达,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
三、关键
一是要关照整体。教学文本解读要树立一个全局观,有一个整体意识。教学文本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而经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创作时有一个全局观念,对作品中的方方面面做了一个通盘考虑,小到一个标点符号,大到结构布局,都在力求表现文章的主旨。因此每篇作品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文中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标点,都与这一条主线息息相通,紧密相连,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应,甚至“闲笔”不“闲”,“戏”笔不“戏”。
教学文本解读如果关照了整体,从全局着眼,整体上把握文本,那么,文本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个段落、一个人物,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放到整体布局上考虑,才能读懂语言文字与主旨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白杨礼赞》(北师大版)一文中,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时,一连用了四个反问句,可是文中没有一个问号,而用了四种不同的标点符号,为什么?作者在延安目睹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火热的战斗激情,到重庆看到的是消极的抗日情绪,于是要写篇文章歌颂根据地的抗日军民,但是言论不自由,只能用象征手法。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主旨,那么分析标点的反常用法就水到渠成,易如反掌了。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文中不用问号,那象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毫无悬念的。四个反问句中,第一个分句用逗号,是引起读者的联想;第二个分句用分号,表明农民和哨兵是并列关系的;第三个分句用感叹号,就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意向,是因为那是作者要“礼赞”的对象是抗日军民,是为了表达主旨的需要;第四个分句用句号,没有用感叹号,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还是通过抗日军民表现出来的,只用一个感叹号以突出上面的抗日力量。
二是要关注语言。语言文字是载体,要善于通过语言文字表层读懂文章的意蕴和意境,从中开掘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解读文本就要注意文本的关键词,对语言的“陌生化”表达,反常用法要分析其情感倾向,以此作为解读作者情感的密码,拿到解读文本的“金钥匙”。解读文本只有倾听语言文字发出的细微声响,触摸语言文字所散发的温度,才能体悟到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作者情感及内心世界,才能体味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谋篇布局的巧妙,才能体验到咀嚼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
教学文本解读只有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基本原则,才能走出文本解读的泛化、虚化、异化误区,才能避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现象发生,语文教学才不会变成一个空洞的、说教的东西。
(作者单位:襄城县教体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