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几点做法
2015-09-10张东春
张东春
摘 要: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21世纪是经济、科技、人才、智力竞争的时代,现在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力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而且要有创新意识和突破,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前提,它作为内部动力,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究的欲望,而探究又会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使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例如:讲解必修一“函数的概念”时,编了一句打油诗句:“一天三顿九大碗,一觉睡到日西下.”用来形容假期里某些学生“悠闲生活”.同学们哄堂大笑,都赞叹某些学生“能吃能睡”.在笑声中,学生明确了吃饭碗数与所吃顿数的关系:(1)变化关系:顿数变,碗数也变;(2)对应关系:当顿数确定了,碗数也随之相应确定.这说明顿数是自变,碗数是跟着变(因变).轻松介绍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巧妙引出了“函数的概念”.
又如:讲解必修五“解三角形”之前,问:谁能测量出教室外大樟树的高度?问题一提出学生便争相回答:爬树!能爬吗?爬不上树梢且太危险了.不行就砍树!能砍吗?太费劲且不环保,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这时因势利导,大家要知道它的测量方法,就要认真学好“解三角形”这一章,方法就在里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这样通过深入挖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学习效果显著.让学生时时处在“新情境遇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感受成功喜悦”的良性循环之中,时时让学生深深体验数学的美、数学的趣,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必定会越来越高涨.
二、重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学习
“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立足于课本、立足于基础的原则,重视基础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分析讲解,力争让每位学生听懂,这就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条件.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学习,我一贯反对学生死记硬背,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总是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有准确性、实质性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定理的产生、发现的过程.掌握其本质属性,弄清术语的涵义、用法,灵活地运用到数学问题解决中.
例如:讲必修一“指数函数”定义时,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y=a■(a是常数,a>0且a≠1),然后从各种函数中区分出指数函数.如①y=(-4)■②y=-3■③y=2×5■④y=x■⑤y=x■⑥y=2■.领会定义后,逐渐把定义引申到数学问题中.如已知y=(m■-3m+3)m■中,y是x的指数函数,求m的值.学生从定义的理解自然得出①m■-3m+3=1,②m>0且m≠1,从而可得m=2.
对于数学中的公式,不但要求学生记住和运用公式运算,而且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来龙去脉,将公式灵活应用.
又如教必修四“弧长和扇形面积”时,首先叫学生回忆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即C=2πr,S=πr■;然后通过画图展示让学生明白弧、扇形分别是圆周、圆面的一部分,所占比例都为(其中n为弧、扇形所对圆心角度数).因此弧长和扇形面积便能轻而易举地记住:L=n/360×2πr,S=n/360×πr■.学生通过过程性学习,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真正懂得公式的意义,掌握公式的应用.
这样学生通过过程性学习学好了基础知识,在头脑中会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就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条件.
三、注重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多样化练习
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的习题都是经过专家编者精心挑选的典型题目,中考试卷中的许多基础性试题都源于课本,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课本习题、精练、练实,在精练中理清思路、寻觅方法,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触类旁通.因此加强数学问题的多样化练习,对训练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桥梁、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一题多解.对于某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求它的各种解法,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加深和巩固,逐渐养成勤思考、肯质疑、爱动脑、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如:讲解必修五第三章习题:抛物线y=ax■+bx+c与x轴交于点(0,0)和(8,0),最低点的纵坐标为–3,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针对此题,我采用①“一般式”
c=064a+8b+c=0■=-3解得a=■b=–■c=0
解决之后,鼓励学生根据所给的点的坐标找出对称轴和顶点的横坐标,互相讨论尝试用“顶点式”和“两根式”解决,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得出了解答过程.
②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对称轴为直线x=4,即其顶点坐标为(4,-3),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4)■-3;将(0,0)代入得a=■.
③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设抛物线的表达式y=a(x-0)(x-8),将顶点坐标为(4,-3)代入得a=■.
从而比较判断出第二种方法最简单.
2.解题后的联想.在解答一道题后进行联想:结论是否可加强?是否可推广?改变某些条件,结论又将如何?
如:讲解选修教材圆锥曲线中抛物线的概念,因为新教材删除了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所以引出抛物线的概念就变得相当困难.由于学生已具备椭圆、双曲线、初中层面抛物线的知识,因此我由易到难设计了3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比联想发现抛物线的定义.
问题1:若点P(x,y)满足■+■=6,则点P的轨迹是?摇?摇?摇?摇.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得出上面式子表示两点距离之和等于6,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点P的轨迹是椭圆.
问题2:若点P(x,y)满足■-■=6,則点P的轨迹是?摇?摇?摇?摇.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得出上面式子表示两点距离之差等于6,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解.
问题3:若点P(x,y)满足■-|y+2|=0,则点P的轨迹是?摇 ?摇?摇?摇.
从条件的含义看,似乎不是椭圆,也不像双曲线.学生此时有点迷惑,提示移项、平方、化简,一致得到轨迹是抛物线,因为它的方程是y=■,初中已经学过.
顺势引导,若把条件中的“2”改为其他数字(非零),结果如何?学生很快得到轨迹仍然是抛物线,只是方程中的数字不同而已.那么条件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呢?原方程即■=|y+2|,左端表示点P(x,y)到点(0,2)的距离,右端点表示点P(x,y)到直线y=-2的距离,等式表示两个距离相等.
由此类比推广,抽象得出抛物线的概念:到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
通过联想解题、总结经验、探求规律,长期坚持,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会大大增强.
创新性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要素,面向21世纪的高科技、高竞争挑战的中学生,应该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营造民主、宽松氛围,以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为目标,从正处着眼,从近处着手,把创新意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并持之以恒,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初步创新能力,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