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一次,机会!

2015-09-10张洪良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陶行知机会错误

张洪良

摘 要: 本文由电视剧片段引出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当学生犯下错误之后应当如何灵活处理的论题,提出运用以“毒”攻“毒”、反其道而行、兵不厌诈、慈悲为怀等方法处理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的方法,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原谅方式,不能一概而论、滥用机会。

关键词: 陶行知 机会 道德品行 错误

最近在看新版《三国》,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开设了短信互动平台让观众评价节目内容,参与的人很多,各抒己见,其中争议最多就是曹操这个人物,有人欣赏他,有人贬低他。我从内心讲还是对曹操这个人物比较欣赏的,因为我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学生的处事态度和曹操有几分相似,只是他们不需要图霸天下,而是思考如何在老师面前表现自我、来去自如。作为老师,我们不是三国中的吕布、刘备等枭雄,仅仅是天天想着如何管理好班级里四、五十号学生的凡人。

我在一所职业中学工作,学生大致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是喜欢读书的,通常这类学生性格比较内向、闷声不吭,入学时成绩都名列前茅,老师都喜欢把他们选做班干部、课代表,但是他们不会主动想出很好的方法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第二类是成绩、道德品行都处于中等的学生,基本这类学生在班级中无发言权、人云亦云,容易被好学生带好,但也容易被坏学生带坏。第三类是伶牙俐齿、有主见、不会随大流的学生,通常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太好,道德品行也不是太好,这类学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管理。下面我谈谈关于学生犯错之后的处理方法。

一、以“毒”攻“毒”

对于屡教屡犯的学生,机会绝不能轻易给出。我所教的数控班中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刚入学时成绩倒数第一,我理所当然没有让他担任任何班级职务,但开学一个礼拜,我发现此人的“能力”了得,原本几个中等生在他的带领之下,一个个变得嘻嘻哈哈、目无师长。有次在我的课上,他在看一本有820页的武打小说,我气愤地将书没收了。下了课他主动到我办公室,向我讨要书,我当然不给,并且让他回教室。没想到,他也不气馁,主动帮我们办公室换水、拖地、倒垃圾,其他老师都夸奖他,还诚恳地求我给他一次机会、下不为例。我心一软,最后把书还了他,但很快就发现我的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他非但没有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不仅自己看,还带动同桌看。我气愤地把他们的书全都没收了,他又用了上次的招数,我说:“书可以还你,机会可以给你,但你必须在马上到来的月考中我这门课考到95分(我知道他是完成不了的),否则这书就学期结束时再来拿。”结果,他没考到我说的分数,书也没拿到,但之后在课堂上从没看过闲书。

二、反其道而行之

对于自尊心强、讲哥们义气的学生,机会可以适当给予。我班张某很会和学生打交道,以致大部分学生都很听他的话。有次晚自修,值班老师慌张地打我电话,说班里的人都不见了,教室里的灯关了、门也锁了、人都失踪了。我一听赶快从被窝里跳出来,来到学校,四处寻找,后来在学校的一个实习车间里找到了他们。调查后才知道,原来是张某带的头,原因是第一节晚自修时,值班老师因为某些原因把张某痛斥了一顿。他不服,就利用群众的力量来“威胁”值班老师。这次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出乎意料地让他当了班长,但前提条件是他必须先透彻学习中学生规章制度,了解哪些事是“高压线”,是万万不能触碰的。他很开心,因为我给了他机会,没有一味地批评他,他也是知道感激和报答的,他是重义气的人,他利用在学生中的人脉关系、运用独特的智慧,辅助我把班级管理得很好。

三、兵不厌诈

对于油腔滑调的学生,机会送出可以随时收回。老师也应该学学兵法,很多时候教学管理和打仗作战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我是老师、是班主任,我说的指令必须让下面的学生严格执行,不能拖泥带水,否则我的威信就会大打折扣。对于大多数学生我们应该恪守这个原则,但对于小数几个油腔滑调的学生这个原则可不是万试万灵的。就像曹操骗袁绍说自己要投降并且愿意让出徐州,实质是他已命自己的部队从后方包抄、进行偷袭。对于那些脑子灵活,只是不想和老师发生正面“交战”而采取迂回策略的学生,我们大可不必对他们正大无私,偶尔也可以采用“雕虫小技”。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是徐州人,跟随父母在张家港,家境贫寒但不思进取,经常闹事,晚自修经常会无故失踪,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都找过他谈过,处分也吃了,硬的、软的都上了。但他还是依然如故。有次晚休,我找他谈话,他告诉我他是多么不容易,周末、暑假都要去工地挑水泥、黄沙,赚取下个学期的学费。我听了很惊讶、很感动,原本想批评他的怒火已经被他浇灭了。还跟他说:“以后你好好的,老师不会来批评你、骂你的。”我给了他机会,让他安然回到了教室。带着好奇,我问他们班主任,班主任告诉我他在骗人,他哪会去打工,只会拿着家里的钱去网吧用掉。原来我被他骗了。后来我找到他说,上次你晚自修的表现老师还是要给你惩罚的,他很惊讶,“不是说不给你了吗?”“我说此一时彼一时嘛。”他很无语,但也没办法只能接受应有的惩罚。后来从其他同学嘴里得知,他是这样评价我的:“这个老师变化无常,还是少惹为妙。”对于他,我这也算成功了。

四、慈悲为怀

对于偶尔犯错但能知错就改的学生,机会可以买一送一。班级里肯定存在为数不少的成绩中等、品行一般的学生,对于这些不同的学生,处理的方法截然不同,效果也会大相径庭,老师能给予每个学生各种各样的机会,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报着感恩和诚挚的心对你的宽厚和仁慈表示理解与支持,并且以后不再犯错误。教书育人的老师应该把握好手里这些机会,适当给予、不能滥用。谁都不希望在若干年后学生说某某老师对我太不严格了,所以我才会这般落魄……

一个班级,是由一个个具有鲜活个性的个体组成的整体,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清华、北大,读硕、读博,但每个人的品行道德关乎以后社会的稳定、和谐。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我们不能抹杀他们独特的个性,让他们变得千篇一律。也不能听之任之,我们要让他们在规章制度中的约束中充分展现个性魅力。

猜你喜欢

陶行知机会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不犯同样错误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