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经验视角构建数学课堂教学

2015-09-10尹美霞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菜地长方形经验

尹美霞

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认识过程,构建比较全面的数学现实,对于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提升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标的修订出台,基本活动经验在课程目标中被进一步明确,老师们认识到“数学活动经验”是通过创造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进一步思考和回忆的素材,是感悟了、思考了,形成的下意识的一种结果;数学活动经验构成了回忆、联想、直观的基础,最终可让学生形成一般的思维模式。下面就结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中的《探索与实践》课例研究,谈谈如何利用数学活动经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构建数学课堂教学。

一、经历过程,积累探究经验

本节课老师旨在引领学生构建数学研究活动的探究模式。这既是目标,更是载体。通过探索、交流、构建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承载培养、发展学生有条理、敏捷、灵活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探索新问题、自主实验、自主研究、不断反思改进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要倡导的“核心数学发展力”。

课始,老师就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菜地)引入,(课件出示)张大伯屋西边有一块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蔬菜地,他想扩大蔬菜地的面积,把原来长方形菜地的长、宽各增加,提问:张大伯家的菜地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的。

师:把原来长方形菜地的长、宽各增加,这个条件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就是长增加了原来长方形长,宽增加了原来长方形宽的。

师:根据告诉我们的条件,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师: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课件出示)现在长方形菜地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你们会算吗?

老师提出要求。

组织交流:现在长方形的长是多少?怎么算的?宽呢?还可以怎么样算?

师:一起把现在的长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比较一下,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大)。(一、计算;二、画图)

师:现在长方形的面积究竟是原来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呢?(课件出示问题)你会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解决?

师:回顾解题过程。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同桌交流。

……

[思考]从张大伯家的菜地开始本课探究,首先让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然后教师紧紧抓住了最基本的问题:“现在长方形菜地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你们会算吗?”接着老师适时提出了三个要求,让学生经历了计算、画图的探究过程,组织交流时又进行了计算方法多样化的提升,这一设计也为后面(1+=)的探究打下了基础。老师如此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再交流的过程,就是把学生扔进“现在长方形面积与原来长方形面积的关系理解、分析”的熔炉里去磨炼。只有人人参与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问题解决能力才能真正得到磨炼,有了磨炼才有数学活动经验的发展和提升。

二、深入交流,总结探究经验

在思维操作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即思维操作的经验,就一个人的理性而言,思维过程也能积淀出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属于思考的经验。一个数学活动经验相对丰富并且善于反思的学生,他的数学直觉必然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内隐的,不仅需要积累,更需要提升,而在应用中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合理“反思”是提升“经验”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课件出示)李大伯也把自己家长方形菜地的长、宽各增加,李大伯家现在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师:读一读,想一想,这道题与上一题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李大伯家菜地的长、宽没告诉我们。

师:大家都来猜一猜结果可能会是多少?

生:(异口同声)也是。

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呢?告诉老师你们打算怎么验证。

生1:可以用数字代替算一算。

生2:可以画图来看看。

(课件出示):①想一想:长方形的长、宽准备选多少?(长方形的长、宽用整厘米数)

②根据选用的数算一算、填一填。

③在方格图上画一画。

④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生:作品交流。

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得到现在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的?

……

[思考]以上环节的探究就是对学生的数学思考、数学活动经验的再次磨炼。先让学生进行猜测,这时学生的猜测并不是没有根据的猜测,而是基于学生刚才的直接经验的合情猜测;在这样的猜测之后,自然地引出验证——“动手做”的方法,这时虽然题目较抽象,长和宽没有具体的数据,但孩子此时已经从解决“张大伯家菜地”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探究经验,因而也就自然地想到可以通过举例子、画图、计算等探究方法进行验证,因为孩子们真正经历了验证的过程,他们有了强烈表达自己发现的愿望。这时,袁老师果断地把学生推向了课堂主体的位置,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研究单上来展示,交流,还组织同桌交流,这样的过程是真实有效的。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听,把头脑中的想法讲出来,是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鲜明表征,是一种高效的思维磨炼过程。在学生交流得出结论后,老师又借助课件加以演示回顾,这样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现在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长方形的关系,发展了学生数学探究活动的经验。

三、变式运用,关注数学思考

第一次变式:王大妈家的菜地,长和宽增加的分率不同,老师先让学生根据刚才积累的探究学习经验,先独立思考,猜想一下可能的结果,再运用刚才的研究方法加以验证。学生在前面两次探究活动中,已经充分积累了“猜想—验证—结论”的数学探究活动模式,不管是画图的方法,还是举例的方法,学生在此都能熟练演绎,这样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再次得到了提升。

第二次变式:村长为了树立典型,准备把自家的长方形菜地的长和宽各减少,让学生解决“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这里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探索发现:长和宽各减少几分之几,现在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在拓展实践中,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学生的数学思考力也得到了发展。

总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建立在学生的感觉基础上的,又是在活动过程中具体体现的,与形式化的数学知识相比,它没有明确的逻辑起点,也没有明显的逻辑结构,是动态的、隐性的和个人化的,但它却实在的以无形存在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有形中,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心向往之,付诸行动,唯如此,在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创新能力的同时,丰富而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有“根基”。

猜你喜欢

菜地长方形经验
小白兔进菜地
菜地游乐园
我爱长方形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菜地的周长
菜地里的狂欢
分类数 不出错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巧替换 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