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

2015-09-10胡晓艳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教学作用变式教学高中数学

胡晓艳

摘 要: 变式教学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它与新课改的理念正相契合、通过“变式教学”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变式教学为切入点,通过灵活多样的变化,让学生举一反三,减轻学业负担,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教给学生以理念方法,做到一法多用,一题多变,最终能多题归一,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变式教学 教学作用

高中数学学习的内容跨度大、抽象性强,只有促进高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才能达到掌握和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目的.笔者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试探究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进行变式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1.运用变式教学把握数学概念的内涵,扩展外延

高中数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是构建学生数学思维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分析能力的关键.由于很多数学概念较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索然乏味,兴趣不浓.通过变式教学学生能够很好地感知内涵与外延,能够逐步建立数学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提高综合能力.

例如,学习椭圆的概念时,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F■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椭圆.老师和同学一起探究①椭圆与圆相同点:都是平面图形,封闭曲线.②不同点:圆只有一个定点(圆点),椭圆有两个定点.再来分析当2a=|F■F■|时会得到什么图形呢?当2a<|F■F■|时又会得到什么图形呢?

例如,学习增函数与减函数以后,需要让学生准备理解相关概念,在把握内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陷阱,让学生准确把握相关的条件,探究增减

函数的等价形式与变式含义,通过等价深化变化与辨析型变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要学生注意增、减函数定义的如下两种等价形式:

对?坌x■,x■∈[a,b],当x■f(x■)),则f(x)在[a,b]上是增(减)函数.还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为:■>0(<0)?圳(x■-x■)·[f(x■)-f(x■)]>0(<0)?圳f(x)是增(减)函数.

2.注重课堂变式教学,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品质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给学生分析相关定理,需要给学生提供相关例题,在培养学生模仿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变式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认识问题的本质,而且能使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好铺垫.

例如,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以BD为棱把它折成直二面角A-BD-C,E是C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BC的距离为多少?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应注意思考两个问题:①关注图形方面;②关注数方面.

变式1:求异面直线AE和BC所成角余弦值的大小.

变式2:求三棱锥A-BCD的体积.

变式3:求点B到平面ACD距离或点D到平面ABCD的距离.(提示:用等体积法求)

变式4:求二面角B-AC-D的大小.

题的条件或结论,进行下列变式:

3.以变式教学预设“陷阱”,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不断锻炼学生思维,确保学生思维严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变化中找出根本,准备把握相关条件与未知结果之间的关系,准确感知相关定理的适应范围,发现试题中的隐含条件,真正把握相关定理与公式的实质,确保学生思维严谨,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些变式练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的理解与掌握,为定理的正确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不同条件下,让学生把握好定理的实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变式教学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高中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围绕教学目标,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变式教学为切入点,通过灵活多样的变化,让学生举一反三,以少胜多,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在变化中熟悉熟悉概念、定理、公式,在变化中不断拓宽学生思路,锻炼学生思维.变式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认识问题的本质,而且能使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提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好铺垫.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爱东,赵晓楚.数学课堂变式教学的点滴思考[J].科教文汇,2007(2).

[2]刘凯成,范伟亮.变式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作用变式教学高中数学
试论如何深入挖掘利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作用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应用途径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