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5-09-10张光杰袁超杜磊杜娟陈瑞利
张光杰 袁超 杜磊 杜娟 陈瑞利
摘 要: 文章以安阳工学院为例,分析了传统食品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安阳工学院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食品专业 应用型 实践教学
在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可以增强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本行业国内的发展现状,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和热爱程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技术创新的能力[1]。实践教学不但是食品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实践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受到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和体制的影响。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必须体现出与地方经济结合、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点[2]。
因此,食品专业作为我校比较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安阳工学院为例,对院校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
1.我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因我校是一所刚升本不久的地方本科高校,食品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更是两个比较年轻的专业,所以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1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监管及考核制度缺乏
尽管我院一直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在采取措施努力加强实践教学,如利用学校本科评估及农产品加工贮藏校级重点学科发展为契机,先后争取到300余万元用于改善实验仪器设备条件等。但硬件设施改善了,软件建设却没有跟上。一方面,很多课程的实验项目在开设时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导致实验项目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不同课程的实验项目重复开设的情况。如实验项目“水果中VC的检测”被安排在《基础生物化学实验》中,但《食品营养与卫生》中也安排了这个项目。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及实验教学大纲修订时,部分实验课程的学时数有所增加,但是实验项目并没有增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制度建设方面,针对我院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实践教学环节检查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出现实验时间不固定,部分教师上实验课过于随意或者不能做到按照实验计划开出实验。实验考核方面,制定的实验考核方法不够合理,不能达到应有效果,造成学生轻视实验、敷衍实验等现象[3]。
1.2实践教学方法过于程式化
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和集中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及各种实习)。从实际情况看,我院食品专业实验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少。实验教学大都是课前由实验技术人员配合教师将实验准备好,上课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操作全过程,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等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思维很容易局限于教师事先划定的框框中[4]。再加上部分课程实验分组人数较多,导致不能保证所有学生全部亲自动手操作一遍,也就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集中实践环节方面,专业课的课程设计环节过于形式化,设计质量不高,而且纸上谈兵、实用性不强;实习方面,包括大二认知实习、大三生产实习、大四毕业实习,基本上都是认知实习走参观通道转一圈,生产实习到劳动密集型食品企业车间顶岗一个月,毕业实习自主联系企业“放野马”,没有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去设计和安排这些环节,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1.3开展有意义的实习较困难
由于实验室条件与工厂要求有很大差距,而且在实验室完成工厂化全套技术操作不太现实,因此,很多现代化工艺实践都要在工厂进行。另外,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赚取利润,除了在生产旺季让大量的学生进入车间,能为企业缓解用工的燃眉之急,短短一周或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很难让企业找到与学校合作的共赢点。因此,很多食品厂家、食品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这样一来,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实习就很难开展和进行。
1.4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够,队伍不稳定
长期轻视实践的观念,使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遇到了重重困难。实验系列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而且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缺乏,有工程技术背景的操作技术人员缺乏,如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维修人员及中试生产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等,导致设备闲置或维修管理不能及时到位,从而导致设备利用率低下,而且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2.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2.1更新观念,完善制度建设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树立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实践是工科专业人才成功之本”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对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完善并贯彻落实实践教学监督检查制度及实践考核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有序进行。
2.2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
以人才培养方案及实验教学大纲修订为契机,邀请食品专业教学的专家,结合我院实际对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所有实验项目重新进行论证,删掉过于理论化、与实践接触不多的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并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保证实验经费的投入,使得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能够得以真正实施。实习方面,加强与实习基地的交流和联系,并就如何围绕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合作形式进行广泛探讨,使学生的实践环节不拘泥于“实习”这一种形式。如与河北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今麦郎班”的选拔和后期课程设置,与郑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探讨如何围绕企业需求成立三全“丸家班”,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实习时间,等等。
2.3吸纳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积极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通过与当地食品企业的合作,我院食品专业的教师找到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切入点,如与安阳福瑞沃菌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休闲保健小食品、与内黄二安乡腐竹厂合作开发一系列豆渣类食品等。在教师研究课题的同时,吸收学生参与,通过参与真实课题的研究,锻炼其基本的科研素养,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另外,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学校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从而培养学生对“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截至目前,我院食品专业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并结项共计30余项,其中选送参加省级“挑战杯”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共计1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篇。
在学校开放实验室相关政策的引导及鼓励下,我院食品专业的焙烤工艺实验室作为第一个试点,在学院范围进行了开放,为学生的创新实验和兴趣实验提供了场所。学生可以做焙烤食品工艺研究、产品配方等,通过开放实验,学生有想法可以尝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5]。
2.4实行“双证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为了提高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双证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我院本着“鼓励”和“自愿”的原则,在拿到本科毕业证的同时,鼓励学生至少再拿一个职业技能证。截至目前,我院食品专业已有数百名学生取得了食品检验工证、公共营养师证、ISO9000内审员证、ISO22000内审员证等。“双证制”的实施,使得食品专业学生近3年的一次就业率均在93%以上,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学生的就业信心显著加强。
2.5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一支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是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坚持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中心地位。第一,加大食品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第二,加大非专业出身教师的实验教学培训力度;第三,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争取聘请到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外聘教师指导学生实验、科技创新及毕业设计等,从而提高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滕建文.强化实践教学,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综合能力[J].广西大学学报,2002,6:18.
[2]赵东江,等.地方院校食品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绥化学院学报,2011,8:186.
[3]涂宝军,苗敬芝.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广西轻工业,2007,9:133.
[4]乔长晟,贾士儒,谭之磊.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06,3:65-66.
[5]马春华.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2:68.
基金项目:安阳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项目号:2014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