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文化教育对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影响

2015-09-10冯佼敏

考试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冯佼敏

摘 要: 研究分析现代大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帮助未来栋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重拾被社会世俗遗忘的价值和信念,研究教育问题是高校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 现代大学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 儒家教育

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起,世界各国对古老的中国文明充满好奇,特别如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政府出资,涌现专门研究儒学思想的研究人员。几乎所有顶级的世界名校都有东方文化和哲学研究所,最代表东方哲学的当然是儒家文化,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在西方有着深远影响。亚洲以日韩为代表的国家更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入研究,韩国和日本的小学都设有儒学课程,学习四书五经。自古以来,日韩两国就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历史上有名的日韩两国的儒家学者举不胜举,深深影响那个时代的思想和教育体系。直到现代,我们依然可以从两国社会制度、日常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看到儒家思想的痕迹。

为了使教学工作更有效地展开,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不可或缺,根据高校教师工作经验的总结,我认为教育思想研究有助于大学老师的工作。在中国,最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普遍认为是儒家教育思想,这得到了中国近千年问题来教育实践证明。儒家教育的典型代表是孔孟,对孔子和孟子思想的研究,对现代教育有很重大的作用。现在学校存在教育失衡和道德缺失现象,尤其近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引发全国议论的事件,人们对教授失德、富二代现象、大学生学习目的进行了大范围探讨,纵观了古代中国传统教子之方,以及对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道德的严格要求。通过女子传统教育的研究,分析现如今女大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合乎传统价值和道德标准的社会观念形成的原因。传统文化教育应用于现代大学中的研究,对反思教育问题、反思教师职责问题有很深远的意义。

中国如今掀起一股复古风、怀旧风,有些人对现代社会道德感到失望,尤其对人情冷漠、诚信缺失、女性独立自主等问题提出质疑,社会和教育界应反思是否丢弃了最基本的东西。人们重新对儒学产生兴趣,是因为在寻找思想寄托,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道德理念对失望的人和寻找社会正能量的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有意补充。如今随着中国崛起和国力强盛,特别与邻国的一些领土争端,引发一些国家的担忧,遏制中国论由此甚嚣尘上,作为亚洲传统文明古国的中国,我们应该让邻国认识和回忆中国大国崛起历史,古代中国并非靠武力,而靠仁义、礼仪和文化成为亚洲中心、汉文化圈的中心,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都受到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熏陶。现代中国不仅应在经济方面超越其他国家,更应该是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中国社会制度和教育息息相关,有教无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研究教育问题,向学生传授道义,教育学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信义”为先,遏止社会道德腐败堕落之风,重振华夏文明。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国力迅速增强,国富民强,与日本重视国民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中国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却与之不相匹配地出现倒退现象。尤其中国教育并未随着经济发展得到更全面、更完善地发展,造成国进民退、国人素质不高的问题。这表现在中国人在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旅游、移民时,出现文明、公德心和遵守社会秩序方面的冲突和摩擦,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中国现在的教育以大学教育为最高等教育,自中国近代化以来,大学教育都是培养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途径,知识分子一直是国家建设的栋梁和精英。但是也出现了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学术腐败,大学教育功利化、职业化,缺少人文精神和学术信念。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自古就将受教育看做修养身心、提高道德素养的过程,学习儒学经典,明志明德,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古人以道德为教育之本,古今对照,读书人应有的德行我们是否有所传承?从教育角度分析社会道德问题,思考提高国民素质的问题,讨论社会文明是否依靠重振中国人传统道德保持,已经是当务之急。

传统道德书籍,如《四书》、《五经》等,蕴含着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是古代有关中华教育的典型代表。儒家教育思想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传统主流,以道德修养、品格完善为要著,使人在修身养性、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学习知识,至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今社会由于种种因素,在现代教育中出现了许多错误观念和误区,因此儒家经典中体现出的儒家教育精华思想,对现代教育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儒家思想在整个思想史上是伟大的,是值得中国人传承和弘扬的宝贵思想,是中华文明最引以为傲的瑰宝。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教育工作者在高校教育中肩负着传播传统文化、教书育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郑星季.论语精读.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5.

[2]张凤娟主编.论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1.

[3]任俊华主编.大学孟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4.

[4]刘剑宏主编.四书五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4.

[5]马渭源.中国教育十二讲.重庆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
博古通今集精粹 传扬文化开新境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试论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