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存在的“负能量”及应对办法

2015-09-10韩怀建

考试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实验课分组考查

韩怀建

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开展好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思维加工提供大量素材,而且能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物理实验本身是加强学生科学探究的一种有效方式,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真实的学习资料,因此,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专家和一线物理教师对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感受逐步加深,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最新版《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实验,在‘科学内容’的相关主题中已提出了要求。学校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实验课程资源,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实脸”。对学生分组实验的要求得到了提高,必做的学生分组实验,由原来的17个增加到20个。认真贯彻新课标,加强实验教学,强化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我在“下校”工作检查中发现部分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仍是薄弱环节。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这些“负能量”问题原因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一、来自主管部门方面的“负能量”

上级部门对实验室的建设缺乏合理严格的建设与监督机制。没有配齐专业的物理实验员,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和工作重点的偏移等各种因素,目前各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主要靠学校与老师的自觉落实。实验室的建设处于学校工作的从属地位,上级部门无法规定严格的、有效的监督制度,这是导致实验建设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来自学校领导方面的“负能量”

1.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实验教学,也有学校现状的无奈。一些不懂物理专业知识的人担当了实验员。有的是因为教学工作不称职而被转岗安排到实验室的;对应该做哪些实验,应该准备什么仪器心中无数,对应该添置哪些仪器,增加实验中消耗用品没有计划,实际上只是仪器保管员,根本谈不上维修仪器、准备实验、指导学生实验等工作,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的虽说是物理专业的,但是业务能力差,工作懈怠;有的是由一线的物理老师兼任,额外增加的工作量没有明确认定,校领导认为原本就是一线物理老师本分的事,兼任的老师消极对待实验室的工作。

2.受经费投入所限。有的学校领导虽然认识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经费问题,无法给予更多投入。仪器的来源主要依靠上级主管部门的下拨,需要增补的器材与消耗用品没有及时购买,因此仪器短缺和不配套的现象比较突出。这是造成不能正常开展实验的主要原因。

三、来自物理老师方面的“负能量”

1.部分物理教师对素质教育理念上的认识偏差,自身不重视物理实验课,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缺乏正确认识。学生的分组实验,只不过是学生到实验室“玩”了一节课,实验结束后不总结、不评价、不反思。实验后,学生一问三不知,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2.有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只是教学辅助手段,将学生分组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在黑板上讲实验,或者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替代学生的实际操作,这样做学生就很难接触到真实的实验教学。

3.有的教师认为做实验是为了得出结论和规律,只要学生能将实验原理、步骤、结果背下来就行,不用费时验证。

4.有的教师存在为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而做实验,采用“放羊式教学”而美其名为“开放式教学”。学生在做实验时,课堂秩序混乱,每组中只有少数学生动手,多数学生则是旁观,照抄别人实验记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5.有的是教师在讲台演示分组实验,再由学生模仿老师再做一遍,不引导他们独立观察、研究和思考,学生依模画样地测出数据,算出结果。

6.有的老师担心学生做分组实验时,会出现仪器损坏或被学生带走现象,而被实验员指责、索赔等,所以去实验室上实验课必将花更多精力和时间。

这些因素都是老师在上实验课时常出现的一些“负能量”的主要原因。

四、来自学生方面的“负能量”

1.部分学生进实验室做分组实验的次数不多,按新课标要求,初中两年必做实验才20个,因而新奇感强,到实验室时对桌上器材摸来摸去,一不小心就造成器材的损坏,而受老师批评和实验员的非议,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障碍而不乐意上实验课。

2.部分学生实验态度不端正,实验能力差,带着玩仪器的心态,因而观察随意、操作马虎,总想早点做完实验,得出结论。这样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和观察能力就无法得到训练和提高。

3.部分学生实验前的准备不够,害怕做实验,怕在实验过程中出错而被指责。个别学生从小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反复强调用电安全,面对电学实验中的电的不了解而害怕触电,害怕操作,只将书中操作原理、步骤、结论记住即可。实验课上较随意,甚至缺课。

五、针对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存在的“负能量”的应对办法

1.加强严格管理与监督机制,去除“负能量”导入“正能量”

上级行政部门应加大实验仪器设备的投资,配备专业的物理实验员,及时增补器材与消耗用品,保证每个班级都能随进度及时开展实验。建立对实验教师的培训机制,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实验在物理教学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定期与随机相结合地检查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未达标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或者将学校进行“专项单列”管理。

2.加强“顶层设计”将实验考查改为实验考试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学生的实验操作引入中考的考试而不是考查,如同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那样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

当前,在检查学生实验部分的掌握情况时,只限于中考的书面考试,实验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采用考查方式。我市考查实验只有指定的四个实验,如:八年级的“测固体的密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凸透镜”和九年级的“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在考查中学校可从给定的四个实验中选出三个,作为考查实验。学生从三个中抽签选其中之一的实验操作。实际上,学生考前只要准备三个实验即可。这样,导致老师不重视实验操作,而学生临时突击准备实验,背实验。考查结果都是合格,这样的合格没有太大意义。

考查方案中要求,在考查过程中,如果学生评定的等级不合格的,学校就必须再重新组织再次考查,不合格学生,将不予毕业。组织一场考试,已不容易,再加上学生必须合格,才能毕业,而学生不能毕业这一问题将影响上级对学校的考核。为了100%让学生合格,考查过程尺度就变得很宽、很松,相当于实验考查变成了应付上级检查。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在没有严格实施前,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现状促使国家高度重视中学的体育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就有了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学校倍加重视体育,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的体质健康的各项指标处于上升中。向“中考体育”学习,也许就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得到重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条康庄大道。

因此,加强“顶层设计”,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实验考核的方法进行改革,并且要加大力度,从而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只要切实改革物理实验教学的考核办法,将现行执行的考查方式改为考试方式,通过广大物理教师、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就能得以改变,实验教学将满足物理课标所提出的要求。

猜你喜欢

实验课分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分组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