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个“度”

2015-09-10王建成

考试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节奏教材内容

王建成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要讲究“度”的,“度”就是恰到好处,就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把握教学的“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成功的关键。

常言道: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数学课堂教学要优化,有个“度”的问题。“度”既是质和量的统一,又是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统一。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度”的把握。

一、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深度上,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学习水平把握不准确,在教学中往往把简单应用的知识点提到综合应用的高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节教材所传授的知识是多方面的,这些知识未必恰好都在一个水平上,未必适合全体学生。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难易进行处理,做到浅中求深,深中求浅,使所教内容适合于大多数学生。所谓“适合”,并非让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而是必须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不可否认,教材上的知识都很重要,但其程度是不等同的,教师在备课时若对研究教材不够,则挖掘不出教材中隐含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就显得肤浅,只有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把握其精神实质,课堂教学中才能讲得深入浅出,练得恰到好处。研究教材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上,真正体现以课本为本,追求课本知识的到位,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广度上,有的教师把知识范围任意扩大了。例如,在目前使用的中学数学教材与过去相比,许多内容已删除掉了,但有的老师把已删除的内容又补充进来,超出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使更多的学生“望而却步”,对数学的兴趣也为之锐减。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认为多多益善,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什么都教,其结果将似蜻蜓点水,收获无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为了完善抽象理论或提高解题能力,需要补充适当的典型实例,经过具体分析,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内容的理解、掌握,但补充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并要适时适度,知识的广度反映了教材的外延和内涵。

二、教学设计的“坡”度

通常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一定的坡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坡度过陡容易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心理上会产生困惑感,久而久之,会丧失自信心;坡度过缓学生不需要多少思索,难以激起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熟悉教材的前后联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要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之效,导入的设计就必须有坡度,也就是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层层推进,使导入真正为后面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

三、教学过程的“详略”度

教材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是教材的中心内容,而教材中的教学难点,则是指学生比较难学的内容,它往往比较抽象、深奥、复杂、容易混淆,也可能是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和能力的薄弱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对某一内容的“详”或“略”的处理,就在于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的最优化组合。教师在教学中,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点上讲,哪些面上讲,都是应该通盘考虑、认真推敲的。教学中内容适宜、方法恰当、节奏和谐,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详略”度。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所要传授的内容作深入剖析,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教学计划。教学中根据知识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程度,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做到详略有度,处理好全面讲述和重点讲述的关系,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的“节奏”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知识的节奏要做到快慢、缓急适中得体,使学生容易接受,如果节奏过快,超过学生一般的接受、消化速度,那么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便会匆匆而过,容易产生“走过场”的现象,可能会影响学生接受的准确性,造成印象不深,识记困难;节奏过慢,结构松散,学生思维也会随之松弛,情绪低落,则容易给学生听讲、思维留下“空隙”,使他们形成刺激疲劳,神经松弛,注意力分散,同样影响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教师讲课有声有色,加之体态语言的配合,以姿势助教学,更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教学起伏跌宕,教学语言抑扬顿挫,增强学生美的享受,才能不断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

五、课堂教学的“激情”度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情感的参与,情感对教学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学心理气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情绪,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激情度、满意度等,毫无疑问,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过分强调竞争,使一些学生出现过度焦虑、恐惧厌学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用富有感情的体态感染学生,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陶冶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

上述几个“度”的合理配合,是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必要条件。凡事都有度,在初中阶段对数学教学的“度”的把握,更多地体现在完善和发展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和培养数学能力,特别是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我们需要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探讨,恰当地掌握运用。

猜你喜欢

节奏教材内容
花有自己的节奏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YOUNG·节奏
主要内容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