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干预,激发生命成长
2015-09-10张根
张根
摘 要: 幼儿进入初级教育时期,会因为环境变化产生各种不良心理,其中“焦虑”是最为普遍,也最为明显的心理问题之一。幼儿的焦虑心理如不加以重视,及时调整,会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恶劣影响。因此,本文以幼儿焦虑心理个案为例,对幼儿教育者如何积极进行心理干预,从而助力幼儿生命健康成长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焦虑心理 心理干预 个案辅导
进入教育初期的幼儿,表现出最为普遍也最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就是“焦虑”。由于环境的改变,无论面对与父母的分离,还是即将到来的学习压力,都让幼儿产生不同时长的紧张、不安、焦躁等情绪,有的短时间内在老师的帮助下会慢慢消除,但也有的幼儿需要非常长一段时间适应,不但影响幼儿的受教育质量,更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助力幼儿生命成长,是笔者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心理,本文以幼儿焦虑心理个案为例,对此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幼儿焦虑心理个案基本资料
姓名:刘一萱,性别:女,出生年月:2011年8月,所在幼儿园:邳州市土山镇第一幼儿园,家庭背景:父母都是农民,园中表现:情绪容易烦躁;爱吵闹或哭泣;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愿意玩老师拿来的玩具;与其他同龄儿童相比明显胆小,很多场合会表现出害怕、畏惧,甚至惊恐;父母离园时哭闹纠缠,母亲尤甚;爱粘着老师。
二、分析幼儿焦虑心理的成因
幼儿之所以产生焦虑心理,与其尚不成熟的心理因素、性格、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及环境有关,特别是幼儿具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因此失去熟悉的人与环境之后,就会产生焦虑。
1.不合群。过分依赖父母,与外界环境接触少,因产生孤独感而恐惧。
2.缺乏自信。父母的过分宠爱与呵护导致幼儿多种能力缺失,遇到自己无法解决和无法面对的问题时,只能靠吵闹或者哭泣方法解决。
3.环境的改变。脱离了以往有父母、家人等熟悉的环境,面对陌生人心理上无法适应,所以会拒绝与他人交流,容易产生胆小、畏惧的心理。
4.学习压力。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技能,由于之前父母包办,一旦失去之后,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产生逃避与退缩心理,因此情绪容易烦躁。
三、幼儿焦虑心理辅导过程
从以上个案中发现,幼儿焦虑心理的成因主要是害怕失去父母爱护和保护的心情与即将面临的另一种环境的规范两者对心灵的冲击,既要不得已做自己并不熟悉的事情,又要担心是否能与其他人和平相处,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会产生焦虑、紧张和恐慌心理。针对幼儿焦虑心理的成因,笔者认为最佳解决方案是积极对幼儿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隐患,降低焦虑“指数”,建立起强大的自信。
1.给予幼儿更多心理支持
教师首先要学会耐心地倾听,与幼儿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让幼儿如在父母面前一样不设防,愿意向老师诉说自己的烦恼。而当孩子与老师交流时,对于其所说的教师要给予及时反应,如对他们的痛苦表示出适当的爱抚,帮助他们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消除紧张与焦虑的情绪。给予幼儿最好的心理支持就是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如上述幼儿存在很多胆怯场合,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有更多表达语言的机会,同他一起当“天气预报员”,每天向小朋友们报告天气状况;请他做“值日委员”,负责给其他孩子交代每天的清洁要求,这样逐步消除和缓解幼儿因过于紧张而产生的沉默、自闭等心理障碍。
2.适时的给幼儿进行“减压”
从幼儿焦虑心理成因中可以看出,学习压力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幼儿来说,他的空间与时间不再自由地受自己支配,而是被各种“学习”和“规定”占据,会让他们无法适应,从而产生焦虑心理。因此,教师要学会给幼儿适时“减压”。每天预留出一部分时间陪他们一起任意玩耍,彻底放松。对于学习可以通过身边一些有趣事启发幼儿思考,让他们逐渐对学习知识和技能产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动力,动力是缓解幼儿焦虑心理的一剂“良药”。只有让幼儿心理上放下学习的负担,在幼儿园中时常感到快乐,才会从心理上真正接受这个新环境。
3.帮助幼儿建立起强大自信
从个案中看到,患有焦虑心理疾病的幼儿最容易担惊受怕,他们大多数内心都较为敏感,容易因一些小事受到伤害,周边环境一丝变化都可能让他们的情绪产生大的波动。因此,教师的呵护、体贴、安慰及鼓励会成为幼儿心理和精神的一种引领,帮助他们降低焦虑“指数”。因此,教师无论对幼儿有怎样的看法,都不要表露在幼儿面前,更切忌简单粗暴的指责、批评,甚至是体罚,避免更多外界因素对幼儿心理形成刺激。尤其幼儿犯错误或者情绪激动时,更要柔声细语,耐心地告诉他们:“别怕”、“我们再来一次”、“相信你能行”、“没关系,这不算什么”等饱含鼓励的语言和表情,让幼儿慢慢走出焦虑的心境,逐渐增强信心,勇于面对困难,越来越乐观和开朗。
现代社会不但需要知识型人才,更需要具有健康个性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使幼儿教育重点随之发生倾斜。当前幼儿教育者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学会分析幼儿的心理,并积极对之调整。学会通过心理环境创设,让幼儿心理“失衡”状态得以解决,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使其生命得以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