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一口语初级中级备考策略

2015-09-10耿凤鸾

考试周刊 2015年99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耿凤鸾

摘 要: 英国伦敦三一学院英语口语等级考试是在全世界流行的口语水平测试。由于该考试具有权威性、实用性、科学性,目前北京很多大专院校都参与了这一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项考试,发挥这项考试的“推动”作用和“诊断”功能,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水平,本文旨在介绍该项考试的特点、要求、考试话题、考试形式等,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改革,以考试为驱动,促进教学。本文提倡的改革实践包括明确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动力;针对三一口语测试要点,采用科学适当的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 三一口语 考试驱动 教学模式

一、引言

三一口语(GESE)的全称为英国伦敦三一学院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ESE-Graded Examinations in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它是经英国文化委员会提议,专门为非英语国家设计的纯英语口语等级考试体系。该考试共有12个渐进等级,连续性地评估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其中,1-3级为预备段;4-6级为初级段;7-9级为中级段;10-12级为高级段,高级别的考试涵盖低于该级别的其他级别的内容。考试成绩评定:A—优秀,B—良好,C—合格,D—未通过。

该考试的目标是“提供一套学习者和教师能够评估进步和发展的可信有效的评估体系”(GESE Syllabus,2010)。目前已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这项考试。

1999年,北京教育考试院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与伦敦三一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引进并开始在北京地区实施该项考试。伦敦三一口语证书以其权威性、实用性、系统性成为重点中学、大专院校和移民、留学等人士所青睐的英语口语能力证明之一。

目前北京的很多大专院校都参与了这一项目,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于大专院校的学生来说,其主要报考的是初级和中级,因此本文旨在针对三一口语初级和中级考试的特点和要求,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其备考策略。

二、三一口语(GESE)口语考试特点、要求及评分标准介绍

1.考试特点。

GESE具有如下特点:(1)交流过程的自然性。考试形式为考生与考官进行一对一的交谈,考官不会预设考题,会话内容会随考官和考生之间的话题讨论自然发展,是“复制真实生活中的交流”。(2)话题的真实性。“对话”部分的话题全都来源于真实生活,如初级的话题包括假日、购物、学校和工作、爱好和体育、食物、周末和季节性活动。中级的话题提高了难点,包括教育、民族习俗、城市与乡村生活、污染与资源再生利用、犯罪与惩罚、技术等。(3)轻松的考试氛围。三一口语考试的每一场考试中都会用善意的微笑、亲切的语言为考生营造轻松的交际氛围,建立考官与考生之间的平等友善关系,其目的是让考生在平等、愉快场合中放松下来,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2.初级段(4-6级)和中级段(7-9)要求。

初级考试要求考生能理解、熟悉话题中所述的要点;要参与对话,就个人感兴趣或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熟悉话题进行交流并陈述个人意见、看法;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描述经历、发生的事情,说明事情原因,并能就意见、看法及计划做出说明解释。这些要求完全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或交流的需要。

中级段要求考生在讨论一般较熟悉的话题时,能听懂并理解较复杂的长句子;能主动地引导话题与考官交流。交谈中能针对事或物进行清晰述说,对一般性的话题表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自然地引发讨论,保持交流的延续性并使其自然地结束;能使用一些较复杂的句型,用词比较自然流畅,自我纠正错误。中级水平可以满足在职人员和留学生等需要用英语和人深度沟通的需求(GESESyllabus,2010)。

3.评分标准。

GESE为了评估考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分别在话题、互动交流、听力理解和自由交谈等方面,设置了谈话流畅度、语言正确度(语法结构等)、词汇运用、发音、听力理解、交际能力、思维能力、表述连贯性、逻辑性等一系列评分标准,对受试者以统一的标准进行测评(GESESyllabus,2010)。

三、备考之课堂改革探索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口语水平,顺利通过三一口语考试,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明确学习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进行高效的培训。

1.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1982)指出,语言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及焦虑程度等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到大脑中的语言习得器官起着阻碍或促进作用。如果学习者动机水平高、自信心强、焦虑程度低,那么他们的语言输入量就大,并且输入效果好。三一口语测试是考官和考生的一对一交谈,是双向的语言交流活动,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压力或挑战。因此,缓解考生压力、消除其焦虑情绪是成功备考的关键之一。教师需要在考前培训上多安排一对一的训练,帮助他们熟悉测哥试方式,建立自信心。

任何行为都源于一定的目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决非一种单一性的关系。”(绍瑞珍,1997)因此,教师在备考培训前,必须首先为学生明确学习动机。积极的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动机。很多考生虽然知道自己需要通过考试,但并不清楚这是什么样的考试,它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因此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学习目标越明确,其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坚持的动力越强。

2.教学模式。

大多数中国考生学了很多年英语,有一定的词汇量,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英语。因此为了提高考生的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教师在培训课上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科学的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教学模式要求语言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本身,如语音、语法、词汇等,还要使学生学会在不同场景下恰当、准确地使用语言,达到某种功能,如介绍、请求、询问等。它主张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融入其中,采用恰当的语言表述,从而起到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的作用(朱瑞雪,2012)。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安排小组活动时,可以按2人或3人为一组(小组人数过多不利于学习效率),并且经常变换小组成员(以保持小组成员之间的新鲜度,从而保持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某一个话题,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组与讨论话题有关的问题,打印出来,分发给不同的学生。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就手中的问题互相采访,对某一话题进行探讨,表达对这一话题的意见或看法。为了符合三一口语测试的自然性和真实性,教师还要要求学生针对讨论中的话题主动提出几个新问题探讨,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对话能力。

3.任务教学。

教师可以灵活安排任务给学生,采用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际活动实现“学以致用”。任务型教学没有预定的语言项目目标,不试图规定学习者学习的结果,学生通过任务“在做中学”、“在用中学”。这是一种以使用语言功能,提高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有意识学习和锻炼的过程。

任务型教学以任务统领教学过程,任务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任务,也可以是同一个话题下分出若干个前后连贯的子任务组成的任务链。例如在处理Transport这样的话题时,教师可以安排这样的任务链:

任务:小明的外地亲戚要来北京探望他们一家,请替小明做好接待亲戚的安排,重点是选用哪种交通方式来逛北京城。

任务表

以上任务的完成,实际上包含5个子任务。

子任务1:为了完成这样任务,学生需要首先假设小明的身份、亲戚的身份,因为二者不同的身份将影响后续的接待安排。

子任务2:学生确定小明应该带亲戚去哪几个景点,设计路线。

子任务3:然后重点讨论采用哪种交通方式最合适,每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子任务4:小组达成协议后,选定一组代表来向全班汇报初步方案,其他组记录发言小组的意见要点。

子任务5:在听取几组发言完毕后,让小组再次讨论是否更改方案,给出决案和变更(或不变更)的理由。

环环相扣的任务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语言交际的机会,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接触、感受、体验语言。这种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语言的过程,打破了“语言是老师教会的”的方式。任务与习得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当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至极点时,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状态”(龚亚夫,罗少茜,2003)。

4.教学手段多样化。

现代化的、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视觉刺激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尽可能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以求取得好的效果。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媒介,恰当的教具、教学材料,丰富灵活的课堂活动形式等,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5.有效的课堂控制。

(1)教师的角色

教师首要是任务的设计和组织,教师需要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确定最合理的课堂计划,确保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在学生讨论、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辅助的作用。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将课中涉及的生词和知识点进行总结,重点问题的回答要形成文本。对发音、时态、选词等语言形式进行讲解、操练,有利于学生内化已学,减少三一口语考试中在语言形式方面的失误。对话题内容的总结,有助于学生对某一领域形成系统的知识,在测试中能够对考官的评论或见解做出反应,使对话得以深入展开。每隔一个阶段,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详细的评价、反馈和咨询,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所在,自己的水平与三一口语要求的差距,帮助考生迅速弥补不足,提高备考的效率。

(2)座位安排技巧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效果,可以改变学生坐固定座位的传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的座位,允许学生变换座位进行交流;也可以让同学们更换搭档,一是适应与不同人进行交流,二是增加大家交流的新鲜感,避免老搭档之间太熟悉带来的交流惰性和局限性。

四、结语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教育和商业机构对三一口语考试认可和推崇。作为大专院校,我们必须认识这一科学、系统、公正的英语口语等级考试形式,让其充分发挥其口语考试的“推动”和“诊断性”功能,对英语教学起到良好的催进和反馈作用。我们需要在教学上进行改革和探索,帮助考试提高备考效率。一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二是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不仅注重语言形式,而且强调语言功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沟通交际。三是巧妙设计教学任务,进行任务教学,让学生通过任务“在做中学”、“在用中学。成功完成任务的时候,就是学生获取了知识和技能的时刻。四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全方位刺激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五是教师要有效地控制课堂,确立自己的角色和应该发挥的作用等。通过这些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培训,增强其学习效果,为学生节约宝贵的备考时间,增强应考信心,提高考生的通过率。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绍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张庆宗.英语口语中动机归因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3).

[4]张洪兵,张雅萍,等.试论北京“三一英语口语等级考试”的设计理念、依据及其特征[J].理论与实践,2013(6).

[5]Trinity College London.Graded Examinations in Spoken English(GESE)Syllabus—From 1 February,2010.

本论文是北京市教委“高职学生培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下达)”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PXM2015_01436_ 0000018。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