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蔡阅
蔡阅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概念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愈发明显。本文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就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不同时期的具体应用结合例子给出答案,同时提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对概念图应用的期望。
关键词: 概念图 高中生物教学 新课 首轮复习 三轮复习
概念模型是高中生物教学中三种模型构建方法之一,而概念图则是呈现概念模型的重要途径。概念图由方框、文字和箭头组成,能体现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人教版必修1至必修3每章末的“自我检测”都有“画概念图”一栏,由此可见概念图在教材中的重要性。
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高中生对新事物的认知总是从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的过程。将概念图引入高中生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而且可以使知识点结构化、系统化,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
概念图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无止境的。就实际教学经验研究看,可分为新课或首轮复习的概念图构建和二、三轮复习的概念图构建两种方法。
一、新课或首轮复习构建概念图
书本既是教学的模板,又是构建概念图的基础,所以先要学会看书。先看结构:每节都有大标题、问题探讨、正文、图片、思考与讨论、旁栏思考题和练习几个栏目,在阅读时不能只顾正文,而是要仔细地全部看到位,并且弄懂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看内容:正文中以蓝色黑体字为界限分为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之间总是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编排的,要找出之间的关联。然后,就可以按照书本的编排顺序进行构建概念图。
例如:人教版必修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一节中,可以这样构建:
在具体操作时,可先引导、示范一个知识点的构建过程,再结合学生情况设计填空模式或者直接让学生尝试模仿下一个知识点,最后发挥小组和集体的力量修改与完善。
二、三轮复习构建概念图
经过首轮复习后,学生对书本及知识点较熟悉,此时可以引导学生不再按照书本编排顺序构建,而是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按逻辑顺序进行。例如:以DNA和蛋白质为核心概念,可以整合必修1组成细胞的分子、必修2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等内容,进行如下构建:
随着复习的不断深入,各概念之间的结构层次会愈加清晰和系统化,学生可以不断优化,最终高中生物知识点可汇聚成一张层次分明、相互联系的大型概念图。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新课改的教学中的应用刚刚开始,怎样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将它落实到位,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进而实现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