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问题,激活数学课堂
2015-09-10薛晓靖
薛晓靖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过于注重练习教学,导致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而如今的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跃数学思维,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本文针对教师如何设计课堂问题,进一步激活数学课堂展开简单的叙述。
一、知识源于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自主思考能力。重视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将生活中的例子融入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创设体验性实践活动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这一节课时,要让学生们准确地知道物体的质量,就要借助测量工具“秤”去称,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慢慢地了解1克的质量观念,再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1:“同学们都玩过跷跷板吧?如果老师和小明玩跷跷板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问题2:“物体都是有轻、有重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轻,哪些物体重?”针对教师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很多学生便会思考重量的问题,通过课后的游戏体验及动手操作去实际测量物体的质量,最后得出的结论才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巩固完善,才能让小学数学摆脱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让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二、增加课堂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借助纸条、小棒、各种尺子、钉子等来创建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师问:“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师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教师教会学生感知和了解了厘米的含义,在课堂活动中建立了1厘米长度观念,解决了一些有关厘米的实际问题,体验了厘米的应用价值,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合理设置问题,完成建模过程
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为抽象出数学模型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但是建模教学的关键部分仍旧在于在实际题目的基础上抽象出数学模型,如果单纯为了有趣而看题目,就违背了教学本质。数学知识的掌握过程因个人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数学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设置问题,注意每个学生的特殊性,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应该给学生过多的解释,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必要的时候再帮助学生进行调整。例如,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因此在建模过程中,应当学会引导学生从题目中建立起数学模型。例如涉及三角形或者正方形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房屋的形状、门的形状、桌椅板凳的形状或者单车三脚架的形状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含的图形,然后给这些图形下一个规范的定义,让学生跳过表面的数学问题,抽象出一个数学问题,完成质的飞跃,进而继续阐述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知识教学也因此变得简单。在启发学生建模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探究的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榜样,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养成实事求是的好习惯。
四、案例教学,渗透数学知识
在平均分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妈妈去超市买西瓜,将西瓜分成了八等份,小明吃掉了5/8,弟弟吃掉了2/8,问是小明吃得多还是弟弟吃得多,多吃了多少?由于当时正是西瓜的上市季节,学生们都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因为比较有经验而乐于探讨,大家纷纷计算,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就是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际应用的体现之一。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体现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通过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构建知识框架,提升数学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枫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