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姓
2015-09-10金心安
金心安
荀姓在生活中并不常见,但说到“荀子”想必大家不会陌生。荀子原名荀况,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中学课本里的古文名篇《劝学》,就出自荀子与其弟子所著的《荀子》一书。
荀姓是汉族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追溯到上古黄帝时期。相传黄帝有位艺师用“荀草”编制官帽,并根据职位的不同编以不同的冠形,以示区别。黄帝赞扬了他的做法,并赐艺师以“荀始”为名,此后,艺师的后人也以“荀”作为姓氏,相传至今。
除了黄帝赐姓一说,关于荀姓的起源还有另一说法——荀姓源于姬姓。史料记载,周文王的第17个儿子被封到郇邑(今山西省境内)为爵,被当地人尊为“郇伯”。郇伯在郇邑建立了郇国,春秋中期,郇国被晋国所灭,王室子孙被迫流落世间,他们皆以郇为姓氏,为了隐藏身份,便将“郇”改成“荀”。
历史上荀姓族人多活动于河南郡,最为辉煌的时期当属汉晋之际,当时的颍川荀氏是中原最大的文化士族,在国家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都极具影响力。
荀彧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功臣,应该是人们最为熟知的荀姓族人。时值汉末大乱,荀彧率族人迁至河北居住,那时统领河北的诸侯是“四世三公”的袁绍,袁绍久慕荀彧才华,将其待为上宾。不过,荀彧觉得袁绍不能成大事,便投了曹操。曹操亦对荀彧十分赏识,任命当时年仅29岁的荀彧为别部司马。荀彧凭其卓越的谋略帮助曹操败吕布、平袁绍、迎献帝、征刘表,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忠义的荀彧因曹操欲封魏公、加九锡,与其发生分歧,抑郁而死。
历史上著名的荀姓人士还有荀巨伯,他留下一个流芳千古的传奇故事叫做“荀巨伯探友”: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友人,不巧碰到贼寇攻打城池。友人劝他离开,它却大怒说:“为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岂是我荀巨伯的所作所为?”贼寇抓住荀巨伯问:“大军杀到,整座城都空了,你为何敢独留城中?”荀巨伯回答:“我不忍心舍弃我身患重病的友人,我宁愿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他的性命。”贼寇为他的气节而感叹:“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竟然入侵了如此有仁义的城池。”最终贼寇撤军离城,荀巨伯的义举使整个城池幸免于难。
现今,荀姓在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01位,荀姓人广泛分布在山西、辽宁、重庆、安徽、河北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