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楼兰楼兰我爱你

2015-09-10毕然

环球人文地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罗布罗布泊楼兰

毕然

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在公元前3世纪时,罗布泊绿洲上的一支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称为“楼兰国”,当时的楼兰国受月氏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并赶走了盘踞在河西走廊的月氏,楼兰又为匈奴所辖。

楼兰,如同少女的名字,仅仅从名字上看,这里优美而令人向往。

实际上,它仅仅是丝绸之路上一座历尽沧桑,最后凋零在罗布泊荒漠中的古城。

从19世纪初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至今,楼兰被视为“一块紧张的世界史的纪念碑”。在公元3世纪后,这座曾盛极一时的丝路重镇就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它依然保持着“谢幕”时的姿态,同时,消失了的楼兰古城留下了无数谜题,始终被岁月的面纱笼罩,答案未见分晓。古代的楼兰人建造了太阳墓地;他们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他们从哪里来?为什么最终会选择在罗布泊定居?他们是如何消失的?为什么留下了一座座葬在沙海中的船形棺木和谜一样的墓地?

正如考古学家林梅村所评价的那样:“楼兰讲述的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既不夸张,亦无编造,只是缺少细节。”

而今的楼兰,是罗布泊荒原上一座普通人无法企及的孤城,当罗布泊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一座彻底的死亡之湖,剩下的就只有毒日、狂风、飞沙……挡在楼兰面前的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险境,许多装备齐全的科学家就在距离楼兰不远的荒原上转来转去,最后与楼兰失之交臂,遗憾唏嘘;还有一些名扬天下的探险家不幸葬身于距楼兰不远的盐碱地。在很多人眼中,楼兰是极地与恐怖的代名词。

不过,这个世界上依然有众多人深爱着她。

深爱她的,是那些楼兰古城的守护神——楼兰古城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他们用十多年的经历,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天方夜谭般的故事:为什么要建楼兰保护站;惊险抓捕盗墓贼的经历;8个月独自生活的寂寞日子;生与死、善与恶的较量对峙……尽管这些质朴的汉子,用的是最朴实的话语,说的是和楼兰息息相关的最普通的事情,但这些声音已经足以让听者落泪,动容。

深爱她的,是中国顶尖的考古科研学者——我们本次的采访团队由社科院考古学者及当地文管专家领衔,策划中将为读者挖掘、复原、解答众多关于楼兰古城遗迹的问题:“从楼兰出土的木简文书,可谓是一座研究楼兰古国的档案库:有兵临城下、大敌压境的告急书,有快马加鞭、千里传送的信息快件,还有各种法律法规,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楼兰人面对沙漠化日趋严重的环境,颁布了我国最早的森林保护法:连根砍树者,不管是谁都罚马一匹;在树的生长期,应防止砍伐,如果砍伐树木大枝,则罚牦牛一头……”

对她朝思暮想的,还有那些楼兰古国的后裔——当繁盛一时的楼兰国国破家亡,楼兰古城被黄沙淹灭了历史的真相,楼兰人究竟到哪里去了?他们当中真有族群依傍着塔里木河的水延续生存下来吗?我们的足迹遍布罗布人村落、楼兰人避难的且末绿洲、神秘的鄯善国旧址……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迁徙史,不得不让人把两千年前的楼兰联系起来。

与我们同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镰教授则告诉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一直在研究楼兰国后裔罗布人,他非常遗憾自己没能见他的老朋友热合曼·阿不拉最后一面——老人是当时罗布人村寨的族长,见证了罗布人的搬迁全史,他的遗孀红着眼告诉杨教授,说老人去世前还一直念叨杨教授,还为儿女念叨当年的罗布泊——那个曾令他魂牵梦萦的儿时家园……

是的,走马观花的游客绝对难以理解楼兰之美,所以,在本次大策划中,我们将为您呈现的,是作者与数位摄影师历时3年的采访特稿,展示的是最真实的场景。

有关楼兰的爱,尽在其中。

猜你喜欢

罗布罗布泊楼兰
楼兰一直在沉默
罗罗布的狂想曲
罗罗布
罗布泊之咒
罗罗布
罗罗布
彭加木 拓荒罗布泊
楼兰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