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国水晶杯

2015-09-10罗赟

环球人文地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战国时期工程学玻璃杯

罗赟

当人们手持各式各样的水晶杯开怀畅饮的时候,可能很难想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古人就已经用上了水晶杯。在杭州历史博物馆里,就陈列着这样一只水晶杯,它透明、闪亮的外形,让现代人不禁惊呼“穿越”。

这只水晶杯的发现,和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考古发掘有关。1990年10月,杭州文物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杭州市半山区石桥乡发现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葬,他们对这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当工作人员挖到一米多深时,泥土中出现了一抹晶莹的色彩,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清理,他们将这件器物挖了出来,发现竟然是一只水晶杯。这只水晶杯看起来和现在的玻璃杯一样,简单、朴实,令人难以相信是战国时期的器物。

随后,这只水晶杯被送到当时考古界的泰斗苏秉琦先生手里,他那双不知捧过多少国宝的手,在握住水晶杯时竟然激动得微微发抖,口中不断发出“宝物、宝物,世界独一无二!”的赞叹。后来,经过众多专家鉴定,终于确定这只水晶杯的制造时间是战国时期,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堪称国宝。

确定了制造年份之后,人们在惊讶之余心生疑问:如此具有现代风格的水晶制品,在当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水晶的主要产地之一,使用水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万年以前,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就已经有水晶制品出土,进入战国时期后,随着玉器工艺水平的提高,水晶制作的工艺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水晶器物进行钻孔和弧面打磨也成为可能,战国水晶杯正是古人用一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加工而成,绝非“穿越”而来。

有趣的是,这只水晶杯的造型非常符合现在的“人体工程学”:它的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部呈圆形,酷似我们今天使用的玻璃杯,用手握住它的时候,会感到杯壁的弧面非常贴合手掌,感觉舒适,这说明古代劳动人民早就意识到器物的体验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水晶杯,竟然不是用来喝水或者喝酒的——水晶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象征着财富和身份,水晶制品常被用作礼器或祭祀用具,这说明墓主人的身份相当高贵。

这件既硬又脆的水晶杯,2000多年来深埋地下,却能毫发无损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这件国家一级文物,如今静静地伫立在杭州历史博物馆里,留给参观者无限的遐思。

猜你喜欢

战国时期工程学玻璃杯
“粘”在一起的玻璃杯
中山君有感于礼
Excel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人机(体)工程学”教改新方案探究
穿越玻璃杯
孟子说仁德
材料模拟软件在固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诈与妄 奚可焉 凡出言 信为先
大男孩的超级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