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克非 不一样的海上花
2015-09-10曹克非
编辑:林晨戟 文:侯雯雯
剧场编导,上海出生,在北京和柏林生活工作,翻译并编导了多部欧洲剧作家的剧作,策划了一系列欧洲剧场的交流演出,编导的戏曾经参加亚洲和欧洲的戏剧节。
2008年和诗人周瓒在北京共同成立了瓢虫剧社,之后更多在公共空间创作跨界作品。2013 年被聘为德国吉森大学应用剧场艺术学系的客座教授。
近年来在德语国家编导了多部纪录剧场的创作。剧场作品包括:《在路上》、《习惯势力》、《终点站-北京》、《斯特林堡情书》、《企图破坏仪式的女人》,《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等,在德语国家的作品:《在一起》、《天空深处》、《嫦娥》等。
金宇澄发表于2012年的小说《繁花》,有一段讲三个女子跑上三楼房间关上门悄悄用电唱机放沪剧——
无论如何,七十年代上海普通弄堂女子,听到王盘声,绝对痴迷。三个女人围拢台子,78转粗纹唱片,先一段“志超读信”,声音轻,亮,荡气回肠。
上海新式里弄洋房,钢窗蜡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与西洋音乐还算相配,普通中式老弄堂,适宜小红挂鸟笼,吹一管竹笛,运一手胡琴,可以从黄昏,缠绵到更深夜半,地方戏,老弄堂首推“本滩”,无论冬夏,湿淋淋黄梅天,沪剧唱段,缥缈到此地,服服帖帖,顺了小毛屋顶,一垄一垄黑瓦片房山头,你侬我侬,密密层层一路铺过去,嗯嗯嗯唱过,由沪西绵延曲折,朝东,直达杨树浦路到底。
那个年代的曹克非年纪尚幼,即使偶尔听到沪剧唱腔的嗲和软,想来也无法像成年上海女人一样领教沪剧骨子里的苦与涩。她甚至算不得寻常弄堂女人,因为成长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老师,她在那样的革命气氛中非常排斥上海女人的小家碧玉气。
曹克非的父亲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留德归来,受德国文化的滋养熏陶,也希望女儿能够同样受益,因此做主让女儿学了德语这样一门在当时相对冷门的语言。从上海理工大学德语系毕业之后,1987年,曹克非到了德语国家瑞士继续学业。
初到瑞士,戏剧让曹克非眼睛一亮。可想而知,千万种精彩的可能性争先恐后在她的眼前铺展开去。曹克非兴致勃勃地投身其间:参加民间剧社、考入了伯尔尼大学戏剧学系。在她看来,演员的声音、形体、表演、灯光、音效,甚至加入多媒体的影像,它们互相之间会产生一种关系,一起组合、拼贴构成一个全貌——那是一个独有的也是丰富的世界。
对于这个世上一部分人来说,只拥有此生此世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拥有更多维度更多可能性的诗意世界。如果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他们不惮于亲手去创造一个。
初在伯尔尼就学戏剧,曹克非并没有明确的做导演的想法。音响、灯光、演戏、导演、编剧……她对戏剧的每一个环节都投入了相当多的热情和精力,直到后来在苏黎世新集市剧院担任实习导演,曹克非发现自己对架构编排一出戏、把平面的文本转化成立体的演出很有兴趣,真正想成为导演的念头就此萌生。
曹克非并没有止步于女性视角,她说好的导演应该是“雌雄同体”;她也没有止步于已经获得成功的“诗歌剧场”,她透露说,到柏林之后自己又有了新的尝试:探索“纪录剧场”,用剧场的形式来反映当下的真实。
值得一提的是,她从不以“实验”和“先锋”自居,她说:“我对时下实验和先锋这个说法是很怀疑的,它们经常成了一种标签,现在社会标签也太多了,用一个庸俗的广告词,是打造出来的。我排戏的时候就是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希望观众走入剧场能感受到舞台上的世界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戏好看,耐看,有能量,能触动到他们。”
GRACE:你觉得对一个女人来说什么最重要?“跟阶段有关系,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比如年轻的时候,自由、探索最重要;而有了孩子之后,对孩子的关爱也许会占据母亲的注意力;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在话剧事业上更进一步以及父母的健康是第一位的。”GRACE:可以讲讲您的爱情观吗?“一个丰富的人,情感生活自然会非常丰富。恋爱也有不同的阶段,处于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偏重内容,总的来说,真正心灵相通的关系来之不易,需要好好珍惜。”
GRACE:有一本布克奖获奖小说《彩排》,认为戏剧是对人生的预演,比如我们从电影上、从电视中、从舞台上学到了有关爱情的事情,就好比学到了公式,然后我们就运用它。您怎么看呢?
“我没有读过这本小说,但戏剧里所有的生死离别、爱恨情仇都是别人的经验,无关当下。而戏剧强调当下性,即使经过100次预演,每一次演出都是当下。”
GRACE:除了戏剧、电影以外,别的爱好多吗?
“我更愿意专注于一件事情。专注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尤其是有那么多东西需要学习,有很多欠缺,也有很多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