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艰苦奋斗主体大众化特色探析

2015-09-10白均堂白杨

人民论坛 2015年20期

白均堂 白杨

【摘要】延安时期形成了对艰苦奋斗大众主体的新认识,认为争取抗战胜利的艰苦奋斗需要以大众为主体,农民是大众主体中的主要力量,是大众主体的基本原因,是大众主体的历史借鉴,中国共产党是大众主体中的先导力量。由此,中共局部执政的延安时期推行艰苦的带有普及性特点的针对大众组织、宣传和教育政策,以动员大众主体团结奋斗。

【关键词】艰苦奋斗 大众化主体 新认识 新政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延安时期是中共历史上的特定时期,该时期对艰苦奋斗主体的新认识及推行的新政策显现其大众化特色,是当今执政党及学人汲取精神正能量的源泉。

延安时期对艰苦奋斗主体大众化的新认识

爭取抗战胜利的艰苦奋斗需要以人民大众为主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十年内战的考验,遇到更为严酷的国际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东北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上海事变,百年来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市场发起的对华军事入侵,终演变为日本一家独大的全面侵华战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民族化、国际化特点决定抗战奋斗主体的大众化特色。由此,延安时期中共对奋斗主体的认知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毛泽东当年论及中国抗日的持久战尤为强调民众的团结奋斗才是胜利之本,全面抗战与片面抗战的区别正在于是否组织最大范围的民众一起抗战。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借用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和我们一起奋斗,还有什么大山挖不平呢。中共对奋斗主体大众化认知的转变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看待历史和现状的结果。

农民是大众主体的重要力量。中国以农业大国著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勤劳智慧,富于创造和革命精神,是中国农业社会发生发展最宝贵的物质力量。土地问题历来是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无论政权正常运行还是更替,无论民族征战还是藩镇割据,无论古代士工兵商还是近代初期工业资本,都与争取大量农业人口和土地相关联,少数只顾劫掠人口的边疆政权不能长久。据此,中共延安时期坚信,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实行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主张,农民必能成中国革命主力军。

大众主体的基本原因。从现状看,外国资本借炮舰之力造成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贫穷与落后、分裂与压迫、战争与饥荒,却使自己盆满钵满势力疯涨,由分赃不均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对华掠夺紧密联系。依附于外国资本的社会阶层,其代表被扶植为政权参与者,分得一杯羹,成为汉奸帮凶势力。遭遇挤压的民族资本和知识分子群体实力软弱,生存艰难。身受三重剥削压迫的工农劳动大众,劳动时间之长、条件之恶劣、收入之低是世界少有的,其生活水平之差、寿命之短、受教育程度之低的状况世人皆知。延安时期,毛泽东等人所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揭示了当年在外国资本的冲击下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及劳苦大众血泪斑斑的生存状态。范文澜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记述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联合满清封建统治者,实行超经济剥削,发动两次割地狂潮,先后引起一系列人民革命运动及内部改革的情形。胡绳写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揭露近代中外统治者在争夺中国政治和经济资源的斗争中狼狈为奸的基本规律。

大众主体的历史借鉴。从中国近代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任务看,任何阶级及阶层的单打独斗都不能成功。太平天国农民军的《天朝田亩制》和《资政新篇》,由于其不可行的缺憾加上内部集团式腐化引发众心涣散,终致失败。延安时期在将总结明末农民起义军失败经验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当作整风文件看待的同时,毛泽东曾致书作者希望他再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农民军败亡的文章,作为内部不团结的历史教训。义和团民众抗击八国联军入侵,声势浩大英勇悲壮,由于缺乏统一组织加上其过于迷信偶像的愚昧观念招致短期内失败,延安时期提出抗战应对大众进行科学文化启蒙,以消除群众脑子里的敌人的思想。中国资产阶级的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护国运动,因远离解决土地问题而没有获得工农大众的理解支持终归失败的经验,以及国民党早期领袖孙中山唤起民众的政治遗言,在中共该时期的相关文件和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论述中被反复强调。

争取大众主体的自我检讨。从中共成立以来的历史看,争取多大程度上的民众起而奋斗始终伴随着血的教训,早期发动全国主要城市的三次工人运动和随后的上海三次工人起义被血腥镇压的残酷事实,被写入延安时期通过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争取多大程度上的民众起而奋斗始终也是顶层决策发生争议的核心问题。北伐前后农民运动从遭遇责难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苏维埃政权前后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排斥,到抗战前后对大资产阶级的幻想,再到四大阶级联盟的形成。延安时期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认为,这都是党从幼年到成年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争取多大程度上的民众起而奋斗也是党内核心职务发生更替的主要因素,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领导地位的不断上升,是他重视农民在革命奋斗中主力作用的主张被其他同志逐步认识接受带来的。注重农民运动是毛泽东对于中共极大的贡献①。

大众主体中的先导力量。1935年延安瓦窑堡会议提出,中共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也是全民族的先锋队。毛泽东在延安多次论证这一先导作用。1936年他说:“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②1938年他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提出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随后,他主持撰写的干部教育教材《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阐述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始终不能成功的历史性局限在于缺失这一先导。1939年,他进一步论证与中共紧密相联的知识分子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知识分子如果不与工农民众相结合,将一事无成。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界,要看其是否愿意与工农民众相结合,他们的最后分界仅仅在于这一点,而不是讲三民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革命者必定是愿意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的。全国的青年和文化界对于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负有大的责任,把自己的工作和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到工农民众中去,变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全国民众奋起之日,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由此,中共局部执政的延安时期推行极其艰苦的带有普及性特点的群众组织、宣传和教育政策,以动员大众主体团结奋斗。

延安时期推行艰苦奋斗主体大众化的新政策

普及性组织政策。为夺取抗战胜利,延安时期的当务之急是要赢得最大量的支持抗战的人口,开辟敌后战场。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即确定党指挥的军队到敌人后方去,建立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普遍组织民众的抗战政策。1938年毛泽东论证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有抗日的武装部队;第二个条件是使用武装部队并配合民众去战胜敌人;第三个条件是用一切力量,包括武装部队的力量,去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1940年5月4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南局在一切敌后地区和战争区域,不论在华北、华中或华南,不论在江北或江南,不论在平原地区、山岳地区或湖沼地区,也不论是八路军、新四军或华南游击队,坚决地建立根据地,在这种根据地上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扩大军队,建立政权,设立财政机关,征收抗日捐税,设立经济机关,发展农工商业,开办各种学校,大批培养干部。普及性组织政策推行的效力很快被事实所证明:至1938年10月国民党失守武汉时,八路军新四军创建了大小19块根据地,开辟出华北华中两大敌后战场,形成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和山东5大战略区。③

中日战争因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出现抗战以来乃至百年反侵略战争以来从未有过的胜利转折。这是在日寇不断增兵中国,距离苏联出兵尚早,英美也未参战的形势下发生的战略转折。引发转折的关键因素便是农民,经由中共艰苦创建的根据地民主政权被广泛组织起来了。至1945年4月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发展为一个经验丰富,集合了120万党员的群众性大党;主导着包括9550万人口、91万军队、220万民兵的强大的解放区,并赢得了全国广大人民、全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苏联的援助。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共产党从没有现在这样强大,革命根据地从没有现在这样多的人口和这样大的军队,中国共产党在日本和国民党统治区域的人民中的威信也以现在为最高,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现在也是最大的。在这些条件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应当说是完全可能的。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政策。这个政策的基本点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普及性宣传政策。延安时期认识到普及性宣传对动员大众的意义,毛泽东说文艺宣传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与敌人作斗争。刘少奇指出,新闻宣传能引导人民向好的方面走,引导人民前进,引导人民团结,引导人民走向真理。如果办的不好,就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会散布错误的、落后的东西,而且会导致人民分裂,导致他们互相摩擦④。延安时期从中央到基层,从部队到地方都设立有各级宣传部门,这些宣传部门的任务不单纯对内,更多的是组织对社会的宣传活动。中央传媒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电台三家组成,报上的重要文章经改编后转发新华社。1940年10月还成立由中央宣传部部长张闻天兼任领导的国际宣传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外宣传。1940年2月12日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发出关于提高群众文化水平的通知。1943年4月25日中共西北局中央宣传部文委发出关于改进剧团工作的指示。同日,《解放日报》发表“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的社论。6月21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发出关于建立党务广播电台的通知。1944年1月20日《解放日报》发表“群众需要精神食粮”的社论。11月16日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连续发布关于发展群众艺术的决议和关于发展群众读报与通讯工作的决议。延安时期在宣传形式上,运用了报刊、书籍、墙报、黑板报、标语、访谈等当时所有的传媒形式,发掘了戏曲、歌舞、快板、说唱、散文、诗歌、小说等当时能够发掘的民间文艺形式。宣传的内容主要为艰苦奋斗的典型事件和人物,颂扬艰苦奋斗及劳动奉献之美。毛泽东1939年在电报中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各政治机关的军政杂志,设立抗战英雄栏目⑤。中央军委政治部1943年3月1日发出《关于宣传八路军、新四军各种英雄人物的指示》。1944年7月7日的《解放日報》刊载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批评边区新闻媒体对八路军新四军艰苦奋斗精神的表扬“异常不够”。改版后的《解放日报》于1942年4月25日头版头条刊登边区政府对劳模吴满有的奖励。赵占魁、杨朝臣、张玉清、张振才、刘玉厚、李位、张秋风、申长林、马玉恩和女儿马杏儿、贺保元、马海旺、张清益等劳动英雄的先进事迹,毛泽东、朱德、林伯渠等中央领导人艰苦朴素的实例介绍,均出现在报刊的显要位置。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要求文艺工作者到生活实际中去为工农兵服务。毛泽东鼓励文艺界人士写反映敌后民众斗争生活,写人民创造历史的作品⑥。流行至今的歌舞剧《夫妻识字》,反映一对年轻夫妇从事劳动学习的乐观情绪。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歌颂普通患难夫妻坚贞不渝的爱情。国歌、国际歌、黄河大合唱这些激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红色歌谣被广为传唱。几乎所有文艺作品在给人们审美享受的同时都被赋予艰苦奋斗的灵魂。普及性宣传政策营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奋战的社会氛围。

普及性教育政策。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纲领》均提出“实行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政策。记载表明,陕甘宁边区所办小学、中学和大学均免费,非学校的全民性成年人社会教育亦免费。教师和教育部门公务人员挨家挨户争取生源,且反复排查,不使遗漏。到1945年,边区小学1377所,学生数3.4万人。边区社会教育最多的1940年人数6万,占总人口的4%,遍及城镇和乡村。同时期,边区办有18所高等学校,13所中等学校,几十所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大量穷苦人家子弟免费入学⑦。计算表明,边区每8.3万人口即拥有一所高校。1945年陕甘宁边区财政报告披露,其经费的25%以上是教育投入。刘宪曾等人编纂的《陕甘宁边区教育史》分别记述有延安时期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学校教育,在职的干部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军队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教育行政体制和管理、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新文字扫盲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理论等。可见,当时教育达到空前的规模和程度。这种古今中外史上闻所未闻的普及性教育,奠定了当年艰苦奋斗主体的文化基础。

延安时期艰苦奋斗主体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延安时期艰苦奋斗主体大众化启示我们,今天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需要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大众主体。大众主体的涵义不是指个人或精英或团体的独斗,指的是国家和民族绝大多数人的团结奋斗。惟有组织起来的团结的大众才能成其为艰苦奋斗的主体,主体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

延安时期艰苦奋斗主体大众化启示我们,执政党的全部价值在于做推进大众团结的先导。艰苦奋斗精神本是传统积淀的人类自在的优良认知,优良认知转换为群体自觉的实践要靠好的政策。政策是奋斗先导与奋斗主体之间的桥梁,政策是奋斗认知与奋斗实践联结的纽带,政策是执政党的生命。好政策召唤人心灵深处的真善美,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征途上,要以群众利益为标尺,检查某些政策设计和落实情形,使之成为建立社会新常态的必要举措。

(作者分别为陕西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本文系陕西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XSZ10-09)

【注释】

①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册),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第29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5页。

③吴志渊:《西北根据地的历史地位》,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第302页。

④《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96页。

⑤《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43页。

⑥《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05页,第202页。

⑦刘宪曾:《陕甘宁边区教育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12~614页。

责编 /于岩(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