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2015-09-10高宇璇王益锋
高宇璇 王益锋
【摘要】网络的普及、微信、微博的兴起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在新形势下,应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社会主义意識形态工作实效性;重视利用新媒体技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加大监管和投入,发挥微信优势等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关键词】微信 互联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网络平台 建设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在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我国互联网获得空前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信息传播等方面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样也为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但是,网络中充斥的负面信息同样也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着消极影响。
微信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性
截止目前,我国微信用户超过了我国总人口的3/5,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正因为微信有着如此庞大的使用群体,以及网络的全球性、虚拟性、自主性等特点,网络信息控制权和主导权的争夺已成为我国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任务。
西方国家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使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网络渗透来宣传西方的政治体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把握网络革命为我们带来的发展契机、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如何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如何解决好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迫在眉睫。
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以下特性:首先,社会化特性。虽然微信平台是个虚拟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反映的却是现实生活当中真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了各种社会关系。种种人情往来都真切地反映在了透明的网络平台上,这其中的问题自然会对社会形态、政治体系等产生影响。
其次,主体十分明显。在微信平台的牵动下,个人参与政治的机会也大大提升,公民的发言越来越自由。某人的发言更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重视甚至共鸣,个人的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多元化特性。在微信平台下,存在着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通过网络迅速蔓延,在潜移默化的侵蚀本土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我国是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正在严重冲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就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微信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挑战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手段的挑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都随着微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巨大的变化,微信所具有的即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也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传播模式,由于传播方法单一,互动性差等缺点导致公众的主动参与性降低。而现在,人们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发布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和公众的角色不再是一成不变,也时常会发生角色转换。
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传播模式相较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显得较为落后。一些意识形态工作者不能熟练运用微信技术,甚至对其缺乏足够了解,也没有相应的超前认识,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转变在微信时代背景下就十分被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模式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其宣传效果也不尽人意,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也将日渐衰退。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理念、体制和方法面临空前的挑战②。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地位的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我国政治结构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微信的兴起,再加之人们对既得利益的热衷追求,使得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③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滞后,导致我们不得不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先进网络信息技术,这就为资本主义国家向我国渗透西方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便利,西方国家通过微信平台对我国不断进行分化和西化。同时,利用网络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诱使部分思想不够坚定的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网络中出现的新马克思主义甚至伪马克思主义对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使其核心地位产生了动摇。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挑战。我国的微信技术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这就导致了微信中信息的控制力和屏蔽技术相对薄弱,网络安全存在很大漏洞,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机会,使各种低俗、暴力甚至反动的思想意识形态在网上广泛散布,毒害群众身心,甚至导致公众的价值观扭曲④。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垄断,西方国家将互联网当作推行霸权主义、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互联网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动猛烈攻势,给我国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带来了挑战。
微信的兴起,使人们可以以更为便捷的方式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也可以随时获取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以及不同地域的大量信息,这使得人们在了解世界的同时接受着不同文化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控制不良信息的获取渠道、坚定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互联网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挑战。
微信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契机
为社会主义信念建设提供了新平台。微信即时强大的互动功能,拓展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手段,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流动体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全新的思想流动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给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思想交流都开辟了新的空间。在网络平台普及之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交流主要依托传统形式进行传播。互联网出现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只能局限于有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传统平台并不能够满足发展所需的交流和互动,正是微信平台为社会主义仪式性形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以平板电脑和手机等为终端的微信的逐渐兴起,极大丰富了信息的传递形式。同时,微信所具有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也淡化了种族与国界的区分⑤,突破了人际交往的单项模式,大大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范围,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者则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覆盖面以及广大网民对微信的依赖性,创新方式方法,制定可行计划,把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主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等相关主题,利用微信的平台向广大群众发送推送信息,也可将国家的政策、方针等信息上传至网络云端,提供即时下载服务,从而实现微信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平台化、制定化和可视化。
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注入活力。微信的移动性与即时性特点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途径得以丰富。与传统互联网相比,以手机、平板电脑等为终端的微信更加轻便、易于携带,信息更新更加迅捷。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交流手段,微信通过大量的数据交互实现了大众群体之间信息和思想的实时交流。同时,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模式,微信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思想和信息交流渠道的范畴,成为一个集思想交流、学习讨论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化交流平台。而信息交流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基础,其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逐渐普及的微信也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主义盛行的网络社会,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微信的交互性与扩散性特点,有利于畅通沟通渠道,强化工作的针对性,使意识形态工作者能结合网民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在充分了解网民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辨析。同时,由于微信的私密性,意识形态工作者可以利用此特性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总之,微信平台不仅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途径,也有利于实现网民与意识形态工作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充分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为社会主义信念弘扬开拓了新渠道。传统形式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信息传播时间、空间以及地点受限,而信息的获取也不能依据个人的闲暇时间传送。微信的兴起,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网络平台的存在,拉近了网民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距离,公民和意识形态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更加及时,从而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同时,互联网的传播机制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通过网络整合意识思潮,纠正认知偏差,促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移动终端的跨媒體性与多功能性还能够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方法得以创新,可以通过网页推送、邮件等新形式向广大群众发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者加强了意识形态工作者与群众之间的交流,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将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由被动接受转为网民的自由选择,自由选择和平等交流增强了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意识形态工作者利用微信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表达见解,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媒介作用,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及反应,实现与广大群众的良性互动。同时,可以利用移动网络为广大群众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平台,并通过合理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微信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实现了现代化,不仅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更加深入,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创新提供了平台和渠道。
微信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第一,开展形式丰富的网上活动。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微信对传统宽带互联网形成了强大冲击。传统的意识形态平台也应与时俱进,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基于移动网络构建具有较强互动性的传播平台,实现意识形态传播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创新。例如利用微信、微博、QQ等公众平台开展各种互动交流、话题讨论等活动,也可利用移动终端发送文字、图像、视频等要素,或者在借鉴传统教育网站成熟运转的经验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站的手机网站。这样既改变了以往单向性的沟通方式,使大众能够真正参与其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又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反馈,把握网民心理动态,丰富和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工作实效性,增强工作效果。
第二,开发相关应用程序。目前,微信用户上网方式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而不是传统网页。据统计,2013年移动应用数量达百万量级规模,各大门户网站及电商网站都竞相开发针对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所以,我国政府应针对微信存在的种种不良信息,根据微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开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帮助的移动应用程序,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紧跟时代潮流,更好地从侧面维护我国网络空间的总体安全及国家现实与长远的根本利益。
重视利用新媒体技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领域,微信平台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传播争夺的阵地。事实证明,“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⑥
在微信的平台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要能够完全适应,并积极争夺网络平台宣传的制高点。因此,在坚持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原则下,结合微信自身特点,传播弘扬正确、正面的舆论和文化,正确引导微信文化,做好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使广大人民能够保持正确的政治原则,将微信建设为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
微信在给人们提供大量有价值、积极向上的信息的同时也潜藏着消极甚至反动的不良信息⑦。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我们在强化的同时,更要利用新媒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信念的宣传和教育,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加大监管和投入,发挥微信优势。第一,加强监管力度。为保证对微信的有效利用,我们必须加大对网络信息的审查力度,加强对微信使用环境的净化。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加强监管力度,尽快建立对微信的长效监管机制。传统的网络管理办法不能简单复制于微信。首先,要加大监控力度,根据微信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积极贯彻落实,严格审核各方面的内容,从源头上加强对微信的管理,保证正确政治方向和原则。其次,要加强微信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对网络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应用商以及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应协同合作,寻找商机,共同营造绿色的微信环境。
第二,加大网络科技投入。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安装防火墙等软件对微信中的负面信息进行过滤和屏蔽。并针对我国网络信息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大网络科技投入,尽快完成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更要鼓励我国的科学家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索,加快自主开发的步伐,早日摆脱依靠西方发达国家研究技术的困境。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JD710049)
【注释】
①郭擎擎:“网络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人民论坛》,2013年第6期,第177~179页。
②④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108~111页。
③刘音:“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第85~86页。
⑤熊龙雨:“微信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⑥顾洪英:“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求实》,2009年第9期,第80~82页。
⑦ 赵艳:“3G手机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责编 /丰家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