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奇葩说》关键词看人力资源变革
2015-09-10温璐
温璐
2014年12月17日,某网站推出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从制作班底到宣传团队,该网站大胆采用90后主导节目,并凭借奇葩选手、神级言论、犀利话题使节目人气急剧飙升。数据显示,80后、90后观众为《奇葩说》贡献了90%以上的点击量。
作为一档纯互联网综艺节目,《奇葩说》能在短时间内受到大批年轻用户关注,在互联网上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互联网基因下的内容创新是关键。“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这些极具争论性的话题加上“奇葩”们的热辣观点,让不少网友调侃:“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奇葩有文化。”辩论过程金句频出,火药味十足,偶有泼皮骂街之嫌,看似毫无档次可言,但节目本身蕴含的有关人才选、育、用、留的逻辑,值得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深入研习。
关键词一:岗位胜任力
与其他选秀节目类似,《奇葩说》也以丰厚的合同契约作为娱乐回馈——最终胜出选手可摘取年薪百万的该网站首席内容官职位。定位就是岗位标准,不同的定位决定不同的组织形式和评判标准。可以说,《奇葩说》对自身的定位非常准确。“首席内容官”是近年来刚刚出现在视频网站公司的一个新鲜职位,该职位主要负责内容策略、内容营销等事宜,全面负责内容合作、媒资库、内容监控、内容投资等领域。目前,国内较知名的首席内容官有2012年底上任爱奇艺视频的马东,2013年4月上任优酷土豆集团的朱向阳,2014年8月上任乐视网乐视体育的刘建宏。笔者认为,《奇葩说》不同于《职来职往》、《绝对挑战》等以求职为目标的职业发展类节目,它的重要定位是“综艺”,作为一档具有综艺特质的辩论类节目,挖掘深谙说话之道的人,即“说话达人”才是重点,首席内容官职位只是一个附属。
定位存在两个关键点,即“说话达人”的岗位胜任力特质是什么?《奇葩说》的定位和组织方式是否能保证对选手胜任力水平的鉴别?对此,节目组也给出了答案:“寻找最机智幽默、最会说话、最有观点、最具人格魅力的华人,成为下一个脱口秀大神,下一个新锐意见领袖。”
基于对选手胜任力的清晰定位,马东、高晓松、
蔡康永三位评委在对选手进行选择的时候也紧密围绕定位,直接屏蔽掉不少干扰因素,如长相、学历、年龄、才艺等。
不同岗位对人的能力素质要求是有差异的,从《奇葩说》的选人标准可以看出,决定岗位胜任与否的是某些关键能力素质和个性特质,而非硬性的知识背景或学历背景,找到关键能力,深入挖掘,才能增加人岗匹配的成功率。相较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奇葩说》在人岗匹配方面的尝试无疑是大胆前卫的。
当前,企业在选人、用人时,应聘者的学历背景、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依然是绕不过去的第一道关卡。这主要源于国家高等教育培养体制的弊端——学生专而不通,可供企业选择的角度较为单一;同时,岗位胜任力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企业对岗位胜任力的内涵及落地办法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致使在员工招聘和选拔时缺乏清晰的标准和尺度。基于此,企业往往只能以学历、学位等显性条件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不能做出跨越传统选人、用人标准的决策。
“岗”的基础问题解决不了,企业自然无法选到对的人。于是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人才供应上,企业目前虽已是买方市场,但招聘工作,尤其是招到对的人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在人才供应过量的背后,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屡遭瓜分。教育规模化、产品化在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同时,也衍生出大量“有学历没学问,高学历低能力”的副产品,企业做出正确用人决策的难度不断加大。
互联网时代,传统标准下的“天才”有可能沦为庸才,而那些极富创新意识、敢于挑战主流模式,思维活跃、个性独特的“奇葩”,倒有可能成为适应时代新需要的人才。创新思维能力、大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多线程工作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等特质,应替代判断人才的传统标准,成为当下人才的重要特质。为此,在人才选拔培养中,HR要敢于突破传统,把人才评判标准从传统因素转移到内在胜任力上,深挖岗位胜任力特质,及时调整人才选育方向,进行人才辨识和储备,才能觅得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二:用人格局
仔细品味《奇葩说》,其管理团队的“搭配”也是极其精妙的。从胜任能力来看,马东、高晓松、蔡康永三位评委绝对符合节目需求。马东曾系央视名嘴,谈话节目制作人,其语言亦庄亦谐;高晓松作为国内重量级音乐人之一,嬉笑怒骂皆是文章,旁征博引犀利见长;而蔡康永作为台湾综艺节目金牌主持,饱读诗书,淡定儒雅,兼具专业性与娱乐精神。三人均是能说会道之人。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三位名嘴如何相处?贝尔宾博士的团队角色理论给出答案:团队成员必须清楚其他人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如何相互弥补不足,利用个人行为优势创造和谐团队,方能提升团队和个人绩效。马东、高晓松、蔡康永作为意见领袖引领团队,激发智慧,虽然言来语往,火星四溅,但却毫无违和感——高晓松犀利,则蔡康永以儒雅补之,而双方一旦针锋相对,马东则审时度势进行斡旋。如此,三人才演出一番好戏。
当前,不少企业已意识到团队角色互补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进行高管团队建设时,也会适度考量成员在年龄、性别、专业等方面的科学配置,但大多企业仍是管理者个人强大,少见明星团队。贝尔宾指出,角色理论不能断言某个团队一定成功,但可以预测某个团队一定失败。因此,企业无论是对高管团队还是中层管理人员进行配置,都需要从更深层次的价值观、性格特质等方面全面考量,做到团队成员彼此欣赏、互相补台、凝心聚气,方能打出流畅的“组合拳”。
《奇葩说》节目在宣传时强调,这是一档用“最严厉的标准”进行挑选的“严肃节目”,虽然选手们脑洞大开的言论让人难以将之与“严肃”相联系,但评委们的严苛以及间或传递的价值观却极具“家国”情怀。梁植是清华大学优秀博士生之一,具有复合的专业背景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在辩论、歌唱、主持等多方面也成绩斐然。可以说,梁植完全符合《奇葩说》节目对首席内容官这一职务胜任力的预期,但意外的是,因其向评委请教个人职业发展方向问题,遭到高晓松毫不留情的狠批,海选即遭淘汰。对此,高晓松说:“名校是什么?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生出来后干什么?名校生应胸怀天下,纵横四海,改造国家。”但事实上,如今的名校生鲜有忧国忧民之抱负,却多了不少小情小性的忧思。笔者猜想,清华博士生梁植被淘汰,与能力无关,与胸怀、格局及独立思考能力有关。
笔者曾与不同行业的国企高管有过深入访谈,在谈及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家的差别时,他们普遍认为,两者差的是格局、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综合素质决定人的能力,格局和胸怀决定方向。一档综艺节目尚且讲求选手的格局和器量,企业在人事决策,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决策时,更应将是否具有大格局、能否统帅队伍作为与能力素质并重的关键指标,这在关键部门甚至应该成为一票否决指标。
关键词三:绩效考核
《奇葩说》的考核评估办法颠覆了选秀节目高票数取胜的传统方式,其考核目标明确,既大胆创新,又简单有效。辩论过程中,双方选手分坐两排,辩题抛出后,观众即可通过对正反双方阵容实力的估算进行初判,形成初选分数;进入陈词和攻辩环节,节目组再对现场跑票情况进行统计,评估主辩手的语言影响力;整场辩论结束后,观众进行最终投票。节目组通过对最终投票与目标投票的比对计算出跑票数,确定双方输赢,输方淘汰一名主辩手。不得不说,按跑票数定输赢的设计看似简单,其中却蕴含着不少管理学智慧。这方面内容通过细观《奇葩说》不难发现:
考核目标清晰。《奇葩说》与其他选秀节目不同,它不“看脸”,不挖掘选手的苦情故事,注重的是选手口才与实力的比拼,考核目标是辩论双方的逻辑思维和语言影响力——比的是“谁更会说话”,谁的思维更“奇葩”。所有的流程、体系都为实现这个考核目标服务。而在企业中,不少企业“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目标或是不够明确,缺乏区分度,或是不切实际,甚至朝令夕改。
考核内容明确。《奇葩说》上线以来,话题期期精彩,“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等等,让人不由得想要加入这唇枪舌剑之中。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这期节目为例,播出后,网友自发形成了不同的舆论阵营。
可见,《奇葩说》考核的是选手在辩论过程中能否吸引观众,是否具有综艺效果,其考核内容非常明确。而现在不少企业在设计考核内容时追求大而全,模糊了考核重点,根本无法清晰地向被考核者传达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攸关个人利益。《奇葩说》对选手进行过程考核,并通过考核结果决定选手去留。在企业中,考核结果是否与奖惩挂钩,离不开企业负责人的支持,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奖惩体系是其前提。因此,绩效考核能否实行科学的奖惩,需要企业管理层的支持,在科学奖惩机制下,能否赋予人力资源部门充分的裁量权,这是考核意义的关键所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奇葩说》还涉及岗位轮换机制、关键岗位培养、后备队伍建设等人力资源专业的思考内容。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没有什么决策比人事决策更难做出,影响更为深远。”其实,无论是选秀节目的制作,还是企业人才的选、育、用、留,唯有标准明确、逻辑严谨、方法革新、包容异见,营造积极、民主的组织氛围,员工方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责编/张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