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城农业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的保障机制分析

2015-09-10王香兰赵蔚蔚

人民论坛 2015年21期
关键词:随迁子女市民化

王香兰 赵蔚蔚

【摘要】入城农业人口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群体,入城农业人口随迁子女教育保障问题已成为一个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难题。文章以入城农业人口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以其教育融入需求为突破点,在分析河北省入城农业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需求现状基础上,提出我国入城农业人口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市民化 随迁子女 教育融入 入城农业人口

【中图分类号】C912.2       【文献标识码】A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其中表现尤其明显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为城镇建设和进一步的城市化做出巨大贡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为1.21亿,初步估算农民工群体数量约为8954万人,且这个数值一直处于增速状态。据相关权威机构测算,我国2010~2015年期间城市化率将以均值0.8%至1.0%速度增长,即在此期间我国农村的1.5亿人将转移到城市中,随之进入的还有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入城农业人口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此群体数量在2000年的数据为1500万人左右①,尽管现在没有官方的准确数据,时至今日这一数据肯定比此数值要大很多。本文依据此情况从现状、过程中存在问题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层面展开分析。

现状分析

在调查样本获取基础上,本文将进行相关的描述性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模块:随迁子女教育机构管理状况和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状况。

随迁子女教育机构管理状况。教育机构在随迁子女教育参与和成长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其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状况、教育水平和学生成长状况等都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第一,随迁子女融入的教育机构教学状况。随着调查地区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随迁子女的家庭经济收入能力和渠道亦不断增多,其教育机构状况变得越来越好,但是亦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公办教育机构规范性与民办学校不规范性并存。在本次调查中,通过校长访谈与实地观察可发现,大多数公办学校办学手续齐全且办学规范。尽管在有些地方,由于公办学校地址位于农村附近,周边环境较差,但是大多数公办学校在办学条件、校园环境、教育资源等方面都比较规范。同时,本次调查也了解到,绝大多数民办学校能够按照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规范办学,而未获批准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现状不太乐观。据调查可知,未获准开办的随迁子女教育机构在获得教育许可证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一方面是政府明文规定,决定取缔此类学校,却又为了满足教育需求不能即时取缔,所以一直处于办学状态,但是由于教育质量、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在此接受教育的随迁子女的安全保障有待加强。二是公办学校条件显著优于“打工子弟学校”。据访谈和实地调查所知,公办学校由于政府投资和帮助的力度较大,学校教育和建设经费较为充足,办学条件较好,基本能满足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但是未获准的随迁子女参与的教育机构(俗称打工子弟学校)在财政方面显示出较差的能力,办学条件较差,而且在随迁子女的生活安全保障方面的措施和安排较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问卷调查中对学校环境的满意度调查分析,随迁子女家长认为民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有:周边环境差、办学条件差、学习气氛差、安全隐患大等。随迁子女对其安全环境的不满意程度最高。

第二,随迁子女教育机构管理状况。根据访谈和实地调查的了解,进城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迅速增加,给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以及未获准的教育机构等的管理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学籍管理和师资管理。一是流动性大的随迁子女给学校的学籍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据访谈可知,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学校,校方反映的普遍问题就是学籍管理。在公办制学校,很多入城农业人口随迁子女的流动性较强,甚至有些随迁子女的流动根本不与学校进行沟通,形成了管理的空白,而有些随迁子女没有学籍,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很多学校只能建立临时学籍,这样造成管理难度增加,管理质量也因此下降。二是民办学校师资流动性大,师资管理难度增加。师资是随迁子女教育的关键因素,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其衡量标准之一就是拥有一批优质的师资队伍,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政策无法保障各种类型教育机构拥有等同的教育师资,不仅质量有差异,福利待遇的差异更大。据调查,民办和未获准的民工子女学校的师资非常不稳定且处于人员不足状态,这也导致了这两类教育机构在师资管理方面的难度增加。

随迁子女的家庭层面教育状况。家庭教育是任何一个子女成长过程的第一步,亦是最重要的一步,尤其是针对随迁子女而言,家庭教育更为重要。由于缺少相关信息,很多农民工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总体表现为关注不够。对于随迁子女而言,其成长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就业性质和居住的区域位置有很大关联性,其中家庭环境是随迁子女健康成长的首要因素。

在家庭环境方面,随迁子女与城镇子女相比都给出较满意的评价,80%以上的随迁子女和当地子女表示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学习环境。仅有18.4%的随迁子女表示所处的环境不适合学习,导致其学习成绩比理想的差。但是在显著性方面来比较,城镇家庭和农民工家庭的环境差异较为不明显,不仅如此,公办与民办教育参与家庭相比,亦没有较大的差异。

政策建议

政府层面:完善教育制度设计,保障教育参与公平性。首先需要修正和完善教育政策体系,形成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的行动方案。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和举措,设置专门管理机构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突发问题的解释,最大程度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性②。

教育体系完善的重要方面就是立法保障。从国外经验来看,很多国家在保障弱势群体教育公平性方面都是以立法的形式来确定。对目前我国政策制度体系而言,立法保障力度不足,可在《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基础上,出台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方面的相关法律,以此来满足和保障随迁子女群体的教育需求。

教育机构层面:强化与优化齐行。教育机构是随迁子女参与教育的载体,其管理的规范性和质量直接影响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由于教育机构性质、办学理念和区域位置的差异,他们在保障随迁子女教育质量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因此须从两个方面着手:强化教育管理和师资管理,优化教学模式和手段。二者齐行是随迁子女教育参与和融入的重要保障。

首先,以学校管理为基础打造随迁子女教育的人本化环境。构建灵活的教育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由于随迁子女本身的流动性特征,其城市教育管理难度较大,加之入城农业人口居所经常性变化,一定程度限制了随迁子女教育参与。为此,接受随迁子女教育的机构应该以灵活的管理方式来安置随迁子女,从随迁子女的实际需求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予随迁子女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政策和经费保障下,扩建更多容纳随迁子女的教育机构,如专门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等,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其次,以课程体系为内容优化随迁子女教育质量。随迁子女的流动性,加之不同地区、不同性质教育机构在教学方式上的差异性,有必要建立多元和弹性的随迁子女课程教学体系,包括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选择与设计。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多样化、开放式教学体系。随迁子女来自不同地方,由于各地教育模式和手段的差异性,随迁子女的课程学习进度并不同步。加之城市教学体系,尤其是公办教育仍以城市教育为主,这种情况下,随迁子女教育主管部门需建立弹性、灵活的教育体系,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当前的城市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最大程度满足不同阶段的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处于内部均衡状态。

第二,开发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国外很多学者已经对不同层次群体参与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其中关于弱势群体多元化教育的研究观点在于保证教育多元化,如内容融合、知识深入、减少歧视、教育公平等,以此实现灵活性教育与多样化需求间的契合。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尽量以梯度模式来设置随迁子女教育内容,对于不同水平的随迁子女提供相应的教学辅导课程。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认识随迁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其群体所具备的能力为基础制定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融合不同的教学工具,通过多样化教育手段,匹配随迁子女自身的教育需求,更好地促进随迁子女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建立随迁子女学习评价与考核机制,并将随迁子女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纳入其学习考核中。一般而言,相对于城镇子女,随迁子女的成绩并不理想,且在很多层面都表现出与城市教育的差异性。鉴于此,教育机构不能够使用传统的针对城镇子女的学习评价和考核机制,这是因为如果实施同样的评价与考核机制,随迁子女会因为较低的评价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不仅导致其学习水平更低,而且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因此,在建立随迁子女学习评价与考核机制时,可以让其与父母参与进来,参考其意见设计机制。同时,考虑到随迁子女个人与家庭的特征会因随迁时间而有所变化,例如父母就业性质和收入的变化等,在随迁子女评价与考核机制建立后,还要辅之以动态调整机制。这也是提高随迁子女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最后,以文化建设为手段打造随迁子女和谐教育环境。教育的功能除了传授知识,也在于传承文化。在随迁子女教育中赋以文化传承功能,使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适应和融入当地人文。但是,考虑到文化差异性,在文化教育方面,不能要求随迁子女顺应一个主导文化,而是要接受文化的多元化和差异性,注重文化建设,以此为来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的环境公平。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在随迁子女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无论是何种性质的教育机构,政府都要进行相关政策指导和关注,保障各类教育机构的随迁子女能够最大程度享受到制度的成果。对于教育机构管理者和教师而言,需平等对待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个体,尤其注重在心理层面关注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在各项绩效评价和奖罚过程中做到一视同仁,保障过程参与的公平性③,以及保障随迁子女在教育中得到更高水平的知识和文化。

第二,以文化认同为主线,促进随迁子女学习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融合。由于经济条件和社会参与的差异,随迁子女难以在城市教育中获得归属感,若其进入公办制学习,由于群体性差异较大,他们在文化方面的表现有较大的差异。为了规避此类差异给随迁子女的教育参与产生负面影响,教育机构应该同等对待随迁子女与城市子女的教育参与度,不应由于某些原因就将其单独教育或编班教育。在课堂教育方面要给予随迁子女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实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加以调整和控制,以便更好平衡心理差异和保障教育的公平性。

家庭层面:营造健康成长的培育环境。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大多数认为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子女之间共融的交流关系有助于子女的成长。在城市中,随迁子女与其父辈生活在一起,与大多数城镇居民相比,农民工群体与其子女之间沟通交流不足,甚至沟通不畅,这会直接影响随迁子女对于教育的看法和价值观念。此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农民工就业环境的特殊性,为了生存无法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更不用说与孩子进行定期沟通,为了减轻负担,部分随迁子女甚至会被要求就业④。因此,可从以下方面营造健康成长的培育环境:

第一,加强教育宣传,转变入城农业人口对教育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随迁子女教育参与程度和质量。在选择教育机构时,要考虑教育机构的质量、教育手段和师资队伍,时刻关注子女在教育机构的表现,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二,在可行的情况下建立家长学校,提升家庭文化能力和父母的监护能力和水平。很多农民工在认识到教育重要性的情况下,促使其随迁子女融入到更多城市教育中,但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了解教育的含义和功能,因此基于此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民工教育水平进行一定的培训,在相对集中地区对农民工学习进行定期的系统培训,让其了解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在内心层面提升其对随迁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知。这种认知程度的加深可以提高他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和子女教育机构的选择能力,与教育机构一起共同提升随迁子女教育的关注和建设。

社会层面:设计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根据现代教育理论,传统对于教育狭义定义已经不符合现实情况,广义层面教育包括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个层级,其中社会层面的教育参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社区为主的随迁子女教育关注问题等⑤。农民工主要生活在城市社区,因此首先要创造优质的社区环境,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随迁子女教育环境,例如提供教育相关设施,小型图书阅览室和体育设施等,给随迁子女一个稳定全面的成长环境。充分发挥多方面力量共同关注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例如发挥社区妇联、共青团等组织方面的优势,号召社会各界对于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在随迁子女参与教育比例较低的社区,相关部门可以提供上门辅导,培养家庭成员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与认识,提高随迁子女教育质量和参与程度。

因此可共同搭建农民工家庭、教育机构和社区以及政府之间的教育联动机制,打造多元化互动的随迁子女教育模式。建立社区导向的随迁子女教育参与监督与控制机制,构建一种较为系统的“由下而上”的随迁子女教育模式,在参与对象方面以随迁子女、家长和社区其他成员为主的教育互动、学习和监督体系,一方的变动会受到其他方面的控制与评估,实时动态监控随迁子女教育参与状况。

(作者分别为河北金融学院教授,河北金融学院讲师;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入城农业人口市民化的保障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4GL057)

【注释】

①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②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0期。

③庄秀琴:“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22期。

④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⑤朱蕴丽,卢忠萍:“农民工子女教育必须走多元化均衡发展的路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责编/许国荣(实习)

猜你喜欢

随迁子女市民化
工会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山东省奖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新招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如何提升随迁子女的逻辑思维能力
成长之歌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考察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研究
山东农民进城落户不得强制退“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