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变迁视野下新中国外交思想审视
2015-09-10伏文艳江敏
伏文艳 江敏
【摘要】中国外交的数次调整均与国际局势的变迁有关。但中国外交因势而行,大都很好地处理了国际与国内的互动关系,为国家安全、国家建设及社会发展赢得了外部保障环境。今天再度审视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会有新的发现与启示:作为新兴大国,在新的国际局势面前,中国应以怎样的外交理念去谋划适应国际新变化,这不仅是对国家政府领导人智慧与能力的考验,也是实现中国梦及民族复兴的一种责任,并将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国际局势变迁 新中国 外交历史 审视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60余年的外交历史经历了数次国际局势的重大变迁并深受影响,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维护自身利益,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中国根据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外交决策理念①,有效地处理了国家关系;在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前提下,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外交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阶段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外交政策一直在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从而使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每个阶段都具有一定特征。关于新中国的外交历史阶段划分有各种不同的依据,本文试图按照新中国外交思想由形成到发展再到成熟这样一个过程来划分,大致分为三大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思想的形成(1949~1978年)。以大家通常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思想包括50年代的“一边倒”、60年代的“两条线”和70年代的“一大片、一条线”。
第一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外交。“一边倒”是指中国倒向同样以社会主义制度为立国之本的苏联阵营,是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所采取的外交政策,具有非常突出的倾向性特征②。“一边倒”外交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社会意识形态及西方敌对势力的威胁有关,从这几个方面来讲,新中国同苏联的特殊关系必然决定了这一外交方针的制定与贯彻执行。
第二个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两条线”外交。“两条线”外交和中苏关系的恶化有着直接的关系,进一步说明国际局势变迁对国家外交的影响作用很大。随着苏联经济在50年代中后期的复苏与发展,其霸权主义也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破坏着国家之间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以独立自主和平原则为外交宗旨的中国与苏联交恶在所难免。在这一局势下,中国不得不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进而转向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帝、反修的“两条线”外交战略③,同时寻求与“两个中间地带”国家间的友好往来。
第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的“一条线”外交。进入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又一次发生转变,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标志,按照地球纬度画出了一条新的外交线路,是一条连接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直至欧洲大陆的外交新思路,以此对付苏联的霸权与威胁。这期间,由于国内的文革运动消耗了政府的大部分精力,这种外交战略一直持续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外交政策大调整方才结束。
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思想的发展(1978~2012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思想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并用“不结盟”、“开放”和“共同发展”来概括。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外交与过去三十年的外交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一次很大的战略调整,不仅表现在思维方式上,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思想更为“主动”与“独立”,也更为“深刻”与“实际”,进一步彰显出中国外交政策的完全独立与自主。
首先,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央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正确轨道上来,使党的外交政策也发生了与以往更加不同的大调整。这次调整自然与国际局势的变迁有重大关系,美苏两国在冷战中加强了对话,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的普遍愿望和共同追求,在中国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前提下,本着一切重大问题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利益出发的原则,中国将外交政策的内涵定义为“不结盟、不孤立、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其中的“不结盟”更加鲜明地强调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完全独立与自主。
其次,20世纪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使中国外交不得不做出又一些不可或缺的调整,尽管冷战结束及国际形势的缓和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及政治联系,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以及东欧的政治变革使中国面临严峻考验,且89风波所造成的西方所谓制裁如利剑高悬,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国的外交也表现得更为灵活,采取了“伙伴关系”外交政策,在为国家经济建设营造和平、稳定外部环境的同时,也使我国在大国关系的调整中居于更加主动和有利的地位④。
十八大至今外交思想的成熟(2012年至今)。中共十八大根据新时期国际局势变化的新趋向、新特点、新挑战,制定了一系列外交战略的新思想,使中国外交在更加独立自主与更加务实成熟的基础上进行了转型和升级。新时期的国际局势整体向好,国际力量的对比与变化使国际秩序发生了深度调整,国际体系也在发展中进行着前所未有的重构,整体朝向分明指向于和平与发展。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暗流涌动,尽管有许多新的机遇助推了国家的发展,但新的挑战更是层出不穷,中国国家的安全压力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变得日益复杂与严峻;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传统力量并不甘于霸权优势的削弱,其战略再平衡或战略重心东移使中国的外部安全形势已在周边一些小国的遥相呼应中日益恶化。在这样一种态势下,中国外交首先以“中国梦”统领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以“中国梦”连接中国与世界,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理解与认同⑤。可以说,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战略思想更显系统、全面、完整而成熟,在新大国外交、新周边外交和新公共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⑥,确实体现出了新兴大国的新型外交思维,可谓创造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模式。
新中国外交战略思想及其意义的历史审视
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前30年的外交特点,尽管新中国的外交难免受到“左”倾思想影响,但总体外交的成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的中国外交大调整虽然是基于国内政策变化所提出的改革开放的需要,但这一调整仍然与国际局势的缓和及世界发展主题的趋向有关,中国更加灵活与实用的外交思想不仅使外交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国内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赢得了时间与空间,中国的国际威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至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国的外交一直延续着这一战略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宏大的设计。其意义表现在:
保障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生存与安全。新中国成立之时的国际环境以美国主导的西方敌对势力为主宰,作为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西方世界一方面无法容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一方面,他们不甘心其帝国势力在中国的溃败与退场;另一方面,新中国“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再请客”的独立外交也让他们不能接受,他们始终不愿放弃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推翻与颠覆,侵略之心不死,后来朝鲜战争的爆发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边倒”政策既是外交的智慧,也是外交的“无奈”,当然还有意识形态的主导因素使然,但这对新中国国家安全和主权领土完整却至关重要。
5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经济的恢复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霸权主义心态渐渐显露出来,并采取了一系列侵犯中国国家利益的做法,导致中苏之间矛盾滋生,中苏关系日趋恶化。而此时美国对中国的敌视状态依旧,中国身处腹背受敌的境地。为打破孤立,中国只能在美苏之间寻求生存之地,采取“两条线”外交可谓是一种新的国际拓展,对缓解中国国家的安全压力起到了一定作用。时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越战及经济危机使美苏对抗优势朝向苏联一边,美国出于战略考量有拉拢中国对抗苏联之意,在这种情势下,中国外交一边驱动中美和解,一边采取顺势外交,形成了所谓“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就国家安全问题,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最好成就,并自此开辟出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今天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审视这一外交战略,不难得出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在于国家安全形势的缓解,不仅在于中美建交,也不仅在于“一条线”带动“一大片”的外交规模,还在于外交思维的突破—外交应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沿哨所与阵地,而不是社会制度或政治意识的工具。
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对外政策必须服从于国家阶级利益,必须服从于自己的立国原则⑦,正如列宁所说:国家内外政策归根结底是由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所决定的⑧。中国外交的最终目的自然也是为经济建设及国家发展创造安全、有益的外部国际环境。
中国外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边倒”首先是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但也使我国获得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援助,从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但后来的中苏关系破裂也确实又对中国的经济、科技及工业化发展带来深重影响。外交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伴随着中国外交的“不结盟”原则,中国的开放政策更有利于和他国建立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的互利关系。内政和外交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说前三十年的安全外交是在国际环境起主导作用下的一种应对,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对外开放与“不结盟”则是冷静观察与缜密分析后的清醒判断与伟大决策: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主题的转变—不仅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世界和平很有希望,而且和平与发展已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与追求。这一论断意义重大,为把国内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并通过既定的外交政策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中国经济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此迎来新的春天。
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地位。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几次调整所取得的成效在一开始基本上能够达到主观愿望的诉求,虽然相当艰难,但也正是这些努力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地位得以一步步提高,并跃升为今天的新兴大国及世界最重要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边倒”外交使新中国虽然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而本身并不孤立,苏联阵营的社会主义国家出于意识形态的相同而给予新中国应有的国际认同。同期中国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认可和赞誉,“求同存异”的外交分方针也得到了亚非国家的认同和支持,这为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打下了一定基础。在60年代的“两条线”外交中,尽管新中国的安全环境处在1949年以来的最糟糕时期,但外交作为依然可圈可点,除了继续和亚非拉国家搞好关系,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外交发展也有所突破,中法建交就是一大成就。而70年代的中美和解及建交可以说是新中国外交奋斗的一大转折,中国的“一条线”所带动的“一大片”外交成果使新中国自此“正式”跻身国际舞台,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恢复联合国“五常”地位便是有力明证。
当然,紧靠外交努力还不足以将国家国际地位提高到相称水平,中国一方面开展广泛外交,一方面抓住有利时机大搞经济建设,经过一个相对长期的和平环境,中国的角色地位也在发生新的改变与提升,已然跻身世界舞台的中心。目前,十八大以来新的外交战略选择已促使中国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更大的主导性作用,从中国梦到中国特色外交,从和平发展到合作共赢,从一路一带再到新型大国关系,中国机遇正在转化为世界机遇,中国离不开世界,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正是新中国的一系列外交战略思想的调整、发展与完善,才形成了今天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并奠定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反思
弱国无外交,不要说外交的规模与方式,即使最基本的国际话语权也难以保证。一国外交离不开政府及国家领导人的智慧能力,也离不开国家的经济水平的高低与综合国力的强弱。旧中国长期的积贫积弱让新中国成立之时并不强大,国土面积及人口规模并不能代替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这使得一开始的国家外交不可能强势,也无法做到真正的主动,交往国家散点式分布,外交内容基本限于政治或安全领域,外交方式更是依国际趋势而定,国内事务受制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影响明显,一旦形势急剧变迁,国内外事务即陷于被动。如50年代的“一边倒”外交战略在60年代即显出负面作用,对苏联的过度依赖使得中苏关系破裂后的国家发展陷入困境;而对苏联经济模式的照抄照搬也一直影响到中国的改革开放,这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缺陷。
因此,国家外交的成功说到底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实力做支撑,并通过政府及国家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及胆略智慧而使外交活动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具远大战略布局,使国家外交由依国际局势而定转化为利用国际局势、影响国际局势直至改变国际局势,真正做到让外交决定局势。而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及国家实力的迅速提升,我国外交正稳步迈向这一目标;十八大以来的外交策略则使这一目标更为切近,让中国人民看到了一个现代化新兴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日益灿烂与辉煌。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注释】
①王润斌,熊晓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外交决策的历史审视”,《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30~34页。
②④何丽:“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外交战略的调整及启示”,《滨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67~69页。
③⑦郭伟伟:“新中国60年外交战略选择与经济建设关系研究及启示”,中国改革论坛网,2010年6月17日。
⑤陈须隆,苏晓晖:“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战略新思想,http://www.ciis.org.cn/chinese/2015-01/07.
⑥倪世雄,潜旭明:“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新外交战略思想初析”,《人民论坛》,2014年3月(下),第56~57页。
⑧《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39页。
责编/王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