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国兴衰研究述评

2015-09-10吴英

人民论坛 2015年29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

【摘要】大国的兴盛与衰落是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一项铁律,多国学者、专家的论析各有侧重。唯物史观从本源上揭示出大国兴衰的规律:国与国之间生产能力高低的差异,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历史地位,能否组织、调动、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乃是决定一个国家生产能力能否不断提高的终极原因。

【关键词】唯物史观 大国兴衰 终极原因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自现代世界体系形成以来,各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在劳动分工中地位的不同而被划分为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三种类型的国家或地区。其中:中心区国家利用边缘区国家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成品,反向销售给边缘区国家,从而牟取利润;并且,他们还控制着世界体系的金融、贸易市场的运转。而边缘区向中心区提供着原材料、初级产品、廉价劳动力、乃至销售市场。半边缘区则介于二者之间,兼有中心区与边缘区的部分特征。

中心区国家大都因为一些特定条件发展了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并据此积累了较多的物质的、乃至精神的财富。同时,通过暴力的或非暴力的方式,对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形成正向的辐射与反向的吸纳关系,从而形成特定的文明中心。但这种结构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可变性。居于中心地位的大国或由于多种原因使自身的生产力水平相对滞后,并由此引发辐射—吸纳能力降低,从而逐步走向衰落,被新崛起的大国所取代,导致文明中心的易主。尽管这种演变需有长时段才可能出现,但在人类历史演进的长河中却是一种常态,形成规律。本文将引述几位著名学者对大国兴衰问题的认知、并给予简单评价,最后以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就大国兴衰问题谈些肤浅认识。

几位学者对大国兴衰缘由的探讨

国家兴衰问题,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十分关注的命题,他们都期盼从中总结出大国何以兴衰的经验教训,以为本国借鉴。限于篇幅,这里主要关注几位当代思想家对该问题的认识。

保罗·肯尼迪的观点。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他的名著《大国的兴衰》中探讨了大国兴衰的缘由。保罗·肯尼迪认为,大国兴衰的基本原因可以归结为经济状况、尤其是生产能力的发展水平。例如,他指出:“我们发现在综合经济力量和生产能力对比的变化与国际系统中各大国的地位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①他更进一步剖析指出:“历史事实还表明,从长远看在每个大国经济的兴衰与其作为一个军事大国(或世界性帝国)的兴衰之间,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联系。其原因有二:第一,支持庞大的军队离不开经济资源;第二,在国际体系中,财富与力量总是联系在一起的”。②那么,如何使国家长久地保持强盛?肯尼迪认为必须在三种目标之间保持平衡:“当世界迈向21世纪的时候,世界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强国所追求的伟业具有三重性,即同时要实现三项目的:为国家利益提供军事安全;满足老百姓的经济需求;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其中最后一项,无论对于提供当前所需的大炮和黄油这个积极的目的,还是对于防止相对的经济下降以免损害人民未来的军事与经济安全这个消极目的,都是必不可少的。……既然防务费用与军事安全,社会与消费的需要以及为发展经济而进行投资,这三者都要争夺资源,要解决这个紧张关系,没有绝对的完全之策。也许最好的办法是使这三者保持大体的协调。但如何达到这种协调,总要受到国家的各种条件的巨大影响。……一个基本的论点仍是存在的:如果在防务、消费和投资这三个相互竞争的需求中没有大致的平衡,一个大国就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它的地位”。③至于对未来的预测,肯尼迪认为,21世纪最初的20年将会是五大中心力量的较量,即中国、日本、苏联、西欧、美国。对于五大中心力量发展的前景,肯尼迪则认为,它们都有机遇、但也同时面临着挑战,“它们的航行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华盛顿、莫斯科、东京、北京和西欧各国首都的政府领导人的智慧”。④

沃勒斯坦的观点。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以创建世界体系理论闻名于世。他从世界经济体系、世界政治体系和世界文明三个层面对现代世界体系进行了系统而翔实的分析。

就世界体系的政治层面,即“多重国家体系”,沃勒斯坦概括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国家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周期性变动,处于不同时期中心区的强国总是会出现一个实力最强者,拥有霸权,而这种霸权优势又总是短暂的,会被别的实力更强者所取代,形成一种周期性变动,通常被称为“霸权周期”;二是资本主义以无休止地追逐资本积累为其根本,霸权国家则可运用处于实力鼎盛地位的国家政治机器,为本国的资本在世界市场获取最大利润,提供垄断的政治条件;三是追求霸权地位是资本主义国家共有的目标,这种对霸权地位的角逐掀起一波又一波征战,并在20世纪前半期导致两次世界大战。⑤正因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充满压迫、剥削和不平等,所以它始终存在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这最终势必会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将会被一个效率更高、收入分配更合理的世界体系所取代。沃勒斯坦对此坚信不疑。他在《现代世界体系》中译本写的序言中预言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终结。他写道:“当21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让位于后继的体系时,我们将看看这后继体系是否会更平等。我们不能预测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但能通过我们目前的政治和道德的活动影响其结果”。他还特别写道:“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中起重大的作用”。⑥

亨廷顿的观点。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是著名的文明冲突论的首创者,他从文明冲突的视角观察了当代国际舞台上大国的竞争及其前景。亨廷顿在1993年的美国《外交》季刊夏季号发表题为《文明冲突?》一文,提出“文明冲突论”。他认为,1793年之前的国际冲突主要是君主之间争夺领土和势力的战争;1793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间的国际冲突,主要是民族国家之间因为利益引发的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苏联解体这段时间的国际冲突,主要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引发的冲突;苏联解体后的国际冲突变成了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冲突。他列举了当代的七、八种主要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⑦文中,亨廷顿断然认为,当今的世界文明冲突,归根到底是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并且预言“未来的危险冲突可能会在西方的傲慢、伊斯兰国家的不宽容和中国的武断的相互作用下发生”。⑧为此,他设想了一套“西方对抗非西方”的战略,主要内容就是西方怎样对抗所谓“儒家—伊斯兰的联合”的战略,归结起来一句话,就是要建立一个孤立和遏制中国的国际统一战线。

亨廷顿的文章发表后遭到国际上许多学者、尤其是中国学者的猛烈批评。为了平息争论,亨廷顿在为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所写的中文版序言中,特地向中国读者解释他的观点不是要挑起中美冲突,而是为了促进中美对话。他指出:“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并存。那些最大的文明也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它们的领导国家或是核心国家—美国、欧洲联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将来可能还有巴西和南非,或许再加上某个伊斯兰国家,将是世界舞台的主要活动者。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上,任何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没有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那样至关重要。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的10年或20年中仍以现在的速度发展,那么中国将有能力重建其1842年以前在东亚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美国一贯反对由另一个强国来主宰欧洲或东亚,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美国在本世纪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因此未来的世界和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协调他们各自的利益及避免紧张状态和对抗升级为更为激烈的冲突甚至暴力冲突的能力,而这些紧张状态和对抗将不可避免地存在”。⑨他反复讲,他的文章和他的书“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正是为了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以达到避免冲突升级的目的。

对各家观点的简单评析。从上述简单介绍的3位知名学者对大国兴衰缘由的探析不难看出,他们思考的角度不同,见解各有独到之处;但是,在对因果链条的追溯上都欠深入。保罗·肯尼迪强调经济状况和生产能力水平同大国地位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把能否在军事安全、社会消费和增长投资三者间维持平衡视为大国兴衰的关键原因,无疑是精辟的。但在如何保持这三者的平衡上,肯尼迪表现出了局限性。他认为能否保持三者的平衡取决于决策者的明智与否,却完全未顾及领导者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如果领导者是某个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他完全不可能为国家利益去实现三者的平衡。

沃勒斯坦也把经济实力上的优势视为获得和维持霸权地位的关键,但他并没有说明如何才能取得和维持这种优势。他虽然指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因为充满压迫、剥削和阶级斗争,必然会被更有效率和更公平的新的世界体系所取代,但并没有论析新世界体系取代旧世界体系所需要的条件。从而使他的预言缺少坚实的依据。

亨廷顿主要论述的是不同文明之间发生冲突的必然性,很少涉及“文明兴衰”的原因。但他论述过冲突产生的根源,“不同文明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冲突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些总是产生集团之间冲突的东西:对人民、领土、财富、资源和相对权力的控制,也就是相对于另一个集团对自己所能做的而言,将自己的价值、文化和体制强加于另一个集团的能力”。⑩而由此,他不得不承认冲突的根源在于对财富和资源的争夺。但由于亨廷顿没有对文明兴衰的原因做出深入的论述,所以他做出的一些预言、像美国将走向衰落、世界将走向多极化等,就缺少了扎实的科学论据。

唯物史观揭示了大国兴衰的终极原因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及其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乃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自然也是大国兴衰的根本原因。保罗·肯尼迪和沃勒斯坦都不同程度地论及到这一点,但却未能继续深入探析促使生产能力提高的根由,也就未能揭示大国兴衰的本源。唯物史观认为,生产能力乃是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试错、创新、积累而不断提高的,也就是说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乃是推动生产能力提高的根本动力与源泉。因而,能否组织、调动、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乃是决定一个国家生产能力能否不断提高的终极原因。历史与现实屡屡向我们展示,那些王朝盛世、那些强盛一时的国家,大都有统治者采取多种策略和政策来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使社会的盈余增加,实现所谓的太平盛世;反观那些王朝衰落、国家发展不畅的,大都是因那里的统治集团苛对百姓,增加他们的生活负担,使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导致生产积极性与生产能力下降,使社会处于贫困状况,最终国家走向衰亡。虽然也有统治者利用军事扩张等非常手段暂时赢得人民的拥戴而由此表现出一时的兴盛,但都不会持久。我们回顾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进,从古代到今世国家的兴衰成败,反反复复地证实着这一铁律。

依据唯物史观揭示的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对21世纪的前景做出预测:一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在信息化时代,任何大国都不可能长久垄断科学技术和经济增长的优势。借助全球化的机遇和后发国家的优势,中国、印度、巴西等原来的后发国家正在获得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舞台上重要的力量。尽管这些国家目前在经济和科技实力上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如果它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丰富潜力,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然,不论发达国家能否继续保持优势,后发国家能否实现赶超型发展,关键还是要看各国能在多大程度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推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演进。可以断言,在未来国际舞台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一定是那些最能摆脱特殊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的羁绊,最能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国家。反之,即使目前是处于霸权地位的国家也必将会衰落。

二是人类确实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建成一个更有效率、也更公平的世界体系。这是沃勒斯坦对21世纪中叶的预言,但他没有提出实现的条件。我们认为,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当世界上主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印度和巴西等这样面积和人口巨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体相当的水平时,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将不再可能拥有对别国施加强制影响力的经济和技术霸权;因此,也不再可能拥有政治和军事霸权。世界上一切问题的争议,就将只能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予以解决。而且,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一个地区或经济部门的问题都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性问题,都需要从全球整体上解决。于是,沃勒斯坦预言的那种“世界政府”就将有必要建立了。当然,最终消弭国家间的差别、乃至最终消灭国家的存在形式,还将是要待实现世界大同的共产主义社会建成之时。这方面的预言决非乌托邦式的。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类的基因99.9%以上都是相同的,这意味着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的发展潜力是等同的。之所以会出现发展水平与发展程度的差异并不是在人类发展潜力上存有差异,而是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之间取长补短的交流互动渠道遭遇到各种自然条件的阻隔和堵塞,尤其是遭遇到种种民族的、阶级的、文化的狭隘性的阻隔和堵塞。我们可以预想,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差距的逐渐缩小,中心区、半边缘区与边缘区之间的差别和界限将会最终消失。

三是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像沃勒斯坦所期望的那样,对建设更有效率和更公平的世界体系作出贡献。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是否会称霸还有疑虑。但是,我们党和政府将负责任地反映13亿人民的愿景:中国永远不会称霸。这不仅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原则,同时也是根源于中华文明在五千年漫长历程中形成的以追求“天下一家”与“世界大同”为最高价值和最高目标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深深扎根于亿万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之中,不可动摇!

【注释】

①②③④[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王保存等译,朱贵生校,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8页,第9页,第544~545页,第654页。

⑤吴英:“沃勒斯坦怎样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转型”,《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

⑥[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尤来寅等译,罗荣渠审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⑦⑧⑨⑩[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29~31页,第199页,中文版序言,第134页。

责编/张晓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五大发展理念:内在因缘与机制建构
新形势下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