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特性与唯物主义表述的迷失
2015-09-10卢静张莉
卢静 张莉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性是实践性,它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修正,它坚持唯物论和实践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实践中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需要我们仔细分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与指导实践中是否会出现表述上的迷失,文章希望通过讨论出现这种表述上迷失的缘由,以及会造成怎样的结果,来警醒人们避免出现这种迷失。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特性 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56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其他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重视自身的实践意义,它可以从实践出发来解决一系列悬而未决的哲学基本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已经表明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是对人与世界问题的最高抽象,也就是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能够揭示出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性原理。由此可知,人与世界的关系本质上是以实践为中间媒介的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改造。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世界的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在实践中,人可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在一系列实践基础上创造出属人世界。因此,实践对认识论和世界观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实践唯物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物质的自我运动解释了自然界、生命有机体以及人的产生与发展,体现出系统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践唯物主义进行解释和描述的现象越来越多且情况复杂,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不免对实践唯物主义的表述产生了迷失。本文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基础上讨论实践唯物主义为何会在表述中出现迷失。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性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条件和学说,因此从阶级的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学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是息息相关的。
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身的解放就必须首先解放全人类,只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又是与整个人类的命运、前途密切相关的,正是通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这样一种革命运动,才使得人类真正进入到了自由的社会以及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一种社会,它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等简单化和尖锐化,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却造成社会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积累,生产资料在资本家手中积累,而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劳动者却走向极端的贫困。没有生产资料,没有自己的财富,所以这样一种对立使得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阶级对立更为简单,更为尖锐。所以阶级对立必然导致无产阶级的专政,必然使得这样一种旧的生产关系走向消亡,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或者新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也就是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他们自身的发展不仅不影响别人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与促进其他人的发展,这就是未来社会的特征。而这样一种社会特征在一切阶级社会中都是不存在的,因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阶级间有不同的利益,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总是以牺牲被统治阶级的利益为代价的,因此统治阶级例如自由民、贵族、奴隶主、地主和林主的自由和发展,是以农奴、奴隶他们的不自由、不发展为前提和条件的。同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样一种对立和矛盾更加尖锐,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他们可以充分发展,而工人阶级却处于极端的贫困之中,失去了发展所具备的资本和条件。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一切有阶级的人类社会之中,总是以一部分人的不发展来成就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不是真正的人,人也是没有真正的自由。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才构成这样一种全新的社会状态。人和人之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相互提携的,个体的发展促进了其他人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想和价值追求来看,就是要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要实行从资产阶级统治的旧社会向未来共产主义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代表了整个人类的利益。因此,从最高的价值追求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类如何获得解放的理论学说,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又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关于解放的思想学说和思想观念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从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转变。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其作为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由于受到人文主义思想传统的影响,他们在从事理论公式的初期还是唯心主义者。他们的思想观念经历了从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他们研究了宗教批判与现实批判的关系、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犹太人问题与受压迫者解放之途径的关系及“普遍理性”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等。正是通过对这样一些问题,特别是对若干现实问题的思考回答,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
马克思在辩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旧有的哲学观念和现实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因为在马克思所理解的国家应该是正义的代表,应该是公平的代表,因此对于劳苦大众,对于劳苦农民这样一种利益和诉求,国家是应该满足和应该重视的,而不应该只是通过法令的颁布来考虑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利益。然而,现实过程中确是那个法令得到了通过,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国家并不是代表整个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而只是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物质利益或私人利益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起着巨大作用。根据其原有的观点,从抽象的普遍原则出发所理解的国家应该是普遍理性和公平正义的代表,而私人的利益应该从属于国家利益。但在现实社会中,当私人利益与抽象国家的原则相矛盾、相冲突时,国家的原则却屈从于私人利益。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要想理解国家,不应从观念、从原则去理解国家,而是要从现实物质利益、市民社会等这些基本原则出发才能真正地理解国家,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看清楚国家就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
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一个重要的焦点问题就是犹太人问题,当时的欧洲犹太人和其他民族发生很严重的冲突,许多人的思想中认为犹太人的问题实际上归根到底是宗教的问题。是犹太人所信奉的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文化下面的一种观念的冲突,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犹太人问题不是观念的问题,也不是宗教对立的问题,而是私有财产的问题。正是由于犹太人存在金钱的买卖活动才使得犹太人和其他人的矛盾日益升华,因此要想使犹太人真正获得解放就必须取消这样一种金钱的活动,取消私有财产,才能真正扬弃这样一种矛盾。所以在这样一种回答和评判过程中,马克思实现了自己世界观的转变。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对市民社会、对于国家的理解,深入到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当中。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过程主要反映在他的一系列的著作之中。首先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中,马克思是意识形态的研究起点,在这样的一部理论之中,马克思提出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根源在于市民社会,也就是说要想理解国家,要想理解宗教,就必须深入到市民社会中,在这里市民社会实际上就是生产关系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深入到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中,才能真正地理解政治意识形态的根源。
随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市民社会的奥秘在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处在异化的这种状态,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的异化是当时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所谓劳动的异化就是指劳动本身是一种人的内本质,也就是说人本质上是要劳动的,劳动是人的本质,但是劳动这样的本质属性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异化,因为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是人或者说劳动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劳动不属于劳动者本身,而属于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结果也不属于劳动者,是属于资本家的。而这样的一种劳动越是发展、越是发达、越是充分,劳动对工人阶级、劳动者的统治就愈加强烈。所以说异化,劳动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样一种基本特征。正是由于这种生产关系下,劳动的异化所以意识形态、意识的观念也是异化的。
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导致了人的本质的异化,也就是说使得劳动异化,劳动异化实际上就是劳动对人的统治,在这样一种异化的生产关系之下,在有异化的状态,意识的形态是虚假的观念体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观念,做为上层建筑的一种观念的认识。
实践唯物主义的表述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性,在最普遍的意义上,实践具有多种因素综合统一的活动特性,它的存在能够集中的体现一系列实践法的基本特征。但是实践唯物主义是在新形势下从某些特定角度切入的特别称呼,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不能保证其必然具有实践哲学的性质,它还可能是机械唯物论的,或甚至是庸俗唯物论的。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有赖于运用实践法的原则对其进行具体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一个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而从研究对象来看包括关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这样一些研究、这样一些学说,是关于这三个方面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所谓唯物主义就是同现实生活,同人类实践出发来认识世界,来改造世界。正是在这个实践的基础上,它实现了自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的统一。所以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牢牢把握它的实践观。
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对于自然世界的看法,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二是物质是运动的,而物质的运动又是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再者物质的运动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当然这个物质常常也引起误解,因为我们常常把物质简单地看成一个很具体的东西。但物质说到底还是这个根本的现实生活,特别是表现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当然,这样一个自然观,本来就是建立在物理学、化学这样一个物质基础之上。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更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正确。
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与自然观密切相关的。因为,只有首先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才有了认知这个客观世界的可能性。但是人类认识这个世界,它的目标不仅仅是认识这个世界,而在于改造这个世界。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而它建立的目的也是为了返回到实践。所以提及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认识论,还是要牢牢把握住其实践观。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很好发挥,在这两部著作中,特别提到了人类认识是一个发展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返回到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认识的发展和完善。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本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把握好唯物史观,应当牢牢掌握以下方面的内涵。首先,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所谓实践首先就是人类物质生活的生产,因为人类的存在首先就是要依靠吃喝住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首先是生产观,首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这个才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其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基本的观点。再次,社会矛盾基本运动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有机系统的基础之上的。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有机系统分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块,而经济基础又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块。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力。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一个基本的矛盾。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判断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这些矛盾运动就永远会存在,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当然是生产力的这个因素,正是生产力不断的发展的这个需要,来推动人类发展的进步,来迫切的需要生产关系的改善以及上层建筑的改善,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目的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人类社会实践最基本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这就注定了广大的普通劳动者、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推动者。这也决定了,必须建立人民群众主体性观点,也就是说,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结论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与功能,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它关于实践、社会基本矛盾与运动、人类社会自然与发展这样一些基本的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它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提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
责编/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