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镜》:科技一点都不酷

2015-09-10张晓东

看世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拉黑波特科技

张晓东

《黑镜》海报

在社交网络日渐发达的今天,“互粉”“拉黑”“取关”等热门词语层出不穷。从“互粉时代”的微博到“双向屏蔽”的微信;从“约不约”的陌陌到“阅后即焚”的snapchat,从全球各个角落聚集到移动互联网上的数以亿计的用户每天都在“朋友圈”里上演着拨号时代完全不敢想象的Wi-Fi式社交玩法。

当然,时至今日这些“拉黑”和“取关”还只是一种虚拟的存在,你在朋友圈里屏蔽的那个“三观不合”的家伙或许明天早上还是会出现在你的办公室里让你看着不爽,有没有一种真正一劳永逸的“拉黑”方式呢?英剧《黑镜》(Black Mirror)就在2014年圣诞特别篇里畅想了一种真的可以拉黑的黑科技,让你可以见谁不爽,就把谁变成你眼中的一坨马赛克。

在《黑镜》编剧对未来世界的设定里,每个人都是大脑里植入了智能芯片的“半智能人”,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则被转移到了大脑里,智能眼球可以用类似全息投影的技术呈现各种需要的信息,操纵按键被植入到人的手掌上。比如要给朋友打电话,只需触摸一下手掌心,智能眼球便会开启视频通话模式。

在如此发达的技术条件下,“拉黑”功能也得到了升华。在剧中,男主角波特和他的女朋友之间感情破裂,女朋友一气之下“拉黑”了波特,从此以后波特的形象成为女生眼中的一团马赛克,连讲话的声音也被处理成了嗡嗡声的杂音,反之波特眼中的女友也被拉黑,情侣关系以一种高科技方式宣告终结。

按照未来世界的法律,被拉黑者将不能靠近拉黑者,违者可能会因此遭受惩罚。尽管波特多次向女朋友道歉并试图修复两人间的关系,但女朋友却执意不取消“拉黑”,波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剧中最烧脑的设定则是,如果一个人触犯了法律,未来世界并不会把他关进监狱,而是让他被全世界所有人“拉黑”,该罪犯将会被几十亿的流动马赛克包围,陷入一种无法脱身的痛苦之中。

实际上,“拉黑”只是2014年圣诞特别篇中的一个元素,在一个多小时的故事中,《黑镜》还构造了诸如“人形副本”这样的设定——未来世界里人可以把自己的部分意识储藏在一个蛋里,这部分意识可以帮你操控你的人生,“他/她”整天在一个蛋形世界里没有任何消遣,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为蛋外的自己规划日常生活,比如控制空调温度、面包机档位等。

智能家居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机器能够提前预知人类的每一个细节需求,“人形副本”则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因为毕竟没有谁能够比主角更了解自己的日常需求。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人形副本”作为一个被关在蛋里的小人,每天像机器人一样无休止地做重复动作,是否过于残忍?而主角本身对世界的感知是否又包含“人形副本”的那一部分?

从2011年11月播出至今,《黑镜》已经出过两季共6集,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但主题都是和未来世界的黑科技有关,编剧试图探讨人类过度依赖科技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以及科技与伦理间的冲突等话题。

事实上,在谷歌眼镜(Google Glass)这类可穿戴设备已经问世的情况下,《黑镜》中设想的植入式智能眼球似乎也显得不那么天方夜谭了,许多观众纷纷表示《黑镜》中的设定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看完后让人“细思极恐”。

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人类改变世界的能力以“究极进化”式的速度增长着,当硅谷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们都以极度乐观的心态憧憬着未来世界的科技之美时,有着传统意义上保守主义思想的英国佬却执意要从背后来点“负能量”,给狂妄自大的地球人泼一盆冷水。

“如果科技是一粒毒品——确实感觉像毒品——那么它的副作用到底是什么呢?我的电视剧《黑镜》就要讨论这个领域——愉快与不安之间。标题‘黑镜’是你在每面墙、每张桌子、每只手掌间都能找到的东西:电视、显示器、智能手机。”编剧查理·布鲁克如是说。

目前,《黑镜》的第三季还未确定具体的回归时间,但“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和Team Downey公司已经获得了该剧第一季第三集的改编权,准备将这一故事搬上大银幕。

IT狂人 The IT Crowd 

豆瓣评分:9.0

在“谢耳朵”还没有红遍全球的时候,《IT狂人》就被用来和《生活大爆炸》作为对比。两部同样把聚焦点放在现代“极客”身上的情景喜剧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叙事风格,有媒体甚至将两者之间一冷一热的对比用英美两国国民性格的差异来解释。

非要用大众视角来定义的话,《IT狂人》应该算是“笑点比较奇怪”的那一类。如果你向来都不怕被定义成怪咖甚至还以此为傲的话,《IT狂人》会是你的菜。

豆瓣评分:8.9

身高185厘米,体重超200磅的米兰达多次强调她只是骨架子大,而不是胖。即便如此,作为一个体型惊人的女性,她总是会引来路人惊讶的眼光,朋友们给她的外号是“女金刚”(Queen Kong)。

年过三十却依旧单身的米兰达是绝对意义上的剩女,但她本人却比谁都不着急。每天嘻嘻哈哈地过,每天快快乐乐地活,俨然“剩女的美好时代”。

豆瓣评分:8.8

尽管电灯泡已经在19世纪末期的伦敦和曼彻斯特普及开来,但牛津郡腹地的小村庄雀起乡却还是过着田园牧歌般的诗意生活。少女劳拉在这个小村子里度过了少年时期,她认为雀起乡就是地球上最美好的存在,但家里的一场变故迫使她前往小镇烛镇投靠亲戚,在那里,她第一次邂逅了闪耀的城市文明……

这部改编自英国作家弗洛拉·汤姆森同名小说的古典剧集讲述了19世纪英国两次工业革命大潮下城乡文明的碰撞,是更具有乡土气息的《唐顿庄园》。

豆瓣评分:9.4

当下英国收视最高的剧集不是《唐顿庄园》,不是《神探夏洛克》,而是一部讲述战后伦敦东区助产士事迹的女性主义视角作品。尽管这部最高收视超1000万的BBC剧集打破了2001年以来的英国电视剧收视纪录,但在中国还是堪称小众剧。

除了剧情本身温馨感人外,《呼叫助产士》还还原了著名的伦敦贫民区的生活百态,浓烟滚滚的烟囱和阴暗肮脏的小街道颠覆了观众心中高大上的伦敦形象。

豆瓣评分:8.7

“神秘博士”是一种能穿越时空的类人外星生物。他乘坐着TARDIS飞船探索宇宙,这艘飞船的外观如同在该剧首播的1963年时英国随处可见的蓝色警亭。博士和同伴一道,在面对危险敌人的同时,拯救文明并解决各类问题。

这部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列为世界上最长的科幻电视系列剧是英剧史上的现象级作品,由此衍生出的流行文化在当代英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影评人都认为《神秘博士》是英国电视史上最好的电视节目之一。

猜你喜欢

拉黑波特科技
A Harry Potter exhibition 哈利·波特展
拉黑这件事
真正的拉黑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群发微信真能看出谁拉黑了你?
科技在线
波特的儿子
科技在线
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