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帝国 洋货来朝
2015-09-10本刊编辑部
看世界 2015年3期
本刊编辑部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为西洋各国必须之物,所以加恩体恤……”这段话是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乾隆皇帝对其开放通商要求所作出的回应。
作为近现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马戛尔尼访华被视为中国持续几千年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最早一股冲击波。尽管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当时的清政府是夜郎自大且因循守旧,但在物产尤其是食材丰盈这一方面,乾隆其实并没有错——广袤的领土、漫长的海岸线、多样的地形、充足的热量以及丰富的降水,这些天赐的自然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华文明成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幸存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今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急速推进,有能力消费进口食物的中等收入阶层力量日益壮大。与此同时,进口规模的日益增长和多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又使得“洋货”的价格越来越亲民。路透社说,未来5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
从阿拉斯加的帝王蟹到安第斯山脉的车厘子,从北海沿岸的三文鱼到新西兰草原的小肥羊——中国人餐桌的国际化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更为重要的是,进口食物已经不再是当年外滩名流们的装腔专利,而是已经成为某宝爆款热卖的必备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