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科圣地何以屡剿不灭
2015-09-10覃胜勇
覃胜勇
对抗博科圣地的民兵组织。
2015年初,即尼日利亚大选约5周前,非洲激进组织“博科圣地”在多国部队弃营逃走后,血洗了尼日利亚东北部临近乍得湖的小镇巴加(Baga)及其周边村镇。卫星对比图显示,烧杀之后大片居民楼、医院和校舍消失。目前,外界报道的平民死亡人数不一,多则逾2000,少则上百。
自博科圣地在2010年初成为尼国内安全的头号敌人以来,关于该组织的很多信息一直混乱。其兴起和激进的原因,其组织结构与成员规模如何,它是否与索马里青年党、北非的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AQIM)有关联,都还有待厘清。
博科圣地组织更愿意使用他们的阿拉伯名,意即“人民致力传播先知的教导及圣战”。豪萨语名称为Boko Haram,即“博科圣地”,被普遍译为“西方教育是亵渎”或“西方教育是罪恶”。除了将该组织叫作“博科圣地”外,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里的当地人,还使用“塔利班”等名称,尽管没有证据显示它与阿富汗塔利班有关联。还有观察家认为,该组织没有自己特定的名称。
虽然博科圣地运动及其叛乱活动成为国际热点,但外界对其发起人穆罕默德·优素福还所知不多。有限的资料表明,优素福1970年出生在尼北部的约贝州,有4个妻子和12个孩子。他很早就从中学辍学,改上了北尼日利亚地区和周边邻国的宗教学校,并在乍得和尼日尔共和国接受了研究古兰经的教育。
优素福成年后,加入已故伊斯兰运动领导人亚伯拉罕·艾尔扎卡兹的阵营。当他意识到这是一个什叶派组织,因而在以逊尼派为主的尼日利亚穆斯林中缺乏影响力后,就改投博尔诺州的一个穆斯林团体;但由于不满这一团体的繁琐古怪宗教礼仪,他又去了另一个组织希吉拉青年党。在这个新组织里,他的影响力和声誉不断增长。掌控该组织后,优素福逐步改变该组织的教义,以煽动性演讲谴责西方教育和文明。
尼日利亚1999年结束军管,恢复民选,但贫穷和治理不善,让优素福钻了空子。2002年,博科圣地正式成立,其主要成员来自占全国人口不到4%的卡努里族。为了提升该组织的形象,优素福建立了多座清真寺和学校,许多来自本国贫困家庭和周边国家的青年慕名前来。
普遍认为,2009年前博科圣地尚不能算恐怖组织,其主要号召信徒出击政府机关和军警,后由于政府的无差别镇压,该组织走向激进。
对于政府决定取缔该组织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说法是政府风闻该组织正在迅速武装自己,害怕该组织坐大,便采取措施削弱其实力。另一个说法是,国内一些政客使用该组织的成员充当私人武装,当该组织坐大后,他们开始害怕,遂请政府来清剿。
在2009年那次镇压行动中,约800人死亡,绝大部分是该组织成员,创始人穆罕默德·优素福在被警方拘押期间也遭杀害。为了报复政府,博科圣地于2010年1月攻击了迈杜古里的一处收容所,导致4人死亡。自那以后,针对平民甚至外国人的恐怖活动时断时续,规模总体上在扩大。相应地,政府也加强了军事行动,逮捕了它的一些领导人。
关于博科圣地是否与“基地”和其他国际恐怖组织有关联也莫衷一是。虽然尼日利亚政府认为两者之间有关联,而且该组织的活动方法、袭击手段都类似“基地”组织,但目前还缺少直接证据证明两者的关联。
尼日利亚政府之所以公开指出博科圣地有这样一个国际恐怖主义背景,有其微妙的算计:首先,这样更容易吸引国际社会同情和要求欧美国家援助,特别是美国自“9·11”以来对据传与“基地”有关联的任何组织都特别紧张。其次,将博科圣地与“基地”挂钩,更容易为政府的行动及效果提供合理化依据。毕竟,如果美国和欧洲国家一直无法打败“基地”组织,本国的老百姓就更不会把尼日利亚政府看作软弱无能。第三,通过宣扬博科圣地与“基地”有联系,政府可能用美国将参与围剿来吓唬该组织,并迫使它回到谈判桌。
吊诡的是,如果美国公开参与打击博科圣地,可能激发反美势力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甚至尼国内的伊斯兰教派也会群情汹汹;一旦曾引爆血腥内战的民族主义复燃,尼国内原本反对该组织的民众或会倒向博科圣地一边。2011年,该组织对首都阿布贾的联合国办公室的攻击,以及用炸弹袭击基督徒聚集的教堂,即旨在挑起国际争端或引发国内宗派冲突,来为自身招募新人做宣传。
“欧盟外长”莫盖里尼近日指出,自2009年以来,被博科圣地屠杀的尼日利亚平民数已经达到1.3万,其中一半以上死于2014年。作为新晋的“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军力不弱,何以对博科圣地屡剿不灭?
乔纳森总统2012年宣布议会、政府和法院都有博科圣地的支持者,但一直不敢公开惩罚与博科圣地有牵连的政府精英。
原因自然很多,政府官员腐败、军队士气低落、博科圣地利用四国(尼日利亚、喀麦隆、乍得、尼日尔)界湖乍得湖“打游击”,从撒哈拉沙漠另一边的利比亚购进精良武器,等等。值得指出的是,尼日利亚情报机构效率低下,对于仅有十多年历史的博科圣地,政府掌握的相关情报不充分,甚至在该组织创始人被逮捕后,政府仍未确认它的组织结构。
2012年1月,曾经被认为在2009年政府镇压中死亡的优素福的副手阿布巴卡尔·谢考在YouTube视频中出现,自命为博科圣地新的领导人。但2013年3月尼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在访问博科圣地的大本营博尔诺州时,仍然将该组织归为装神弄神的组织;政府对谁真正代表博科圣地仍然一头雾水,2014年下半年击毙谢考冒充者后,再度误以为谢考2013年即已死亡,甚至与一个自称代表博科圣地的小头目进行了有关停火、释放被绑架女生的所谓谈判。
作为南部基督徒出身的总统,乔纳森对藏身北部穆斯林中的博科圣地“投鼠忌器”,欠缺政治解决该问题的勇气。乔纳森总统2012年宣布议会、政府和法院都有博科圣地的支持者,但一直不敢公开惩罚与博科圣地有牵连的政府精英。政府的反恐活动同样因为担心造成人道主义灾难而踯躅不前。2013年大赦国际(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人权组织)的报告就严厉批评尼政府军的滥杀、非法拘禁和酷刑。由于尼政府自身态度不够坚定,迟至2014年2月,美国才将博科圣地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乔纳森政府之前一直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对付博科圣地,同时争取北部地区民众的协助,但收效甚微。北部地区的穆斯林普遍反感基督徒占多数的南部省份攫取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权益。而当西非国家敦促尼日利亚采取“尼日尔河三角洲模式”大赦博科圣地成员时,南部部族和基督教人群发起签名,坚决反对大赦。乔纳森一度接受大赦的方案,但博科圣地却不买账,在过去一年里先是绑架200多名女生闹得举世皆知,后又在东北部多地攻城拔营、烧杀掳掠,迫使乔纳森在新年贺词中发誓消灭这一恐怖组织。
眼下,2月14日总统大选是尼日利亚最大的政治。1月6~7日巴加大屠杀之际,乔纳森正在旧都拉各斯启动竞选。他的劲敌是前军政府领导人、改投反对党的前执政党内北方派大佬布哈里。早前,尼北方6个州的州长宣布退出执政党、加入反对党,对乔纳森造成不小的连任压力。尼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须在全国36州中的24州里获至少25%的选票才有资格当选。为此,乔纳森1月15日突访博尔诺州等地,号召东北部民众参与大选投票。
问题是,要在博科圣地威胁下催票,安全措施必须跟上。鉴于尼国内民族、宗教、朝野间矛盾重重,要使全国上下就“剿灭博科圣地”目标达成谅解已属不易,想在可能导致政权更迭的大选前夕铁腕反恐,就更是“不可能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