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旁的晋北三杰
2015-09-10刘香瑞
刘香瑞
滹沱河是我国北部一条比较古老的河流,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从北往南再向东进入河北与滏阳河相汇后入海。在山西一侧的流域均属晋北地区,河流两岸分布了大小近百个村落,其中从西到东的蒋村、河边村和永安村三个村子相距仅数十里之遥,却出了近代中国史上最出名的三个山西人。人称“阎老西”的阎锡山曾经慨叹:“我山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可惜他们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了。”
命运交集
滹沱河旁的晋北三杰中,年龄最大的当属阎锡山,从响应辛亥革命夺得山西军政大权起,统治山西近四十年之久。
阎锡山于1883年出生于五台县河边村,如今这里已是定襄县的河边镇。1919年,时任山西督军兼省长的阎锡山创办了一所专门培育小学教师的学校——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这一年,在杂货店当学徒的徐向前考入该校,成为该校的第一批学生。虽然阎锡山经常来学校训话,但他肯定没有记住这个其貌不扬、却最终把他赶出山西的小老乡。两年后,徐向前毕业,在阎锡山老家河边村当了一段时间的小学老师。河边村和徐向前的老家永安村当时同属五台县,滹沱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正好将两个村子隔在河的两岸。徐向前在河边村任教时间不长,就因为宣传进步思想而被辞退。1924年,徐向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踏上了戎马一生的革命岁月。当两人再次相会的时候,原来的师生变成了上下级,时任一二九师副师长的徐向前拜谒了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在抗战初期有过一段卓有成效的合作。
将阎锡山与另一位老乡薄一波联系起来的,除了同在滹沱河南岸出生外,还是那所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
薄一波出生在定襄县蒋村,1922年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时才14岁。薄一波到校时,徐向前已在一年前毕业离校。与徐向前默默无闻的学生时代不同,薄一波在学校里很早就脱颖而出,是学生运动骨干,并在1926年组建了国民师范学校党支部,任支部书记,入党时间也比年长他7岁的徐向前早了15个月。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阎锡山公开反共曾通缉薄一波等人,但风向转得很快的阎锡山却又是在全面抗战开始前,就意识到国共合作对他保晋安民的重要性,并在1936年请回了他的小老乡薄一波。其时的薄一波刚从草岚子监狱获释,回到山西后创造性地与阎锡山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相继建立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阎锡山又想转变风向扼杀这支抗日武装的时候,他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支由薄一波在阎锡山支持下创建的武装力量,也从此正式编入了人民军队的编制。
抗战后,薄一波逐渐转向地方工作,徐向前则再度挂帅,仅用短期组建、训练的一支偏师,便以摧枯拉朽之势,经临汾、晋中等战役消灭了阎锡山的主力部队。绝望之余,阎锡山在徐向前兵临太原城下前设计出逃,虽曾短暂出任国民党政权的行政院长、国防部长,但已无实权,亦无影响力,1960年病逝台湾,享年77岁。徐向前相继出任总参谋长、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国防部长等职,1990年病逝,享年89岁。薄一波相继出任财政部长、副总理、中顾委常务副主任等职,2007年病逝,享年99岁。
故居现状
在蒋村、河边村、永安村这三个村子之间,五保公路与滹沱河正好相伴而行,来往交通非常方便。三个村子也都把这三个人的故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供游人参观。
阎锡山出生于相对富庶的家庭,幼时读过数年私塾,曾在自家店铺学习经商,后考入军校并被保送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一生精打细算的他在修建自家宅院时也是一再算计,从假山、暗门、偏院,到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处处设防,处处留后手。阎府号称民国第一豪宅,气势如何恢宏不好说,但说格局变幻谲奇绝对毫不夸张。院落的各种石雕、木雕、砖雕独居地方特色,又兼容中西风格,加之民国时期诸多历史人物曾在这里留下印记,使这座院落更有了一份曾转动历史年轮的厚重感。
徐向前的先辈也曾是经商的大户,但到其祖父时已经没落,其父亲是清朝的秀才,因此多少也让徐向前上了几年私塾,后来又做了两年学徒,直至考入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可以说徐向前和阎锡山的早年经历还是颇有几分相似的。徐向前元帅故居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四合院,正房北屋为二层,在一个普通村子里也算有一定气派了,各个房间的布展详细介绍了徐向前元帅功勋卓著的一生。故居一公里之外,还建有徐向前元帅纪念馆,十大元帅中这位唯一的北方人留给了家乡人无上的荣光。
薄一波的家境情况未能查到相关资料,但从其故居来看,比徐向前的家境应该稍差一些,也是方方正正的一个四合院,只是更普通而已。薄一波故居在蒋村一个普通的小巷子尽头,一路打听,才找寻过来。故居里面也几乎没有什么陈列,只在院内有一排展览,介绍薄一波的生平经历。
殊途同归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阎锡山创办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初衷是为了给山西培养更多的孩子王,从而可以培养更多为其所用的人才。这所学校也确实不负所望,培养出了徐向前、薄一波等军事家、革命家,更在他们的感召和领导下,带出了更多的领军、治国之才;但也是他们,埋葬了阎锡山对山西的统治。想必阎锡山心里肯定是有过悔意的,但我认为他肯定也是得意的,得意于自己的老乡、自己的门下出了这样的国之栋梁。
阎锡山、薄一波、徐向前都曾在民族苦难和历史转折中做出过正确的抉择、进行过卓绝的战斗,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贡献。探访滹沱河旁的三所老宅,可以品味不同的奋斗经历,体会不同的人生智慧。历史,总是可以引以为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