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途径探析

2015-09-10王义

新课程·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

王义

摘 要:将德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通过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语文课堂熏染等多种方式来向初中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入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德育素材;实践活动;渗透点

初中阶段是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途径进行探析。

一、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都是思想性、文学性俱佳的优秀作品,都充满了对劳动的爱、对艺术的爱、对人民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对祖国的爱,可以从中选出一些作为德育的素材。例如,《背影》就体现出了“关爱父母、理解父母”的德育内容;《三峡》《望岳》等体现出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德育内容;《节约粮食主题班会》体现出了“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德育内容;《苏州园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敬畏自然》体现出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德育内容;《走一步,再走一步》体现出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所遇到的苦难”等等。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入钻研初中语文教材,要基于课文的背景材料、中心思想、题目、文眼意境、人物事件等方面来将其中的德育素材充分挖掘出来,为初中语文教学融入德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选准德育渗透点

初中生的思想正处于逐步成熟的阶段,他们往往需要细致的引导。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应该准确抓住德育渗透点,巧作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引导。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里面充满了父子之情,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语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还应该介绍朱自清先生人格的高尚,即便在生活已经难以维持的情况下依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保持了一个中国人的骨气,要教育学生做中国的“脊梁”,要讲正气、有骨气,绝对不能做不讲人格、恬不知耻的事情。

三、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时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该对课外活动空间充分利用,有机地结合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进而拓宽德育的范围和内涵。例如,在给学生上完《节约粮食主题班会》一课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去观察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存在着浪费粮食的现象,要让学生懂得爱惜粮食,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学生很受教育,有些学生还对自己或者其他人在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予以了制止。又例如,在讲授《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的过程中,笔者重在于引导学生对父母的苦心与严厉予以正确的理解,同时还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周末放假期间帮助父母做一天的家务,学生在完成了这个课外作业之后,纷纷表示父母为了自己确实很辛苦,觉得自己要体谅父母。通过这些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例子,完成了较好的德育。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在教学领域中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将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不是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或辅助教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多重交互、自主探索等学习环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整合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给学生一个色彩缤纷、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多方位、立体式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趣。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丰富教学手段,还可以融入德育,丰富德育水平。

例如,在给学生讲授八年级下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的时候,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便老师连比带划的讲解,学生仍然还是觉得讲解较为空洞、不具体,不明白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板面清晰、层次分明、讲解清楚,设计动感强,图像直观、生动、形象,结论、过程、提示都较为完整,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配以多张多媒体课件画面,对《过零丁洋》首、颔、颈、尾四联逐一讲解,和学生一起走进文天祥的内心世界。与此同时,还可以用视频的方式将文天祥的事迹播放出来,让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更便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应德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5):120-124.

[2]唐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四忌[J].才智,2010(18):120-125.

[3]李永红.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J].经营管理者,2010(13):141-145.

[4]陈勇.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8):167-170.

[5]陈洁.论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4):141-145.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