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及教学建议

2015-09-10黄聿贤

新课程·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育观念学习方式教学评价

黄聿贤

摘 要:目前,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田径教学;教育观念;学习方式;教学评价

在大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高中体育教学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很清楚目前体育教学中特别是田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的教学经验,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高中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田径教学在新课标中的具体实施标准不详

新课标对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虽然有规定,但对完成目标的教学内容只是一个大框架,很多体育教师对田径教学的内容吃不透,不知道该教哪些不该教哪些,每一个项目要达到什么程度,加上田径教学出现意外的几率偏高,这就使许多教师基本不进行田径项目的教学,从而无法实现新课程规定的任务目标。

2.田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被重视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许多学校虽然制订了田径教学计划,但并未真正落实,而有的学校甚至在教学计划中不涉及田径教学的内容,而在县、市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活动中,选择球类或技巧类的教学居多,而选择教学田径项目很少。我国在田径方面有很多优势项目,而学校更是培养和发现田径人才的基地。因此,我们必须抓好田径教学,为国家积极储备和输送田径生力军,这是我们体育教师的光荣使命。

二、田径教学中的问题探讨

1.教师观念上的偏差

体育新课改的目标是“健康第一”“注重兴趣”“淡化技术”。由于一些体育教师理解或教学理念上的偏差,他们简单地认为,“注重兴趣”就是要让学生高兴,他们爱玩什么就让他们玩什么。比如,打篮球是男生的普遍爱好,许多老师就把球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师生同场同乐,其乐无穷。而田径教学学生辛苦,老师费力不讨好,于是田径教学在不少教师的观念中基本被忽略了。

2.学生的体育兴趣及吃苦精神欠缺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田径项目单调枯燥、辛苦劳累,大多数学生自然不感兴趣,加上学生的吃苦精神欠缺,意志力薄弱,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田径运动对今后自己的发展、就业也没有什么用处,这就使田径教学雪上加霜,处于“无人问津”的边缘。

3.教学形式单一被动

在田径教学中,很多体育老师比较注重传授运动技能,而忽视田径教学的趣味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及技术难度把握不好,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被学、被练而不是真正地自主学、积极练。

三、田径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建议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新课改

田径教学是高中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因为田径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的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田径运动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新课标规定,让学生“获得和应用运动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并“淡化技术”。但并不意味着田径项目的技术教学被删除。新课标把田径列为必修课,还明确规定了要达到18学时,占1学分。

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尽快适应新课改要求。在理解新课改精神的基础上,要认真钻研新教材,研究学情,并把田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会学,并提高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就要矫正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主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学促教,以教促学,实现田径教学的多维目标。要善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努力实现田径教学的目标化、科学化,让田径教学焕发出无限生机。

2.教学要优化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性

以往的田径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依照教师的安排来训练,而很少顾及到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在目前的新课改形势下,我们必须通过优化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新奇的感受,播放田径比赛的视频,能够使学生欣赏到高水平的跑、跳和投的精彩与激烈,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跑、跳、投等技术的理解与领悟。在组织学生观看田径教学视频之后,可以让学生当场进行动作技术的练习,对于学生的不规范之处,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

3.整合和优化田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田径技能

整合和优化田径教学内容的目的,就是要使其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并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提升田径技能。比如,对于技术难度高的项目,可让学生做一些简单了解,知道其中的基础知识,知道怎么练习即可。而对于必修的常规运动技术,可进行适当改造,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组织教学。比如,在耐久跑训练中,可抓住学生好玩的天性,采用多种趣味性的游戏或比赛形式,使单调乏味的耐久跑变得有意思。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让学生不仅获得了生理上的快感,还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在提升动作技术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4.改进教学评价,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我们一般只强调运动成绩,不太关注学生相关的态度和行为,不太重视田径运动技术的运用程度。对学生单一、片面的评价,不但不能起到促进田径教学的积极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田径教学的评价中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人性化和多元化,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互评,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在我的田径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术方面。主要看学生对田径技术动作的姿势、幅度、力度、灵敏度和协调性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这一项占总评价的30%左右。

(2)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积极性。主要看学生在田径训练中是否自愿主动地参与,是否积极配合老师教学,旨在激发和鼓励学生自觉参与的意识和积极训练的热情,这一项在总评价中占20%左右。

(3)学生对田径基本动作的认识、领悟和理解能力以及进步的幅度。因为学生在自身体能、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为鼓励每一位学生特设立这一项评价,尤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适时适度进行激励评价,对学生的技能发展很重要,这一项中占总评价的20%左右。

(4)学生在人际交往、团结合作、创新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也要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这一项占总评价的30%左右。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改背景下的田径教学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转变观念、更新教法、整合教材、科学评价。我们要在在田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为学生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教育观念学习方式教学评价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浅析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