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小插曲”引发的思考

2015-09-10王晶晶

新课程·小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机智诗文古诗

王晶晶

前不久,我为全区的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一堂“教学能手”展示课,讲授的是三年级上册的古诗《望天门山》。开课后,我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开始了我的课堂教学。一读古诗,读准读通,学生完成良好;二读古诗,感受韵味,学生表现预料之中;三读、四读、五读,学生在我的引领下,识字、写字、析词、解句、读诗、诵诗、悟诗,一切都是那么有条不紊。

下面该六读古诗,感受色彩了。我继续着我的教学。

“哇,在你们的描绘下,诗居然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不过,这首诗展现给我们的仅仅是一幅黑白画吗?快速浏览古诗,看看作者赋予了这画面哪些色彩?”

孩子们迅速低下头,在诗文中去找那些表示色彩的字词,纷纷举手汇报,我则根据他们的汇报用彩色粉笔对刚刚完成的板书进行描涂,于是,黑板上出现了一幅彩色的山水简笔画。

我继续引导:“你们真了不起,仅凭自己读诗就给我们展现出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看,青山巍峨,碧水浩荡,白帆远来,红日西坠,这是怎样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呀!如果你现在再读古诗,一定比刚才读得更好。谁愿意来试试?”

一个小男孩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老师,我,我!”看到他这么积极,我就让他来朗读诗文。小家伙站起来后十分认真地捧着书,一字一顿、万分专心地读起了诗文,看到这样一种状况,我有些傻眼了。按理来说,诗文讲到这里,学生应该已经能够比较有感情地去朗读了,可这个小家伙怎么还会这样来读?看他的表情、听他的声音,他的确十分认真,可这种读诗的方法显然是不对的。怎么办?纠正他?这可是一节面向全区语文教师的观摩课,台下坐了黑压压五六百位教师,这样一来不就显得我前面的教学都成了摆设吗?不去理睬?那孩子势必将带着这样一种错误去继续学习。怎么办?我有些心急了,眼看着孩子马上就要将诗读完了,我却还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真是急死人了!我开始用眼睛的余光扫视全场,猛的,我看到了我在黑板上的板书——一幅根据诗文内容完成的简笔画,灵机一动——中国自古就有诗画相通的说法,为什么不从画入手?

想到这里,我的心瞬间平静了下来,耐心地听小男孩儿把诗读完后,说:“孩子,我听出来了,你特别想把这幅画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不过呀,我们中国画讲究的是富有变化,或浓墨重彩,或轻笔细描,想想看,该怎样读才能展现出这样的效果呢?”

小男孩若有所思地坐下了,其余的学生迅速地将手举得高高

的,我再次叫起了一个小男孩。男孩站起来,似乎是为了向我表明他理解了我刚才所说的意思,捧着书,十分刻意地强调了读诗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地读完了诗文。就在他完成诵读的瞬间,台下的老师们笑着送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同天的第二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真理”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什么是真理?

生:就是真正的道理。

师: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在自然狀态下,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这句话是真理吗?

生1:不是。水在平面也会流动。

师:对的,可是只要它遇到任何坡度上的变化都会从高往低处流啊!这句话不是真理吗?

生2:不是真理,因为如果有东西撑着它,水也会从低往高处流。

师:我说的是在自然状态下呀!这句话不是真理吗?

生3:不是。

师:还认为不是真理呀!为什么?

生3:因为水会遇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就会向上升起,然后变成雨再落下来。

……

老师又连续提问了几位同学,孩子们仍然坚持地认为“在自然状态下,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这句话不是真理。老师看实在改不过来了,于是:

师:那好吧,我换一句,“地球是圆的”这句话是真理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

师:那你们现在谁能说说什么样的话可以被称之为“真理”?

两节课,都出现了让授课教师意想不到的状况,这就带给了我们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

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始料不及的问题,如何对这些问题准确、迅速、敏捷地做出判断,恰到好处地处理,对我们每一位从教者而言都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这实际上就涉及了课堂教学机智的问题。

在上述的两个案例中,我更满意自己的临场发挥,虽然我用的是形容绘画技巧的词语,但学生在那样的语境中体会到的已不仅仅止于绘画,就在我那一“点”之后,学生不仅领悟到朗读时应注意轻重的变化,还了解到了中国画的绘画特点,更有甚者可能对本节课向他们传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审美观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而第二节课上老师的处理显然不是那么合适。教师提出的真理句——“在自然状态下,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从现场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处理方式来看,这位老师显然自己也没有弄懂这句看似离学生很近、实则离学生很远的句子。当第一个学生说出“水在平面也会流动”时,这位老师竟然承认学生说的是对的,实际上,她已经被学生从自己给的环境中拽了出来。自然状态下,平面的水是不会流动的,只有当地势存在高低落差的情况下,水才会由高向低流。我们看到的自然界中水在平面流动,是因为在此之前水流经过了一个势能转换为动能的过程,这其中牵扯到的是孩子们将在中学学到的物理知识。因为教师本身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在教学中出现后续的状况也就不足为奇了。纵观这位老师教学的处理过程,孩子们自始至终也没有弄明白“在自然状态下,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这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理,甚至有些孩子们将带着“这句话不是真理”的错误离开课堂。

所以,我们平日里说教师应具有很好的教学机智,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复杂的教学情景,迅速、准确、敏捷、灵活地做出判断、处理,并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里做出反馈,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教材涉及的面极广,这就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具有精深广博的学科知识。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使自己的知识如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只有这样,才能在三尺讲台上得心应手,课堂上游刃有余。

其次,我们应当深钻教材,对话文本,在备课时做到“懂”“透”“化”,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工作,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因此,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钻研上,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备课上,不带一丝疑点进课堂。只有这样,教师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打被动仗。

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我想每一位老师都曾经历过处理过。但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教学机智呢?你运用的机智是为了救场还是为了学生长远发展负责?还是让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感悟,不断历练,共同追求教学机智“炉火纯青”之境界吧!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机智诗文古诗
机智闯关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拟古诗”之我见
机智的斑马线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机智的回答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