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2015-09-10詹熙婷
詹熙婷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丰富的语言积累必将提高写作能力。只有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相互促进,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内指导;课外延伸;习作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丰富的语言积累,“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有幸参加了新罗区的“写话、习作”课题实践研究,以我校的子课题“丰富语言积累,培养习作能力的实践研究”为契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现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课内指导,渗透积累
1.理解语言
学生理解语言,丰富词汇,掌握足够的语言材料,这是提高习作质量的基本条件。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这一点。如学习《翠鸟》第一自然段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理解“鲜艳”一词的:翠鸟的颜色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它的颜色非常鲜艳。)请同学们圈出“鲜艳”一词,用字典查一查“鲜艳”的意思(鲜明而美丽);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羽毛的颜色写具体的?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翠鸟的颜色的?引导学生从头上、背上、腹部的顺序找出描写翠鸟颜色的词语(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把描写翠鸟羽毛的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联系句子看看你理解“鲜艳”的意思了吗?这时学生自然而然都明白了“鲜艳”一词表示颜色多,非常鲜明、美丽。像《秋天的雨》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科利亚的木匣》理解“果然”的意思,都可以用这种“查一查、想一想、读一读、联一联”的方法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理解越深刻,应用就越自如,表达就更精确。
2.熟读成诵
每个学段阅读的要求也都出现了“诵读”二字。诵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有些课文我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写作时才能胸有成竹,有效提高习作能力。如《观潮》一课教学目标要求背诵三、四自然段。我是这样教学的:①读文。自由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哪些地方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找出句子后与同桌交流一下,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②品文。读后交流体会“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横贯江面、浩浩荡荡、山崩地裂”这些词语,再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体会句子意思。③赏潮。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的画面,选择自己认为最壮观的一个画面,把文中相关的句子读出来。④说潮。你能根据课文的内容把这天下奇观说给大家听吗?四个教学环节逐一落实,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将课文背诵下来了。
二、课外延伸,引导积累
1.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累动力,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①读书交流。单周一早会举行好词佳句推荐,双周一早会举行好书推荐;根据课文推荐原著,如学习《蟋蟀的住宅》前推荐看《昆虫记》,学习《卡罗纳》前推荐看《爱的教育》,师生共读,课内一起交流读书体会。②展示交流。用书签的形式积累名言警句(如三年级上册园地二的日积月累,让学生把课外收集的名人名言制作成书签送给好朋友);用手抄报展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如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综合性学习,手抄报展示“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积累的兴趣油然而生。
2.营造氛围
班级成立图书角,每周一下午由小小图书管理员组织同学借阅书籍;两周一次阅读课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并在阅览室里读书看报;每月最后一天下午全校师生大阅读。每天“三读”:早读古诗、国学,午读优美词句,晚读经典文学。每学期推荐必读书目三本,选读书目十本,每学期亲子共读一本课外书。在这种浓浓的阅读气氛下,学生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从中汲取了生活素材,掌握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3.教给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精读、略读和浏览等,根据不同的书目选择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做好摘抄,学会归类积累。如人物类、景物类、事件类……格言、警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古诗、对联等等,这些积累可以是词汇,也可以是句子,还可以是片段。学生头脑中的语言材料多了,就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写话习作中应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4.读书活动
结合我校特色“书香校园”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每月推荐“阅读之星”,每学期评选“书香少年、书香家庭”,每学年举行读书节汇报演出;开展“书签制作、古诗配画、手抄报比赛、课外阅读知识大赛、经典诵讀、成语听写大赛、我的一本课外书”等读书比赛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把生活、读书、习作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才有丰富的积累,才有知识的内化。
三、习作训练,落实积累
读写结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从读学写,以写促读,才能提高习作的教学质量。
1.句子训练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积句成章”,一篇文章是由句子连成的。抓好句子的训练,可以提高读写能力。①用词写句子。用词写句子的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日积月累,就能写得准确。指导学生用词写句子,应该先让学生理解词义,再创设语言环境激发说句、写句的兴趣。如《难忘的一天》中,“邓爷爷仔细地看了我的表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指导用“仔细地”说句子、写句子。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仔细”的意思,联系上一句话的后半句“顺利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具体补充“仔细”看的内容,说明邓爷爷看得很细心。在指导说句子时,先让学生做一小题作业并请他们认真地检查作业。做完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刚才自己是怎样做作业、检查作业的?这种认真、细心的情况就用“仔细”来表示;平时,什么情况也可以用“仔细”来形容?这样训练,学生有所体验,加深感受,掌握了词语的使用范围。②扩句。扩写句子,可以使句子内容表达得更具体、生动。学生掌握这项基本功,在阅读时能领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在习作时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③缩句。学生善于缩写句子,在阅读时就能把握句子的主要内容,在写作时就能把话写得简洁。句子训练还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句子之间的联系,写得连贯,以及指导变换句式、使用标点符号等等。
2.片段训练
片段是和篇章相对而言的。习作训练,从写片段入手,引导学生掌握习作基本功。片段训练是联系读写的纽带,为命题作文打好基础。片段训练的方式,可以根据训练的目的不同来设计。我通常采用续写、仿写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习作。①续写。续写是以原文为基础,需要从中得到启发,它是从读学写,读写结合的好方式。如《小摄影师》这篇课文的小练笔“我想接着往下写这个故事”。这是根据结尾,再把故事加以发展,写成另一篇文章。先要读懂原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讲什么?再根据原文想象,抓住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者的思路想象,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后就让学生动笔续写故事。②仿写。小学生的模仿性强,仿写训练能发挥小学生的这一心理优势。仿写要以阅读理解为基础,通过仿写,既能加深对范文的理解,又能使读与写相互促进。如学习《燕子》第一自然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引导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外形,仿照这段话的写法,具体介绍它的外形特点。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仿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荷花》仿写自己喜欢的花……无论仿写什么内容,都要引导学生在仿照别人的文章时,要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素材来学写作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让我们引领他们从积累做起。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