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5-09-10鲍九斤
鲍九斤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普及,小学语文的教学标准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发展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进取意识和精神,正确引导学生采取主动、积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下面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展开分析。
一、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占主体地位,两者之间是平等的。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并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和知识进行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提问、互相讨论、质疑解疑和加深钻研,实现学生由被动听讲到主动学习的角色转换,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例如,教师在教授《狐假虎威》时,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对老师进行提问,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研究价值或是连老师也被难倒,就会有小小的奖励(比如一支笔或一个本),这样一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纷纷投入到课文阅读当中,然后,学生提出一些“老虎和狐狸到底谁更厉害?”“狐狸为什么那么狡猾?”等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充分表示学生对本篇文章做了认真阅读和深入理解。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架子,本着与学生平等的态度和姿态,与学生共同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和乐趣,一起创造更加精彩的语文课堂,才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最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还原语文课堂的真实性
我国现在的完美语文公开课背后是按部就班的千锤百炼,尽管如此能做到天衣无缝,可是与真实的语文教学背道而驰,又何以达到“示范”“观摩”的真正价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前辈的至理名言。由此可以看出,教師不但要勇于求真,而且也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达到师生共进、学做真人,进而使语文教学走向真实。“真”能够发出巨大的、震撼人心的能量,无论何种技巧都不能代替。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步的重要历程,理想的语文课堂并不是一潭死水,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彼此尊重和共同演绎,两者要本着平等自由的原则,打开心扉进行智慧地碰撞和情感的沟通,进而师生才会对现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进行不断的智慧超越和创新发展。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国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和创新,多媒体凭借自身集图像、视频、音频等于一体的独特优势,以直观的形象和鲜明的表现力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还能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入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关于庐山景色、庐山云雾的各种图片,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庐山的高峰、幽谷、瀑布、溪流,特别是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云雾。这样一来就会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接下来的讲授就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四、注重教学课堂的结尾,意义深远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欣赏课程,它代表学生童年阶段的经历和情感以及感受。它情感极为丰富,有时会低声吟唱,有时会慷慨激昂;有时像母爱般伟大,有时又像父爱般深厚。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情感人和以情育人。高效的语文课不但要有以情感人和以情育人的教学过程,而且还要有好的结尾,因为它是整堂课的凝聚和总结。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摆脱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而追求高效的、灵动的教学课堂。在教学课堂的结尾处要结合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采取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地进行探索摸索和积累经验,不断地前进和成长,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和气息,从而留给学生无尽的想象空间,以及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做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让他们学得更好和更加精彩。
总而言之,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课堂必须保持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生机勃勃的活力,还必须具备生命的无限价值。因此,就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各式各样的有效策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充分启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无限生机和独特价值,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谷开发.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胡荣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素材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董娜.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