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5-09-09俞潮瀚
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俞潮瀚
摘要: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的重要的立国之本,而利用金融手段对其发展进行促进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策略。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和帮助是不争的事实,这与我国的农业生产生模式直接相关。落后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帮助农户摆脱贫困。因此必须借助社会资源来帮助农户获得转变和升级的动力,此时小额信贷的模式就成为帮助农村产业发展以及脱贫致富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农村经济 小额信贷 发展困境 综合改进
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分析
我国的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时间较短,从试点到推广不过短短的十几年,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且我国的国情要求小额贷款多数集中在农村,所以其特点和困境也就更加体现出农村问题的特点。而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各种问题,并理顺规范现有的制度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下面就针对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
(一)信用体系不健全。小额信贷对于农户而言是一种新鲜事物,尤其是我国的农村人口素质不高,且与金融市场乃至产品的接触不多,因此信用体制相对不够完善也是必然的情况。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服务人员不能对农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核,往往是从主观判断入手,因此这样的评价方式给小额信贷带来了风险隐患。
(二)农村信贷成高且利率不合理。农村信贷业务随着大环境的改变,一些商业银行对农村业务不够重视,且存在收缩的情况。目前负责进行农村信贷的只有农村信用社。这样的情况导致农村信贷的成本增加,加上信用风险的因素,大大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的额成本。完全统计,农村信用社发放百元贷款的成本已经高达7元钱,而大型商业银行则为3元左右,因此涉及农村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只能选择最高的利率,即使这样小额信贷也沦为微利业务。
(三)贷款与农户需求不匹配。目前涉及农村的小额信贷业务的投放方式保护投放项目、投放期限、额度限定。同时小额信贷的期限通常较短,更多的是当年发放并回收。这样的期限与我国农业生产的方式和规律显然不符,一些农户投资当年是不能产生效益的,如果到期还款容易造成违约的情况。同时一些贷款的额度限制不能满足农户需求,随着农资市场的放开,农资成本提高,养殖和种植成本也随之增加,而农村信用社的发放额度偏低,所以仍然不能解决农户的资金缺口。
(四)农村信贷资源不足。针对农村的信贷资源严重不足,很多资金存在挪用的情况,虽然我国开展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增加,但是这些机构开展的信贷业务以及资金有限。一些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都执行标准配置制度,同时小额信贷公司往往是只贷不存,所以小额贷款的额资金不足,容易出现寻租或者关系贷款的情况,反而不利于发展。
二、保障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主要集中在促进机制的缺失,即缺乏持续发展的机制。从相关研究看,农村小额信贷的相关要素,包括贷款金额、劳动力、技术水平、生产资料、农产品价格、贷款成本这几个因素,贷款金额增加以及农村劳力减少已经是不可改变的趋势,因此要持续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就需要从技术、生产资料、农产品价格、成本上入手。
(一)落地基层增加对农研投入。要改变现有的发展瓶颈,应按照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对技术发展进行扶持,因为农业技术的提高也是一种附加值增加途径。先进的技术可以帮助农户的生产提高效率,产出的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自然增加。农业技术提升直接关系到边际生产率的增长,是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
(二)针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提高效率。除了劳动力以外的生产要素也是决定生产效果的关键,虽然在研究中说明投入生产资料的多少与产出不能成为简单的正比,但是如果提高生产资料的应用效率则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要提高贷款投资项目的产出,则应均衡刺激各要素的增加。合理的比例才是保证投资项目成功的关键。一方面应利用信息和技术对要素机械能合理配置,一方则应由贷款机构出面,帮助组织协调,保证效率提升。
(三)控制流动控制农资价格波动。关注小额贷款持续发展中的农产品价格提升不是一种单纯的价格问题,而是收益问题,即在保持现有的农产品的价格上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利润空间。农民在生产中之所以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就是因为在传统农业种植下,产品的利润空间低,因此在产量固定的情况下,自然没有收益。
(四)改善经营模式降低管理成本
持续发展的最后一个重要策略就是从金融机构内部入手,改善经营模式,降低管理成本。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主要包括资金成本和经营成本。自己成本主要是银行吸储的存款利率这是宏观经济问题,其中金融机构的操作空间很小。所以在成本控制中只能从营业成本进行改进。研究表明,在金融领域,偿付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强则银行贷款成本就会降低。虽然这样的经济规律不是针对农村小额信贷,但是也有理论指导意义。
三、结论
农业生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因此政府一再强调对农业生产的扶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农村小额信贷在实际的操作中遇到了发展的困境,已经不能从积极层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如何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成为研究的重点,从金融理论角度看,增加利率显然是最为直接的办法,更加直观的可以看到效益增加。但是从我国农村生产以及发展的角度看,单纯的增加利率显然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