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的症结与出路
2015-09-09陈淑梅汤天勇
陈淑梅 汤天勇
内容摘要: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症结问题。要解决这些症结问题就要寻求出路。大学语文的出路在于培养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的规范和技巧。
关键词:大学语文 症结 出路 语言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症结问题
目前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差、语文素养滑坡,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差得令人吃惊。北京大学的孔庆东教授说,问学生从理科大楼到北大西门怎么走,结果没有一个能说得既简洁又准确。一位大学语文教师忧心忡忡地说:“我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会写信封,也不会写信,不会写报告,不会写公函。”另一位教师则说:“我曾经要求学生写一篇千字文章,不得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结果95%的学生做不到”。新闻、中文专业的学生的表现也令人大失所望。某大学四年级新闻专业本科生招聘进报社后写的一篇新闻稿,短短278个字,出现语言运用上的错误和毛病有十一处。出现这些情况的症结问题是大学语文教学一直没有定好位。
目前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只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等等。大学语文课确实也要担负起这方面的任务;但是,这不只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专项任务,其他各个课程都有这个任务。有的虽然提出了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的特征,提高学生运用母语能力,但在具体教学中并没有落实。大学语文教学应定位于:培养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的规范和技巧,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大学语文教学的出路
既然大学语文课的定位是培养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的规范和技巧。那么大学语文教学的出路也要从语言入手。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的特性,就能品味文学语言之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下面我结合大学语文教材上的实际用例讲大学语文教学中怎么样把握好语言的教学。
1.关于词语和修饰成分的讲解。
很多大学生自认为在用修饰成分的时候往往用得不恰当。 教学中老师就有必要针对这个情况,跟学生谈谈词语的选择和修饰语的运用问题。但不是给学生讲理论,而是结合课文讲解,即具体分析讲解课文中用得好的词或用修饰语,来让学生受到这方面的教育。例如,大学语文课本里都选了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这些名篇在谓语动词的选择上就很讲究,很见功夫。《背影》里有这么一段:
(1)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觉些,不要受凉。
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拣定”、“嘱”、“警觉”,都是很普通的词语,但在这里用作谓语动词都很到位,让人感到质朴而有神韵,字字传情,真切地表现了父爱。
再如,鲁迅《故乡》中对闰土见到分别多年的鲁迅时的情态作了如下简单描写: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喜欢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引文里的“他”指闰土。作者只用“站住了”三个字,刻画出了闰土见到儿时好朋友后那种意外又有点发愣的神态。而“欢喜和凄凉”这短短的五个字,把闰土当时那种见到儿时朋友所唤起的天真无邪的童心立时又被世俗等级观念冷酷地扼杀的感情活动和心态的变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之跃然纸上。而接下去的“分明的叫道:‘老爷!……”宣告了闰土儿时的美好回忆被彻底的埋葬了。而这不能不撞击着读者的心,让人心潮起伏,去深深的思考。
修饰语的选择也同样重要。这可以结合杏林子小品文《生命 生命》的讲解来谈修饰语的重要和如何使用修饰语。《生命 生命》在修饰语的选用与锤炼上是很见功夫的。请看其中的一段(请注意字下打了着重号的黑体字):
(3)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断地在我头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台前小憩(qi)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着双翅,极力地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一用力,它就不会再动了,可是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杏林子是一位台湾现代女作家。她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差不多全身关节都损坏了,行动极为不便。她的作品都是在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的情况下写出来的。由于她的身体状况,她对生命特别珍惜。《生命 生命》这篇小品文正是写出了作者从一些日常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生物普遍具有的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和生命力,以及从中所领悟到的生命的价值和不应辜负生命的道理。在这一段文字里,作者用了许多修饰成分,如“不断地”、“原”、“极力地”、“在我手中”、“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小小的”、“忍不住”等词语不华丽而用得十分贴切、用心,很有表现力,且很注意前后的照应。我们就可以结合这个课文,讲讲句子中修饰成分的作用以及使用修饰成分需要注意的问题。会给读者留下平实、贴切、富有表现力这样一种深刻的印象。
2.关于虚词的讲解。
文言文里有不少地方虚词用得特别好。例如唐代诗人王之焕的五言绝句《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一般都强调一定要把其中的“依”和“穷”讲透。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其中的虚词“更”也需讲透,这样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这首诗。可让学生考虑:我们能否把“更”换为“需”、“要”、“再”或者“又”?为什么不能?再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是中学必读的千古名篇。这个作品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和现实相反的不可实现的理想图景。全篇语言朴素、自然、练达,而某些虚词用得特别见巧,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就可以结合这篇课文,选取一些虚词来给学生讲讲。请看该文第一段:
(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中,第三句开头的“忽逢桃花林”的“忽”,就用得非常精当。值得跟学生讲讲。上面说了,桃花源完全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因此作者也有意把桃花源写得虚无缥缈,神奇多变,忽现忽隐,从而突出桃花源不同现实的特性。“忽逢桃花林”的“忽”恰好有这种表达效果。它与前一句里的“忘”字相呼应,不但把通往桃花源的路点染得空灵剔透,飘忽不定,而且把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恍惚神情也衬托了出来,同时也为文章最后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埋下了伏笔。
在现代白话文里也有许多虚词用得好的。譬如说,鲁迅的《祝福》,其中就不乏妙用虚词之例。例如:
(5)东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色,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了,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鲁迅《祝福》)
这一段话是写祥林嫂听了柳妈的话到土地庙捐了条门槛,从而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但封建礼教还是容不得她,给了她新的致命的打击,使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遭到破灭,随之发生一蹶不振的变化。鲁迅在这一段话里,一系列的虚词运用得很讲究。例如:“更”、“罢”、“甚而至于”、“常常”等。
3.关于句式的选择的讲解。
句式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先请看鲁迅《祝福》对祥林嫂的一段描写:
(6)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鲁迅《祝福》)
小说《祝福》运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刻画主人公祥林嫂这个下层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来解剖旧中国的农村社会,抨击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鲁迅对祥林嫂的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这一段描写,特别注意句式的运用。例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是一个复句,包含三个小句,层层递进,突出了“我”的震惊,更突出了祥林嫂的悲惨。“(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是一个包含两个小句的复句,突出了祥林嫂忍饥挨饿和沿街乞讨的艰辛,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也烘托了“我”对祥林嫂命运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激愤之情。
该文属于黄冈师范学院2014校级教学团队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CT10.
(作者介绍:陈淑梅,黄冈师范学院教授;汤天勇,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