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5-09-07宋新军贾延辉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醒脑静纳洛酮高血压脑出血

宋新军 贾延辉

【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 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率(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纳洛酮;醒脑静;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急症,主要临床症状为偏瘫、突发性失语、颅内高压、意识障碍、发热等,治疗的原则是在保证患者生存率的同时下,尽量完善患者后期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院2013年2月-2014年7月对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0例,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脑出血诊断标准,排除有智力缺陷、癫痫、严重心肝肾肺等的患者。其中男67例,女43例,年龄45-73岁,平均(56.4±4.7)年;出血部位:小脑半球出血14例,基底节出血34例,脑室内出血17例,脑叶出血23例,硬膜下出血14例,丘脑出血7例。出血量:10-30mLl9例,31-70 mL26例,大于71m L 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出血位置及出血量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术后给予降低颅内压、止血、清除自由基、脑细胞营养剂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纳洛酮治疗,4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20mg每次,每日2次。两组均15d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前后按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基本痊愈:治疗后患者NDS降低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治疗后患者NDS降低46-90%,病残程度为1、2、3级;有效:治疗后患者NDS降低18-45%:无效:治疗后患者NDS降低少于18%或者升高。总有效率为基本痊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DS评分为(37.1±3.3),治疗后NDS评分为(16.2±6.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NDS评分为(36.8±3.8),治疗后NDS评分为(27.4±5.9;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率(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表1。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非常复杂,发病时会产生血肿的占位性损害、血液裂解产物的毒性损害以及机体自身免疫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迅速阻止应激状态下机体释放的大量阿片肽与阿片受体结合,阻止病理损害的发生,可有效对抗或逆转由阿片肽所致的意识障碍。醒脑静注射液的组方为麝香、冰片、栀子、郁金,诸药合用起到醒脑开窍、化痰通淤、止痛解痉、清热解毒的作用。醒脑静能减轻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伤,改善大脑微循环血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均显著的好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醒脑静纳洛酮高血压脑出血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临床效果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研究纳洛酮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分析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