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发展中的世俗性
2015-09-06夏雯洁
夏雯洁
宗教从一产生就意味着它脱离不了世俗世界,到彼岸必须从此岸出发。而从此岸出发采取种种能够为世俗所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达到超越世俗的目的。这种世俗性是必不可少的。
道教既然是一种宗教,从一开始就免不了有它的世俗性。 然而道教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汤一介先生在《早期道教史》里面说道:“道教和其他宗教派别相比,从一开始就有显著的特点:一是,其他宗教大都要解释‘人死后如何的问题,而道教所要求解决的却是‘人如何不死(长生不死);二是,道教一开始就有十分强烈干预政治的愿望,这点和印度佛教很不相同……道教一开始就把‘治身与‘治国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对于道教发展中的世俗性的探讨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治国”方面
1.政治理想世俗性。东汉中后期,朝政混乱,原有的天人感应包括以谶纬形式出现的儒家系统,已经无法有效地维持东汉统治,例如党锢之祸。“孔子为汉立法”遭到了怀疑。当时之士怀念前汉盛世,开始探索能否再恢复当时的思想——黄老之学。思辨之士开始玄学之风,形成所谓的新道家。而下层士民多从实践上探索,由此形成了道教。道教自来就有一种顽强的实践性格。不仅拿自己的肉体生命当赌注,而且要在社会政治上实现天下太平的主张。初创的道教——天师道和太平道,都是以《太平经》为本,试图建立一个道教的太平王国,所谓“天地人三者结合而致太平”,只是他们采取的方式各异而已。天师道在张道陵祖孙三代领导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独立王国,朝廷力不能征。而太平道在张角三兄弟领导下,直接采取暴力形式,意图推翻腐朽的中央政权,实现天下太平,所谓替天行道。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但道教这种欲道化天下而太平的思想并没有湮灭。西晋,巴蜀地区天师道教徒李特、李雄在教徒范文长的帮助下起义,并建立了成汉王朝。李雄在位三十年,刑政宽和,甚得百姓拥护。史称其“简刑约法,甚有名称……其赋男丁每岁谷三斛,女丁半之,户调绢不过数丈,绵数两。事少役稀,百姓富实,闾门不闭,无相侵盗。”与老子小国寡民之态,甚为相似。东晋时,四川广汉地区又爆发李弘、李金银为首的道教徒起义。而孙恩、卢循领导的以五斗米教徒为主的起义,最为声势浩大。我们可以看出以上的起义,大多是道教徒在被统治者沉重压制下被迫起义的。而自道教产生以后,中国的农民起义便由道教徒来领导,直到道教被改革成为官方宗教。由于张道陵仙逝后,天师道在全国地区传播开来,并且在不断地分化改造。多次的道教徒领导的农民起义,余威震于朝廷,使统治者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道教,而道教经过屡次打击,也必须重新考虑出路,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北方寇谦之将具有民间色彩的道教,一变而成官方的宗教。这样道教不得不从儒家那里汲取营养,为自身的发展制定某种科仪规范。寇谦之就曾向崔浩学习儒家经典。他将儒家的伦理纲常纳入道教,禁止利用天师道进行犯上作乱。他认为那些敢于犯上作乱者,都是惑民的愚人恶人。其实他也有深刻的苦衷,那就是天师道不能再和朝廷作无谓的流血抗争,欲保全天师道,欲使太平盛世能够实现,必须依靠朝廷,使皇帝贵族皈依道教,从而建立自上而下的国教。寇谦之改革后的北天师道,已将道教的政治理想定格下来,千年未曾变动。在中国,教权是小于或等于政权的,最大时就是政教合一,皇帝就是“当世如来”。
道教为建立一个理想的太平王国,可以采取张道陵式的小国寡民方式,可以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与统治者合作的方式,方式不一,目的则一样。这是道教在政治理想方面表现出来的世俗性。
2.管理制度世俗性。道教在为实现政治理想的同时,也通过吸收儒佛两家思想,加强了自身的制度化。一教不治,何以治天下?道教自五斗米教分散迁徙,太平道起义失败以后,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这样也导致了其分化,北方寇谦之整合成立了北天师道。在南方,经葛洪、陆修静、陶弘景等人的努力,不仅整顿道教形成了官方道教南天师道,且对道教义理进行了必要的完善。例如道教的炼丹理论、与儒家入世伦理的调和、神仙谱系、诸神地位的安插。可以说,道教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了基本格调。后来的发展都是在这种基调下更为充分地吸收儒佛思想,不断地丰富完善。
二、“治身”方面
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长生不死,羽化登仙。
1.从一开始少数人成仙到人人皆可成仙。作为道教来源之一的神仙家思想,也是向外去求长生不死之药的。葛洪说“仙可学致”,“我命在我不在天”,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修炼可以成仙。这为修炼成仙的泛化推广打下了理论基石。士大夫贵族一时竞效。到后来便发展成为人人皆可以成仙。普通人也可以成仙,这大大普及了道教成仙之基础。“一切万物悉有道性”,“一切万物,都有道祖灵性”,“万事万物莫不是仙,亦皆道气。”三教合一的全真道,更是用禅宗佛性论的方法来阐述道性。各人所具的本性,原是万能万得,与仙无异,只因为一念妄念,为妄念贪欲所蒙蔽,才轮入苦海。虽然如此,但我们的道性终无损灭,人人皆可得道成仙。 众生是未悟的仙,仙是已悟的众生。八仙过海的传说就是显现出八个普通人成仙的历程。从尊贵的国舅,到低贱的乞丐,从书生到妇女,三教九流不管身份高低,是男是女都可以成仙。
2.有真心信奉道教并希望成仙者,也有普通大众从功利的角度信奉者。葛洪就说过:“命属生星,则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命属死星,则其人亦不信仙道。不信仙道,则亦不自修其事也。”死星者即是包括从功利信奉的人。宗教既然导人为善,必须先从俗而后导引。中国自古实用主义就很浓厚,只要有利于己但信不妨。所以人们把仙人有神化的倾向,到后来便神仙不分了。而道教为了劝善,也采用佛家的方便说。用世俗得不到的好处,来劝人们行善积德,用生前死后种种恶报来恐吓止恶。葛洪的“三尸说”,就是以利劝民为善。否则,“过大者夺人纪,过小者夺人算。” 《太上感应篇》中种种故事先例以及“承负说”,更是有这种倾向。所谓“承负”,是道教教理中非常有特色的思想。自己的善恶行为会受到报应,或报在自己今生,或报在子孙身上。而自己也是祖先善恶报应的承担者。《太平经》卷三十九载: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无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治,比连不乎,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病更相承负也,言灾害未当能善绝也。
道教同时也给人们行善报以巨大的好处,积善到一定程度可登仙界。在那里长生不死,远离世间所有痛苦,有着永恒长久的欢乐。现实的痛苦逼得人们想象出一个完美的神仙世界,这也是道教作为宗教必不可少的彼岸世界。
这种神仙世界,是“治国”与“治身”的结合的最完美的地方。那里没有世俗的不平的,虽说也有等级,但那是按照道德修行排列的。人间不可自我决定的生身贵贱,在仙界里完全是自为的。也就是说,人可以重来一次由自己决定的生活。这也是“我命在我不在天”精神。这就是道教希望通过本有的世俗性,来达到超越世俗的宗教目的。
参考文献:
[1]《早期道教史》 汤一介 著 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6年版.
[2]《道教史》 卿希泰 唐大潮 著 南京:凤凰出版集团 1994年版.
[3]《太平经》 杨寄林 译注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4]《道教文化概况》 于民雄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