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刚经》的体会
2015-09-06闫石
闫石
摘 要:《金刚经》作为大乘佛学般若部的重要经典,能断世间一切法,破除一切执着的情事。中国更为本土的文化尤其儒道两家,也有与此旨意会通之处,通过考查我们会发现儒释道三家恰好印证了《金刚经》的一句话,“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关键词:《金刚经》;破除执着;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我们都知道《金刚经》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佛经,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非常地巨大。这主要缘于此经是大乘佛学般若部的重要经典,也如《心经》一般传播广泛、智慧究竟。《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再加上“能断”二字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谓“金刚”,是指此经“就像金刚钻一样,能破一切法”,也可以说“能建一切法,而且无坚不摧” ;所谓“能断”,是指“能断世间一切苦痛、一切烦恼,而成圣成佛” 。从经题我们就能看出《金刚经》的智慧本色,是要人们破除一切执着而达到究竟智慧的彼岸。《金刚经》破除一切执着,也彻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佛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因时、地的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破除一切执着是《金刚经》的要点与精神,而本文试围绕此义谈一下学习《金刚经》的一点体会。
《金刚经》以破执为其精义,它要破除一切执着的情事或说要破除一切法。首先,有对“四相”执着的破除,“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第三品,以下凡引《金刚经》原文只注品名)。“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买买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如果说故意把它忘掉,那就‘即非菩萨,因为你还有个故意。”其次,《金刚经》也要菩萨行者行布施,也就是后来中国禅宗流行的一句话——放下,让我们一切都丢开不管。不仅如此,《金刚经》还提出“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第四品)不仅要布施,还要无所住。怎样叫做无住呢?“并不是叫你求空,你定在一个空上,早就有所住了。”对此种落于空见的执着,《金刚经》上也直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第二十七品)第三,还有对执着身相的破除,“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第五品)第四,《金刚经》对执着的破除之最有特色、最有智慧之处,那是对所谓佛法的执着的破除,“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第六品)当释迦牟尼问须菩提“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之时,须菩提答“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第七品)须菩提进一步解释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第七品)无论是“无有定法”,还是“无为法”,都是要人们破除对佛法的执着,不能呆板地执着于某个法门。或许由于人们的法执尤为严重,所以释迦牟尼以一种警告的口吻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此处似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的意味了,都是要警示后世不可执着于名相与言词。对于各种执着情事的破除,在《金刚经》其他品中还随处可见,如“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如“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众多这种“佛说…,即非…,是名…”的表达,都在一点点地破除各种执着与拘限。
那么《金刚经》為什么要破除各种执着的情事呢?对此,《金刚经》也是有所交待的。用佛教的语言来说,首先,破除执着才是行正道,“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其次,破除执着才会免除各种痛苦,“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再者,破除执着才能积累更大的功德福报,“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最后,破除执着才能最终究竟成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上面罗列了破除各种执着之后的意义所在,而之所以有这些非凡的意义,在于《金刚经》传达的是那般若中观的大智慧,是一种理上与事上都行得通做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工夫,也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境界。然而,一般会有这样一种误读,认为《金刚经》破除各种执着的情事,是在讲空,并将此空解读为虚无或者其他义。比如佛学上都讲的“六家七宗”,便是没能以般若中观的方法或说工夫来解读佛经,而被归结为以老庄玄学等来解读佛经,也就是采用了不正确的“格义”的方法。在我看来,这种归结或认定是不甚妥当的。当然,这种归结或认定其实是用来突出强调中观方法对于解读佛经的重要作用的。但在这同时也似乎犯了一定的过失。因为准确地说,格义方法导致“六家七宗”对佛经的误读(姑且如此认定)是由于以老庄玄学之名词来解佛经,而非以老庄玄学之思想精义来解佛经。在我看来,老庄之学的精神实质其实与佛法并不相悖,只是后世学人被名词拘限住了,还是犯了依文解义的毛病。以往都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此处则要说“依文解义,老庄蒙冤”了。这也是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文解义不可取,须知孔夫子因材施教、佛陀应机方便教化的背后深意。而且,佛法者不同于佛教或者佛学,法者须是理与事的合一,不光是理上讲得通,更要事上做得到。唯此,才能做到理事无碍,二谛融通。
佛家“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及“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三者似乎都在提倡一种修养功夫和境界,打破各种拘限与执着,而这应该只有真正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之后,才能真正贯通儒释道,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吧。
参考文献:
[1]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