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15-09-06胡继慧高莉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胡继慧?高莉

摘 要:课内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的实现形式,以及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内涵、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有效形式及实施路径,对于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直以来肩负着大学生“三观”教育,培养其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任,政治性、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强。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教师在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毋庸赘言,一直以来,高校普遍开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多囿于社会实践教学。然而,这种实践教学形式由于各种因素制约,陷入了困境和瓶颈。那么,采取何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更具有合理性和实效性,成为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在这种形势下,探索高校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及实施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及独特的特点,对其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特点进行深刻剖析,有助于推动对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一)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的内涵。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是与课外实践,即第二课堂实践以及社会实践相统一的更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在思政课课堂中渗透于理论教学而进行的实践教学。它本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运用丰富的“实践资料”(案例、影像等),和生动的教学手段(演讲、情景模拟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感知理论、体验“社会”,实现“内化”和“外化”、“知”和“行”相统一,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教学形式,它是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

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理论上如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我国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大多以灌输为中心,以玄奥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思政课应有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近些年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走向“社会”的课内实践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与认同。但是,它们大多处于探索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对高校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形式以及实现路径进行研究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的特点及优势。与课外实践教学相比,课内实践教学的开展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個方面:

1.课内实践教学可操作性大。课内实践教学对经费需求少,对其他条件要求也不多,高校现有条件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而不需要兴师动众以及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2.课内实践教学针对性强。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实践教学形式以及具体实施环节,避免活动形式单一化和活动组织中出现“一窝蜂”现象。

3.课内实践教学实效性高。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手段活泼,教师倾注全力进行教学准备与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既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可见,探索课内实践教学既必要又迫切,它是目前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极其重要的途径。

二、高校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开展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既反映了思政课教学规律和教学要求,又满足了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既能避免社会实践面临的困境,又能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一)开展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是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思政课本质上就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都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如同各个专业有一个课程体系一样,思政课的各门课程也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共同实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那么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应该和学生专业学习中的实习、实验一样,是检验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包括课内实践在内的实践教学本身就应该是思政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展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把思政课课的理论内容渗透到课内实践教学中,有效践行思政课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激发大学生了解历史、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现实、关爱自身成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通过课内实践活动发现、尊重、释放以及完善学生个性,锻炼学生分析、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内实践中的小组活动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及早适应社会。可见,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培养综合素质。

(三)开展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课内实践教学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合理、新颖、多样、信息量大,教学针对性强。通过这种“入脑入心”的课内实践教学,改变学生对思政课枯燥、乏味、远离生活的偏见,激发大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切身体验和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思政课“到课率”和“抬头率”,提升思政课的教学魅力,解决学生上课参与度不够、学习兴趣不浓的难题,真正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也为学校学风建设服务。

三、高校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应该是既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又可以促使学生广泛参与的教学活动。

(一)明确课内实践教学目标,制定课内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根据课程包括章节教学目标,制定课内实践教学目标,处理好课内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

制定体现课内实践教学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分配课时数(分钟),实现动态调整,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根据教学计划编写课内实践教学大纲。大纲内容翔实,实时更新。

(二)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内实践教学形式

1.时事评议。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热点,或老师或学生提出。

2.案例评析。选取典型案例,精心设计,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3.专题研讨。设计研讨题目,提前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发言稿并发言,教师点评。

4.情景模拟。还原历史场景或者创设特定情境,由学生扮演某种角色,感悟教学内容。

5.主题演讲。师生协商制定演讲主题,学生分组研讨、撰写发言提纲,制作PPT演讲。

6.影视观摩。选择有代表性、经过剪辑的、短小经典的视频,比如历史纪录片、现实国情片。教师设问,学生边看边思考,回答老师提问或写观后感。

此外有教师提问、红歌欣赏、诗词朗诵、拍摄DV、辩论赛、课堂讨论、征文比赛等形式。

(三)建立完善的课内实践教学辅助资料库。教学辅助资料的搜集是教师完成课内实践教学的必需环节,整理与课程相关的案例、工具书、参考书、影像资料、教学软件、光盘、时事新闻、录音资料等实物和数据资料,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完善課内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多元而又充满激励的评价考核体系是检验计划落实、督促过程实施、巩固实践教学成果关键的程序。建立完善的考核评鉴体系是保证课内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评定的具体要求是:重在学生的态度、过程的考核;根据效果区分等级。并与理论教学评价相协调。

(五)构建完整的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结合思政课课程每一章节内容,构建完整的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注意内容的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科学性。

四、高校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高校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要发挥实效,需要处理好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教学,课内实践教学与校园实践、社会实践教学的关系。

(一)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教学的关系。课堂理论教学是基础,敷衍理论教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会失去根本;实践教学是深化,轻视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势必流于空谈。一方面,实践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理论教学目的和内容展开;另一方面,理论教学要凭借和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

(二)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社会实践和校园实践)教学的关系。课内实践不能完全取代课外实践(社会实践和校园实践)的作用。它们是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方式,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比较完整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课内实践可借鉴课外实践的成果并为之拓展。

参考文献:

[1]朱社员,独立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年8月.

[2]何付霞,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思政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改革与开放,2012年11月.

[3]王树果,高职院校思政课“三课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12月.

作者简介:胡继慧,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讲师,党员。

高莉,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讲师,党员。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