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与新一轮振兴*
2015-09-05叶振宇
叶振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战略性任务。近些年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再次跌落低谷,引发社会各界对“新东北现象”的高度关注和担忧。跟发达国家一样,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因结构和体制的双重问题而举步维艰,如不尽早解决这些问题,可能将演化成为“铁锈的地带”。同时,对过去十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效和教训进行客观的反思,也是国家科学制定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主要依据。
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2011年以来,东北三省经历了一次非常短暂的高速增长之后再次跌入低增长,2013—2014年增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速下降最为显著。尽管东北三省地方政府都果断地采取保增长的有力举措,但难以稳住经济下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保生存”、“打翻身仗”的阶段。种种迹象表明,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1.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增大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趋紧,2014年东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469.8亿元,较上年增长5.0%,增速较上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其中,地区工业实现增加值23818.7亿元,较上年增长0.78%,增速较上年下降了4.6个百分点,工业增长继续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十二五”以来,东北地区工业经济增长呈现跳崖式下滑趋势,优势传统产业再次进入“寒冬”,“保增长、促转型、谋升级”任务异常艰巨。如图1所示,2011—2013年,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连续下降,由2011年22.5%急速下降到2014年0.78%,再次让外界热议“新东北现象”。
图1 “十二五”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变化
如图2所示,从各省看,辽宁省工业增速降至历史的低点,2014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2656.83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7%,已从稳增长向保增长转变。吉林省工业增长下滑幅度是东北三省最小的省份,实现工业增加值6492.93亿元,比2013年增长6.4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997.18亿元,同比增长7.8%;重工业增加值4495.75亿元,同比增长5.8%①;黑龙江省实现工业增加值4741.8亿元,比2013年下降了6.85%,继续延续负增长的态势②。进一步,“十二五”东北三省工业经济呈现“高开、低走”的特征。2011年以来,辽宁省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降,由2011年21.7%下降到2014年1.17%,增速大幅下降的背后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进入了消化时期,由此进入低速的“稳态”增长路径,装备制造、钢铁、汽车等优势传统产业面临各种发展困境。更为严重的是,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规模,进而导致工业增长转换动力不足。吉林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不小,由2011年25.16%降至2014年6.41%,但增速降幅逐渐收窄。黑龙江省工业增长进入历史性的低谷阶段,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11年21.58%降至2014年的-6.85%,出现“三连负”,由保增长转为防衰退。
图2 “十二五”东北三省工业增速变化
2.重点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2014年,东北三省工业增速下降表明了结构调整进入“转换、降速”阶段,优势传统产业在国内外需求不振的环境下顿时失去了发展动力和前进方向,许多行业骨干企业甚至进入保生存的状态。2014年,辽宁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仅为4.3%,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0.8%、-0.4%③。吉林省把工业稳增长作为全省经济的“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精准调控的支持政策。2014年,汽车、石油化工、食品、信息、医药、冶金建材、纺织等优势特色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615.89亿元、886.1亿元、1136.31亿元、129.73亿元、502.26亿元、835.33亿元和135.86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2%、4.5%、3.4%、6.4%、15.4%、9%和14.9%④。黑龙江省优势传统产业增长出现不同程度下滑,顺利实现工业增长由负转正的压力非常大。由于国家扩大国有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砍伐试点,短期内对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大庆石油产能从2014年开始减产,每年将给黑龙江造成数十亿元税收“流失”。
从国内外市场环境看,东北地区工业产品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装备制造领域,面临内需不振、外需乏力的双重困境。一方面,由于国内全面产能过剩,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业还处在过剩产能消化阶段,势必对东北原材料产业产生冲击。同时,由于全国工业增长整体放缓,也给传统装备制造产品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复苏明显低于预期,对日本、韩国等国家出口增速下降甚至负增长,而开拓新兴市场仍需时间。这些方面既是现阶段东北三省工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也是倒逼东北工业转型升级的压力。
3.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不足
近年来,东北地区创新投入强度虽有所提高,但创新产出效果不尽理想。从各地区情况看,2014年,辽宁省科技创新投入增长非常明显,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支出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R&D投入强度为1.74%,比上年提高了0.09个百分点⑤。同样,2013年,吉林省和黑龙江省R&D投入强度分别为0.92%、1.15%,其中,吉林与上年持平,黑龙江省提高了0.0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从专利指标看,辽宁省和吉林省的情况有所差异⑥。辽宁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有所下降,分别为37860件、19525件,较上年下降了17.69%、9.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为18417件、3975件,分别较上年下降了27.18%和较上年增长了3.8%⑦。2014年,吉林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为11933件、669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0%和8.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5288件、1434件,分别较上年增长了35.1%和下降了9.2%⑧。
“十二五”期间,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创新相对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从研发与试验经费投入强度看,“十二五”东北三省R&D经费投入强度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3)。2013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65%、0.92%和1.1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8%),与全国最高的省份北京(6.08%)和上海(3.6%)相比,这种差距更加悬殊。从人均科研人员经费支出看,2013年东北地区人均科研人员经费支出为20.14万元,低于东部、中部和西部,见表1。更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吉林和黑龙江人均科研人员经费支出水平都比2012年略有下降,这说明了工业经济不景气影响了企业科研投入。另一方面,从主营业务收入中新产品占比看,2011—2013年东北地区新产品占比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从区域横向比较看,2013年东北地区新产品占比都低于东部、中部和西部。从地区内部看,2013年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新产品占比较上年都有明显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在面对市场萎缩的时候,工业企业普遍进入保生存的紧急状态,不愿意花更多精力推出新产品。此外,东北地区工业升级主要依靠技术改造投入。2013年,东北地区技术改造、购买国内技术、引进国外技术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分别为258.83亿元、8.77亿元、8.48亿元、7.43亿元⑨。跟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发达省份相比,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相对不足。
4.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任务仍然艰巨
图3 东北三省R&D经费投入强度
表1 2011-2013年东北地区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情况
2014年,东北三省继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辽宁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着重落实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更具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吉林省抓住行业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时机,深入推进煤炭、酒精等行业兼并重组,改变行业“散、小、乱”的现象,同时推进一汽、森工、吉煤集团等国有企业分离社会职能,交由地方承接。黑龙江省出台了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中央有关部署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完成驻地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有效缓解驻地央企社会负担,促进央地社会事务融合发展。然而,在过去的十年振兴中,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淹没在增长过程中,很多体制机制改革进展相对缓慢。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地区集中了一大批中央企业,这些企业继续沿着原有路径进行嵌入式发展,对当地产业带动辐射作用非常有限,但又占据了地方大量的资源。同时,由于体制改革迟滞不前,在遇到经济下行时,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就充分暴露出来,进而降低了地方经济增速。另一方面,大量地方国有企业虽然进行过体制改革,但改革仍不够彻底,企业活力不能有效发挥出来,于是在经济环境不好时,同样面临着市场反应迟缓、社会负担很重、研发活动封闭等问题。虽然国有企业数量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很低,但控制的资源和产值占比很高,当经济进入下降周期时就容易冲击当地经济。
5.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对外开放
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朝鲜接壤,边境线很长,地缘优势突出,具有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条件。“十二五”以来,东北地区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依托通道和口岸,改变东北远离市场的劣势。一方面,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形成“两横一纵”的出海大通道(即,“满洲里—哈大—绥芬河”、“满洲里—长吉—珲春”两横和“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一纵),通过铁海联运的方式将东北亚与欧洲市场贯通起来,极大地缩短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也改善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内陆开放的条件,进而加强了中、蒙、俄三国的经济联系,促进地区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黑龙江省推动龙江丝路经济带建设,主动面向俄罗斯远东地区开放,继续推进口岸开发建设,从北、中、南三线铺设跨江公铁大桥,对接俄罗斯远东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加工贸易产业,成为我国连接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枢纽。
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急速下降既有外部因素作用,如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振,也有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失调、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惯性思维以及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滞后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1.优势传统产业衰退风险增大
在市场需求低迷的背景下,东北地区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优势传统产业增速明显回落,企业开工率不足,而汽车、农产品加工业、林木加工业等产业增速也出现放缓趋势。并且,随着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或“走出去”,东北优势传统产业的地位相对下降,直接面临着中西部地区、东南亚国家等低成本的挑战。另一方面,优势传统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从所有制看,优势传统产业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国有企业,民营经济介入力量不够,难以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致使行业创新力不足。此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包括产业、文化等在内的多样化是城市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秘诀”(Edward Glaeser,2011),但在现实中,无论是从区域层面还是从城市层面看,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都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少数几家大型企业,缺少产业多样化的活力和体制基因,这种情形几乎与美国五大湖流域地区历史经历如出一辙,因此如不尽早防范,将难逃产业衰退的风险。
2.国企缺少战略性、全局性、连续性改革
国企改革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振兴的主要任务之一,但由于国企类型多样,央企和地方国企并存以及改革过程中缺少明确思路和路线图,因此国企改革进程比社会预想要滞后许多,与社会期待差距非常大,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间,体制性老问题往往又表现得格外突出。当然,国企改革停滞既有主观因素,特别是中央企业和省级政府对下属国企改革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能缓则缓,能拖则拖,缺少一些战略性的举措;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客观的因素,如在经济形势向好的时候,企业改革的意愿明显减弱。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国家层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不够清晰,不同时期提出的改革方向不尽相同,缺乏前后一致性,致使企业难以把握改革基本方向和改革连续性,处于进退两难的胶着状态。
3.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够
由于东北地区地方各级政府长期形成了优先扶持国企壮大发展的惯性思维,无形之中给民营企业带来不平等、不公正的发展环境,相应地压抑了民营经济发展,容易产生“国进民退”的挤出效应。再者,各级地方政府对大企业的偏爱,也弱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使得大量的中小企业缺少必要的支持,成长非常缓慢,进而出现恶性循环,给大众创业带来难以拂去的阴影。退一步说,即使本地民营经济发展不起来,完全可以在一些竞争性较强的行业从区外引入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来投资,进而改善现有产业活力不足现象,但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并没有明显在东北地区出现,主要的原因是外来投资对东北地区投资环境评价不高,投资信心不足。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东北人“闯关东”的文化已消失殆尽,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更愿意过着安逸的日子,因此,地方创业文化并不兴盛。此外,各级地方政府对社会力量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明显不如北京、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也弱于四川、重庆等西部省份,这既表现为地方官员对创业认识不足,把握不住要点和客观规律,又表现为地方政府缺少配套的引导资金。
4.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长期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各类国有企业拥有一支规模较大、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但由于企业经营不佳、工资待遇较低、发展机会较少等原因,很多专业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方面技术工人跳槽现象客观上折射了东北地区优势传统产业相对衰退;另一方面,大量技术人才流失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挑战,如,用工成本上升,技术工艺外泄等。并且,人才流失容易产生“群体扩散效应”,少数几个人跳槽很容易带动一帮人跟着离职,从而引发更大的“失血”。从某种意义上讲,“智力流失”是客观的经济规律,其深远影响不可低估,但地方政府和企业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是要害所在,如有些企业不是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条件留住人才,而是采用扣档案、不予迁户口等老套手段截住人才。
5.协同创新机制缺失
在一些优势传统产业领域,东北地区集中分布着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校或科研机构,科技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但这些科技创新机构长期彼此间缺少实质性合作,不同行政隶属关系一直以来阻碍它们之间交流合作。由于无法实现将各自互补优势转化为合力,于是很多企业不得不花高价到外地寻找创新合作伙伴。并且,有许多部属科研机构或央企下属科研院所都有一批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但囿于体制束缚,不愿意或缺少与社会资本对接,于是难以顺利地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化。尽管东北优势传统产业规模不小,但缺少行业的“产业公地”,如共性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等,由此无法为企业创新提供有效的保障。而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产业公地”缺失是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瓶颈之一(Glary P.Pisano and Willy C,Shih,2012)。
三、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思路建议
应该说,未来十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能否走出困境的战略决胜期,既要解决体制和结构两大难题,又要抓住对外开放和创新创业两个重点突破领域。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战略将与“一带一路“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军民融合战略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互衔接,形成合力,共同解决东北地区发展动力不足问题。
1.支持优势传统产业对外输出产能,延续产业竞争优势
针对当前国内工业产能全面过剩的问题,加大支持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建材等行业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企业抱团“走出去”,到海外设立产业园区,承接国内生产线转移,并将市场网络进一步扩展到海外,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按照国家战略部署,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文件,鼓励企业与国家或地方金融机构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企业授信融资,减轻企业“走出去”的资金压力。建议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成立企业对外投资协调办公室,帮助“走出去”企业联系海外使领馆、中国商会等机构,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这些企业对外投资中遇到的他国法律、文化等困难。坚持开放合作的思路,积极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企业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设立生产基地,将东北的制造能力与日、韩技术优势结合起来,联手开拓第三方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
2.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加强产业载体建设。支持地市级以上产业园区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园区完善交通、环保、水电等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各级政府在土地、财税、金融、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必要的支持,并赋予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权限。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投资管理,编制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负面清单)指导目录,原则上未列入清单的产业都可承接。主动对接东部沿海地区,引入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吸引产业链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促进产业集群“异地再生”。依托本地骨干产业、优势资源或自主创新成果,吸引国内外关联配套产业转移。引入“互联网+”发展理念,培育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继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吸引一批行业优势企业进入东北地区,实施跨地区兼并重组,发展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依托主要通道和专业园区,统筹产业转移项目合理布局,促进产业和城市高水平融合发展。坚持搞活市场导向,吸引社会资本自建或共建产业园区,探索市场化运作产业园区模式,借助企业力量招商引资。争取国家支持,将各类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列入到东北新十年振兴规划之中,支持中外合作产业园区落户东北,引导东部沿海省份在东北设立飞地型产业园区,采取自建自管、共建共管、共建托管等形式管理园区,借此植入优秀的外来基因,逐步改变东北地区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体制文化。
3.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区域性战略支撑带
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议国家尽早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总体规划,明确重点通道、核心区域和合作平台,进一步确定东北与周边国家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等方面的重点合作领域。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来看,应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开放合作和资源优势共享作为三大优先突破的领域。具体包括:一是推动区域内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先方向,加快东北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别是黑龙江对俄罗斯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建设,以及黑龙江、吉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陆海联运合作,逐步改善东北地区工农业产品外运的物流条件,同时也为日本、韩国等国家工业品进入欧洲市场开辟新的通道。由东北三省组建共同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平台,继续推动东北区域内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别是跨省高速公路、桥梁、铁路等建设,实现高速公路网覆盖到所有的县。二是扩大产业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特别是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配套等产业,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周边国家投资,特别是远东地区设立境外产业园区,实现内外产业衔接互动,扩大产业全球竞争优势。三是实施蒙、俄资源异地加工转化战略。继续推进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蒙古国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输出线布局,改善吉林、辽宁铁路沿线石化、天然气、煤化工等项目资源供给条件;加强政策协调,实施产业资本“走出去”,扩大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业、蒙古国畜牧业的投资,将农业资源优势与国内市场和加工能力结合起来,不断培育竞争新优势。
4.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激发市场活力、动力
借鉴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现的众创模式,如,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优先在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等中心城市发展众创业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老工业区旧厂房升级改造,将这些场地改成众创空间,从历史印迹中孕育新的生机,培育新的业态。同时,为了尽早产生实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创客企业到东北设立连锁式“分店”,加快复制推广创业服务模式,将优质的创业生态转移、扩散到东北。聚焦重点创业人群,将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技术工人、回国务工人员、在职在岗技术工人和毕业参加工作大学生作为创业扶持重点对象,地方政府应委托专业机构推出一整套创业服务,具体包括创业辅导、创业启动基金、创业场所、税收减免等方面。此外,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培育大众创业的社会氛围,推出一些创业典型,引导有技术的创业者“无忧”进入创业孵化器,由专业机构提供定制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使创业项目步稳致远。
5.加快科技协同创新,形成创新驱动合力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特别是促进技术成果转移和转化的中介服务业,成立由政府牵头、产业资本和创新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用市场化手段打破各类创新主体的“外墙”,围绕应用前景广阔的重点产业项目,打造出若干个科技创新命运共同体。依托本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部门,突破体制壁垒,建立产学研创新协作机制,围绕重点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共同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高校或科研院所对接,在东北设立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大力发展跨地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接区外先进技术的转移扩散。借鉴北京、湖北等省市科技体制改革先进经验,建议国家设立东北科技创新引导基金,每年将科研经费向那些跟产业联系紧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重点倾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科研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向经营专业化、功能投行化、收益股份化、信誉品牌化方向发展,受托组织国内外科研成果实现本地转化,享受地方政府专项资金奖励。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管理,鼓励高校、院所团队就近(一般为省域以内)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其从转化、出让收益中所得不得低于60%,最高可达到90%。落实国务院关于众创的相关政策,经所在单位同意,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可离岗转化科研成果、就近创办科技型企业,保留其身份、编制和人事关系,专业技术职务正常晋升,5年以内可回原单位复职。
6.以体制创新带动国企脱困,助力优势传统产业振兴
牢牢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率先推进地方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按照行业性质设计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尽早将一些长期亏损、工艺设备落后、行业市场前景不乐观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列为破产淘汰对象,引导僵尸型国有企业彻底、平稳退出市场,做好在职人员转岗就业的社会救助工作。大力实施央地融合战略。继续推动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中央企业成员企业服务地方发展,促进央企借改革之机进行“二次创业”,鼓励地方企业参与央企产业链上下游或关联配套,支持央企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或参股投资地方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央地利益共同体。大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发挥军工类央企的龙头作用,引导有较好市场前景的部分军品转为民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组建股份制企业,承接军品民用化产业环节。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军工领域,积极开辟国防工业市场,特别是国外市场。
7.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结合国家战略和本地资源优势,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大力发展生物制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光电、卫星导航、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服务外包等有基础、有前景、有支撑的新兴产业。把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优先支持的重点,采取“放水养鱼”的思路,对这类企业予以税收减免和专项资金支持,并提供必要的服务,从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像新松机器人这样的“小巨人”。把国家级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核心平台,争取国家将中关村、张江等地的自主创新政策复制到东北地区科技创新载体。支持有实力的国家级高新区设立海外孵化器,吸引一批有前景的科技成果到东北地区产业化。把高层次专业人才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核心环节,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级工程技术人才、从事新兴产业领域的院士等,设立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资助专项资金,坚持“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智力经济。
8.构建对外开放的创新平台,开创国际合作新格局
继续发挥现有的综合保税区、口岸等特殊海关监管区域的作用,承接东北亚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进一步推动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通关手续,开辟人员往来的绿色通关通道。加强政策的国际沟通协调,推出针对中国游客赴周边国家的“一日游”活动。扩大产业、资源等经济活动的内引外联,集中建设一些综合功能强、配套服务完善、符合国家战略意图的海外产业园区,承接“走出去”的企业,将产业输出与政策输出、技术标准输出、要素输出、产业生态输出结合起来,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抓住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的机遇,加快中韩自贸区核心区建设,设立中韩产业园,面向全球招商,吸引一批外资企业入住,开辟中韩市场。争取国家支持,依托口岸优势,在东北地区布局建设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吸引俄罗斯、韩国、日本、蒙古等国家参与,共同打造次区域高度开放的平台。
注释
①数据来源:《2014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发布)。②数据来源:《工业增加值》(黑龙江省统计局发布)。③数据来源:《2014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统计局发布)。④数据来源:《2014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发布)。⑤注: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地区GDP)×100%。⑥注:由于缺少2014年黑龙江省数据,所以无法报告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⑦数据来源:《2014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统计局发布)。⑧数据来源:《2014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发布)。⑨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4》。
[1]Edward Glaeser.The Triumph of the City.Pan Macmillan,2011.
[2]Glary PPisano,Willy C Shih.Producing Prosperity:Why America Needs a Manufacturing Renaissan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