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探析*

2015-03-06张勇胡心意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6期

张勇胡心意



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探析*

张勇胡心意

摘要:运用脱钩理论,依据脱钩指数计算模型和Tapio划分的脱钩状态,对安徽省2000—2013年的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脱钩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安徽省超过80%的城市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脱钩关系呈现扩张负脱钩关系,即城乡建设用地扩展速度远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呈现欠合理状态;2011—2013年,安徽省近25%的城市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脱钩关系由扩张负脱钩转为强负脱钩关系,即人口呈下降趋势,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反而继续扩展,此时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处于极不合理状态。鉴于此,针对如何加快安徽省经济结构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型转变以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变化;脱钩关系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连同社会制度与政策等因素的不断演变,对城乡人地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且在日益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框架下,保护耕地“红线”的任务依然艰巨,导致对城镇建设用地供给日趋紧张,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双保”压力持续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农村大量劳动力“离土离乡”会,导致农村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均呈减少态势。近年来,关于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方创琳等探讨了城镇建设用地供给与耕地保护制度的关系[1]。王婧等开展了中国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特征研究,揭示了近年来我国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失衡,即表现为城镇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但城镇建设用地增速更快;农村人口数量逐渐减少,但农村居民点面积仍在增长[2]。刘彦随等探讨了“空心村”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农村宅基地面积变化与农村人口变化的不协调关系[3—5]。蔡芳芳等研究了南通市城镇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演变特征与形成机理[6]。罗媞等研究了武汉市城乡建设用地数量结构变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7]。王介勇等总结了城市建成区、农村建设用地数量变化特点[8]。张乐勤等运用STIRPAT模型对安徽省池州市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测度,得出池州市建设用地扩展同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对经济贡献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绿地面积、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存在较大关联[9]。郭琳等探讨了我国城乡建设用地人口负载能力的地域分异特征[10]。

文献检索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学术界从省级层面对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进行研究的较少。安徽省作为我国中部快速城镇化地区之一,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省会经济圈和皖北城市群“一带一圈一群”等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可以预见未来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还将持续扩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还将继续推进。本文拟运用脱钩理论(Decoupling),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脱钩指数计算模型和Tapio划分的脱钩状态[11—12],利用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城乡人口数据,分析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关系的时空变化、脱钩特征,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新时期有序推进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优化配置和建设“美丽安徽”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需数据主要包括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和人口数据。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数据来源于安徽省历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2000—2013年),考虑到研究的准确性,本文中建设用地范围仅包含城镇村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两大方面;人口数据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01—2014年),考虑到2011年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对原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行政区划进行相应调整,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致使2011—2013年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的城乡建设土地和人口数据与之前波动较大,因此,为了研究的准确性与现势性,本文对2000—2013年安徽省及各地级市城乡建设用地和人口数据采用分段分析。

(二)研究方法

脱钩(Decoupling)一词最早起源于物理领域,一般理解为“解耦”或“退耦”,一般指具有响应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再存在[13—16]。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就将脱钩问题引入到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两者的研究当中[11,17]。进入20世纪以来,脱钩理论进一步应用于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土地安全等领域[12,18—19]。近年来,脱钩理论和方法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脱钩理论和研究方法,参考OECD提出的脱钩指数模型[11],构建出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关系模型,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式(1)中,e为脱钩指数,LR为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率指标值,PR为人口增长率指标值,LA为建设用地面积,PQ为人口数量。根据LR和PR的增减变化特征综合划定脱钩程度定义表(见表1)和脱钩关系类型坐标图(见图1)。

表1 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程度定义表

图1 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关系类型图

1.当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两者为同方向变化时:(1)城乡建设用地增加(LR>0),同时人口也增加(PR>0),两者变化关系位于第一象限参考(指数e> 0)。据Tapio和李坚明等的研究[12,19],脱钩弹性值0.8和1.2可以作为状态划分依据,由此可将第一象限划分为三种状态,即“弱脱钩”(01.2,位于C区)。(2)城乡建设用地减少(LR<0),同时人口也减少(PR<0),两者变化关系位于第三象限(指数e>0),并划分为三种状态,即“弱负脱钩”(01.2,位于G区)。在这6种状态中,当PR与LR相近(B区和F区)、LR小于PR时(A区和G区),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趋于合理,反之为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同向变化的欠合理状态。

2.当人口与建设用地两者为异向变化时:(1)城乡建设用地减少(LR<0)而人口增加(PR>0),两者为脱钩型的变化关系(指数e<0,位于H区),称作“强脱钩”,此时在不低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最低标准时,建设用地趋于集约、合理利用;(2)城乡建设用地增加(LR>0)而人口减少(PR<0),两者为前者的逆向变化关系(指数e<0,位于D区),称作“强负脱钩”,此时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处于极不合理的状态。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总体特征

1.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特征。2000—2010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均呈现出扩张态势,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的分别是六安市、合肥市和宣城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幅速度最快的为宿州市、芜湖市和马鞍山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少的为黄山市、蚌埠市和铜陵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长速度最慢的为黄山市、蚌埠市和阜阳市。

2011—2013年,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合肥市、宣城市和六安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幅速度最快的三个城市为池州市、铜陵市和马鞍山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少的三个城市为淮北市、亳州市和铜陵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长速度最慢的三个城市为亳州市、阜阳市和宿州市。

2.人口数量变化特征。2000—2010年,安徽省各地级市人口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人口增加最多的三个城市为阜阳市、亳州市和宿州市;人口增幅最快的三个城市为淮南市、阜阳市和亳州市;人口增加最少的三个城市为黄山市、宣城市和铜陵市,人口增幅最慢的三个城市为黄山市、宣城市和安庆市。2011—2013年,安徽省人口数量增加最多和增幅最快的三个城市均为亳州市、阜阳市和六安市;人口数量减少最多的三个城市为淮北市、宿州市和滁州市,人口数量减少幅度最大的三个城市为淮北市、宿州市和淮南市。

(二)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脱钩特征

2000—2010年,安徽省各市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与人口呈现同向增加态势。根据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程度定义表(见表1)和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关系类型坐标图(见图1),利用Arcgis10.2软件构建处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关系格局图(见图2),各地级市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呈现出三种脱钩关系,即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和弱脱钩,具体如下:(1)除蚌埠市、亳州市和阜阳市的其余14座城市的e值均大于1.2,主要特点为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率明显大于人口增长率,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呈现扩张负脱钩关系,其中宿州市的扩张负脱钩关系尤为显著;(2)蚌埠市(e=1.18)和亳州市(e=0.98)的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呈现扩张连接关系,主要特征为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率相近于人口增长率;(3)阜阳市(e=0.72)的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呈现弱脱钩关系,主要特征为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率小于人口增长率。

表2 2000—2010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脱钩关系

表3 2011—2013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脱钩关系

2011—2013年,安徽省部分地区人口呈减少趋势,但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并未随着人口减少而减少,反而继续增加。根据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程度定义表(表1)和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关系类型坐标图(图1),利用Arcgis10.2软件,构建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关系格局图(图3),各地级市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呈现三种脱钩关系,即强负脱钩、扩张负脱钩和弱脱钩,具体如下:(1)芜湖、淮南、马鞍山、淮北、黄山、宿州和滁州七市其PR<0,LR>0,主要特征表现人口减少,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呈现强负脱钩关系,其中马鞍山市的强负脱钩关系最为显著;(2)合肥、蚌埠、铜陵、安庆、六安、池州和宣城七市其e值均大于1.2,主要特点表现为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率明显大于人口增长率,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呈现扩张负脱钩关系;(3)阜阳市(e=0.25)和亳州市(e=0.10)的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呈现弱脱钩关系,主要特征表现为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率小于人口增长率。

图2 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关系格局图(2000—2010年)

图3 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关系格局图(2011—2013年)

(三)巢湖撤市对合、芜、马三地的脱钩影响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安徽省撤销地级市巢湖市,并对原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行政区划进行相应调整,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因此,合肥、芜湖和马鞍山三地的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和人口数量较2011年之前都有了较大的增加。相比2000—2010年,2011—2013年合肥市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仍呈现扩张负脱钩关系,但其e值从2.24上升至2.36,表现为2011—2013年合肥市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速度与人口增加速度高于2000—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呈现加快趋势。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合肥经济圈、“大合肥”建设的加快推进,致使合肥市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呈现加快趋势。相比2000—2010年,芜湖和马鞍山2011—2013年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关系由扩张负脱钩转变为强负脱钩关系,表现为人口数量由增长转变为下降趋势,而建设用地面积继续增加。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芜湖和马鞍山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两个城市,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生育意识的转变,人口数量减少属于一种正常的趋势。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脱钩理论对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到以下结论。

(1)2000—2010年,安徽省近八成的地级市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脱钩关系呈现扩张负脱钩关系,即城乡建设用地扩展速度远远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不相匹配,呈现欠合理状态。

(2)2011—2013年,安徽省近1/4的地级市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的脱钩关系由扩张负脱钩转为强负脱钩关系,即人口呈下降趋势,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反而继续扩展,此时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处于极不合理状态。

(二)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有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推进“一带一圈一群”城镇化战略布局。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根据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集聚经济、人口的潜力,重点推进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皖北城镇群城镇化发展,推动“带圈群”内部城市间建立互动、合作及协调发展机制,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群发展态势。

(2)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形成和完善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其他设区市为节点、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推进各类城市合理布局、彰显特色、协调发展。继续强化合肥、芜湖、安庆、蚌埠、阜阳、黄山六大区域中心城市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显著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3)加快推进区域城市融合发展,探索城市融合发展新模式,积极支持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合(肥)淮(南)、淮(北)宿(州)等一体化、同城化,促进沿江城市联动发展,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

(4)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转移农村人口市民化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

(5)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具备条件的农村居民落户城镇,在保护农民合法的宅基地权益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构建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挖掘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潜力,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婧,方创琳.我国当前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的实践探索与问题剖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9).

[2]王婧,方创琳,李裕瑞,等.中国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特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4,(8).

[3]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6).

[4]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等.中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J].自然资源学报,2010,(10).

[5]龙花楼,李婷婷.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耦合分析[J].地理学报,2012,(2).

[6]蔡芳芳,濮励杰.南通市城乡建设用地演变时空特征与形成机理[J].资源科学,2014,(4).

[7]罗媞,刘耀林,孔雪松,等.武汉市城乡建设用地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城乡统筹视角[J].长江流域与资源,2014,(4).

[8]王介勇,刘彦随,陈玉福,等.黄淮海平原农区典型村庄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研究,2010,(10).

[9]张乐勤,陈素平,王文琴,等.基于STIRPAT模型的安徽省池州市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因子测度[J].地理科学进展,2012,(9).

[10]郭琳,严金明.中国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关系及其地域分异特征研究[J].兰州学刊,2007,(1):114-117.

[11]OECD. Decoupling: A conceptual overview [R]. Paris: OECD,2001.

[12]Tapio P.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 Transport Policy,2005,(2).

[13]郭琳,严金明.中国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的退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5).

[14]陈百明,杜红亮.试论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研究[J].资源科学,2006,(5).

[15]杜红亮,陈百明.基于脱钩分析方法的建设占用耕地合理性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 (4): 52-58.

[16]李效顺,曲福田,郭忠兴,等.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脱钩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

[17]Carter A P. The Economic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 Scientific American,1996,214: 25-31.

[18]Roberto C,Maria C G,Paolo R. Urban mobility and urban form: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st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urban expansion[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2,(2).

(责任编辑:弘昶)

[19]杨克,陈百明,宋伟,等.河北省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分析[J].资源科学,2009,(11).

Decoupling Analysi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and Population Change of Anhui Province

Zhang Yong Hu Xinyi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ecoupling theory,and according to the decoupling index model proposed by the OECD and the decoupling state which was divided by Tapio,this paper give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and population of Anhui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3. Main results show that: urban and rural constraction land and population change in 80% of cities in Anhui, presenced negativ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from 2000 to 2010. It means that the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rate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population growth,which is unreasonable. From the year 2011 to 2013,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and population change in 25% of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turned to be strong negative,which showes us the decline of population and the expand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area. That is to say the chang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and population is in a state of extremely reasonable. In view of the above resul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recommendations about how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Anhui Province to realize a system of intensive land resources saving,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Anhui Province as a whole.

Key Words: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Population Chang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作者简介:张勇,男,池州学院管理与法学院讲师,博士生(池州247000)。胡心意,男,浙江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生(临安31130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安徽省三化演进与土地整治协同耦合机制及机理研究”(2013SQRW085ZD);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3tszy037)。

中图分类号:F299.2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5)06—0155—06

收稿日期:201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