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的影响

2015-09-04汪友兰

微创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肱骨微创钢板

陆 泓 汪友兰

(1湖北省医学会,武汉市 430071;2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孝感市 432000)

肱骨干骨折为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因突然暴力性外力所致,骨折部位包括肱骨外科颈下至肱骨髁上部,多见于中部骨折,上下部较为少见[1]。长期的临床研究显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可靠且安全性较高,已成为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主要趋势[2],而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对手术效果及术后的康复均有较大意义。现对我院120例肱骨干骨折行经皮微创钢板治疗患者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差异,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12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19~64岁,平均(40.31±4.51)岁;AO 分型:A型60例,B型41例,C型19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无桡神经损伤;致伤原因:车祸伤26例,摔伤64例,高空坠伤11例,砸伤19例。将上述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且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和护理方法 (1)手术方式:所有患者均行全麻术,取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手术过程保持前臂旋后位,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中做近端切口,保护头静脉并分离至肱骨近端骨膜,远端切口如偏近则朝内侧牵开肱二头肌,使肌皮神经终末点显露并向内侧牵拉。纵行劈开肱肌显露出肱骨远端,期间避免显露桡神经。远端切口如偏远,可选在肱肌、肱桡肌间进入,显露桡神经采取保护措施。透视行骨折闭合复位,在骨膜外做肌下隧道后选择长度适当的锁定加压钢板(LCP)插入,钢板近端置于肱二头肌长头腱外侧缘,远端中上段置于肱骨外侧,中下段则置于肱骨远端外侧柱前方,观察位置满意后将远近端锁钉固定。(2)护理方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体征监测、术前准备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心理护理:及时消除患者存在的手术恐惧、紧张、疑惑等不良情绪,耐心解答问题,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展示手术成功案例,提高手术患者的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②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出现渗血,同时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渗血较多需及时告知医生,术后2d需换药,对切口处皮肤进行观察;③并发症预防:术后记录患者体温、应激反应、末梢血液循环状态等,并判断是否出现桡神经损伤,如出现桡动脉搏动次数下降、手指麻木冰冷等情况时应及时向医生反映;④康复训练: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术后1d行远端关节功能锻炼,1周后行肘关节屈伸锻炼,3周后可开始肩肘关节功能练习,4周在轻微负重状态下开始自主活动肩肘关节,期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运动方案;⑤出院指导:出院后应坚持康复训练,注意有效的运动方式和活动度,同时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加强营养食物的摄入,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出院后1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解答患者的各类问题,并对功能锻炼进行指导,嘱患者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①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法(VAS)对护理前后情况进行评价,术前观察时间为术前1周,护理后随访时间为1个月;②评价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神经受损及骨折不愈合。③采用Constant评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的手术效果,分为优(≥90)、良(75~89)、可(60~74)、差(<60),优良率为优率+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行±s)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SAS、SDS、VAS评分比较 两组三项指标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VAS评分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VAS评分对比 ±s)

组别 n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SD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V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60 62.64 ±5.61 41.51 ±2.31 65.81 ±8.15 44.61 ±2.44 6.41 ±2.61 4.12 ±0.54对照组 60 61.84 ±6.51 52.10 ±3.91 66.10 ±7.61 53.61 ±4.15 6.11 ±3.02 5.20 ±1.22 t值 0.721 18.063 0.201 14.481 0.582 6.27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优良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 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5,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n)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1例出现前臂外侧皮神经支配区麻木,考虑可能是术中牵拉力过度所致,服用弥可保后缓解,并发症总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1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 <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n)

3 讨论

肩关节解剖结构复杂,同时属于重要的人体关节,其功能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重大影响,肱骨近端骨折为肩关节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术后护理措施对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肱骨干骨折的致病因素主要为突发性意外伤害,大多数患者还未完成角色的转换就开始接受治疗或护理,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反应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消除护患隔阂,与患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从而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3]。切口护理对术后伤口感染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其与并发症的护理均应以预防为主,体征监测为辅,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汇报医师。康复护理是综合护理的重点环节之一,其可预防肩关节活动障碍,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能力[4,5]。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因其微创性、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等优势而在肱骨干骨折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其通过间接复位,经肌肉通道将钢板置入以完成骨折端桥接固定,与传统手术相比骨折愈合的时间更短,骨不连发生率降低,同时减少自体骨移植率[6,7]。围术期护理措施应以手术特点并根据患者实际病况开展。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切口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术前紧张情绪,可避免因情绪异常导致引发的医疗事故,且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切口感染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切口护理是针对这一不良事件的护理措施,其关键在于对患者体征的观察,采取主动、预见性的护理方式避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预防是对患者的体征进行全面的监控,从而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有效措施。康复训练是术后缩短患者恢复时间的关键措施,期间应坚持循序渐进、结合患者实际的康复原则。出院指导将院内护理延伸至院外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是保证手术效果及护理效果充分发挥的关键举措。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VAS低于对照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仅1例出现轻微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王青等[8]的研究结果相符。另外观察组手术疗效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手术效果得到充分体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谭 晶,郑放超,胡 佳,等.锁定加压钢板加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护理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9):1012 -1013.

[2] 陈秀英.肱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98.

[3] 孙兰芬,王淑萍,徐 群,等.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59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0):56 -56.

[4] 赵淑娥.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45例综合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4,12(18):19 -20,21.

[5] 李靖忠,张 蕾,赵春燕,等.优质护理服务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8(14):86-87.

[6] 孙丽丽,邢宏文.单根弹性髓内钉小夹板治疗肱骨干骨折10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6):109.

[7] 杜 昭,蔡 文,黄德征,等.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6(3):26-28.

[8] 王 青,张婷婷,李 晶,等.LCP-MIPPO技术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13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64-65.

猜你喜欢

肱骨微创钢板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