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2015-09-04王志涛

微创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腹壁普外科开腹

王志涛

(广东东莞市东城医院外科,东莞市 523000)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突出临床症状表现,且需要采用紧急措施进行处理的一类腹部疾病。目前,常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腹症[1]。本文通过观察急腹症患者共85例,分析腹腔镜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腹症患者共85例,均经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其中急性肠梗阻23例,急性阑尾炎16例,急性胰腺炎13例,急性胆道感染14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等,评估其病情,排除手术禁忌证、风险大的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 19例,年龄 20~71岁,平均年龄(43.01±2.24)岁;治疗组 43 例,男 26 例,女 17 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5.21±2.1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腹症患者,主要包括十二指肠修补术、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等。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急腹症患者,具体如下:应用腹腔镜确定病因,并经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后给予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依据现有技术水平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全部患者予全身麻醉,人工建立CO2气腹,在其脐下插入腹腔镜,同时依据急腹症患者的病变部位设立相应的操作孔,将患者腹腔内部的积液全部吸尽后进行手术,手术后将创口缝合,避免创口发生感染现象。除非对于很难完成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则应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成功:手术后患者各种临床体征、症状均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情况;手术失败: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没有完全消失,同时经检查存在异常状况,甚至有严重的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手术情况 治疗组中手术时间(44.3 ±11.2)min、住院时间(8.2 ±1.2)d、术后排气时间(18.2 ±4.8)h、术中出血量(26.2 ±8.5)mL;对照组中手术时间(75.1 ±14.5)min、住院时间(12.4 ±2.3)d、术 后 排 气 时 间 (27.3 ±6.8)h、术 中 出 血 量(48.5±13.5)mL;两 组 比 较,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术后排气时间(h)术中出血量(mL)治疗组4344.3 ±11.2 8.2 ±1.2 18.2 ±4.8 26.2 ±8.5对照组 4275.1 ±14.512.4 ±2.327.3 ±6.848.5 ±13.5 t值 13.0 10.6 8.5 10.8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临床疗效 治疗组中术后并发症1例(2.33%),成功人数为42例(97.67%),失败1例;对照组中术后并发症3 例(7.14%),成功人数为 22 例(47.62%),失败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n(%)]

3 讨论

近几年以来,我国急腹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其发病十分紧急,病症复杂多变,急腹症患者能够感到较强的疼痛感。发生急腹症通常是由于患者盆腔、腹膜或腹腔后器官和组织出现急剧性的病理变化。患者主要体征和症状具体表现在其腹部,甚至还引发其他并发症[2]。这类疾病变化快、起病急,应该尽早发现,以便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和诊断措施,改善病情,减少风险。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外科器械和技术也相应得到改进[3]。如今,临床中普外科微创应用范围日益广泛,而常规手术治疗方式渐渐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广泛使用腹腔镜不仅大幅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和手术时间,也提高了普外科疾病的疗效,受到了广泛认可[4]。

3.1 疗效机制 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常规剖腹探查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具有恢复慢、创伤大的缺点,手术过后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切口感染、失血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而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具有如下优势:①其属于微创手术,痛苦轻、创伤小,治疗3~4d即可出院,7d左右则可以恢复工作;②采用腹壁戳孔的方式,将腹壁切口取代,以尽可能避免患者腹壁血管、肌肉和相关神经受到损伤,不会由于腹壁神经切断发生皮肤麻木,不会由于腹壁肌肉过于瘢痕化而间接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5];③手术中腹壁戳孔一般为3~9mm,比较分散且易于隐蔽,愈合较好且美观,也减少了手术后的感染;④采用腹腔镜手术较难扰乱患者的腹腔内脏器,有效避免了空气和空气尘埃中细菌对腹腔的污染和剌激;⑤术中普遍使用超声刀操作,出血少,手术过后肠功能恢复较快,短期能够进食,最大程度减少了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6];⑥术后能够尽早下床,不限睡眠姿势,可随意翻身,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同时该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费用显著降低。

3.2 应用效果 在本研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低于开腹组,腹腔镜手术治疗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大幅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痛苦,并能很好的改善患者术后和预后生活质量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几率。同时,腹腔镜比开腹手术更充分显示手术视野范围,解剖的结构更为清晰,诊断更为精确。而且由于该手术创伤小,利于确保腹壁的完整性,术后基本不会存有瘢痕。同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较早,所需恢复的时间也比较短。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主要优势在于诊断的准确性高、出血量小、恢复快、损伤小、时间短,能一定程度上减小患者腹部的切口,减轻其术后疼痛,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是一种理想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冯俊峰.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疗效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1):149 -150.

[2] 石 琳.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疗效探讨[J].医药与保健,2014,22(9):26 -27.

[3] 李建新.探讨腹腔镜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5):2608.

[4] 蒲国士.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5):17 -18.

[5] 冉 斌.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8):207 -208.

[6] 姚景富,王丽香.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4,(8):290-291.

猜你喜欢

腹壁普外科开腹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