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常态与智慧城市战略
2015-09-04陈桂龙
文|本刊记者 陈桂龙
2014年8月27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是一个新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什么样的速度、规模、节奏和模式才是健康的和有序的,是继续升温、加速,还是主动调整、换挡,成为智慧城市进入其新常态必须思考和解答的首要战略问题。
三个特点
上海交通大学斐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刘士林认为,在中国新常态下,要认清建设智慧城市的三个特点。
一是“在较多起伏变化中保持相对高水平增长”。在经济“中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将不断受到“下行”和“降温”的压力和考验。但在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降温、减速和动荡是相对的,而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基本态势是绝对的。首先是来自市场的巨大消费需求。从宏观上看,“十二五”以来,我国300余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直接投资合计超过3000亿元,预计未来还有可能带来2万亿的产业机会。从微观上看,2015年3月2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预测,未来5年我国的电脑等数字化机器将由目前的60亿台上升到400亿台。其次是出自政府城市治理服务的需要。在大数据时代,要想管理和调控人口、经济、社交活动越来越密集频繁的城市,必须借助信息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业,很多城市已启动的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水务、智慧医疗、智慧城管、智慧政务等,也不可能半途而废。但由于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不排除出现“暴涨暴跌”情况。
二是“结构性调整难以避免但绝非朝夕可成”。和1995年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样,智慧城市建设也面临着“如何实现精明增长”的转折关口。由于过去的“铺摊子、上项目、占山头”,智慧城市的结构性和生态性问题已浮出水面:在智慧城市和城市之间,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城市其他板块和功能严重脱节,偏离了城市总体战略目标;在智慧城市内部,部门各自为战,企业多头并进,如同外表华丽但并不宜居的大都市,“成本很高,获得感很差”;在智慧产业技术系统,缺乏兼容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和3S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化主平台,“局部亮点很多,整体乏善可陈”;在信息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是政府主导的供给导向型模式,一些工程往往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在日益复杂的城市环境下,要实施改造和重建非常麻烦,成本高昂。既要有打攻坚战、啃硬骨头的准备,更要依赖创造性的智慧和针对性的具体方案。
三是“数据更加开放同时也更加封闭的斗争长期存在”。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开放是主流和大趋势。包括社会各界对信息孤岛、信息不对称的声讨及舆情压力,数据开放正呈现出一片喜人景象。如国家数据等大型数据服务平台的投入使用,百度等互联网公司逐步开放其数据资源,为智慧城市及相关行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料。但这绝不意味着已大功告成。与数据更加开放相对的是“数据更加封闭”。由于长期形成的部门、行业的“数据割据”,也包括一些涉及国家和城市安全、商业和市场价值的数据普遍存在,数据开放和封闭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一些特殊背景下还会愈演愈烈。如何打破这个僵化局面,不仅需要智慧,也更需要时间。
两大问题
刘士林认为,目前国内建设智慧城市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主观上“建不建”的困惑。在快速扩张中,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逐年增大、信息技术研发成果层出不穷、智慧产业公司遍地开花,但并没有使城市运转“智慧”起来,“需要的没有,不需要的太多”,成为信息服务和消费的普遍现象与突出问题。
二是客观上“如何建”的困顿。2012年11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来,很多城市都铺开架势准备大干一场。但由于投资大、见效慢,再加上开发商普遍面临资金链条吃紧,不少城市的协议、契约、项目化为一纸空文,产生了大批的“烂尾楼”,“食之无味”又“弃之不得”。要“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必须首先解决“建不建”的“信心问题”及以“如何建”的“战略问题”。
刘士林
从发展趋势上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4年5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2014年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表明建设智慧城市的基调没有改变,并深入推进到更具体的“层级”和“领域”。同时,随着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智慧城市的市场和需求还在扩大。2013年8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2014年6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将深圳等80个城市列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中央财政安排部分启动资金予以支持,同时国家还将根据建设成效以“后补助方式”给予支持。这不仅回答了“要不要建”的问题,同时也为“如何建”提出了必要的指引。
两点建议
针对如何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刘士林提出两点建议。
1.在“人文型智慧城市”战略主题下重新布局城市信息基础和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在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科技型智慧城市,重点是先进信息通讯技术研发及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管理型智慧城市,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政府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照搬和复制了西方,主要围绕着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三维仿真、数据建库等开展,同时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数字城市、数字政府、数字交通等政务平台纷纷上马。但目前之所以形成了“不健康”的困境,是因为科技型和管理型智慧城市模式都基于西方理性文化,把智慧城市建设完全等同于技术、资金和管理问题,忽视了“技术”与“社会”、“信息化城市”与“城市有机整体”的协调与共生关系。这不仅有悖于全球范围内“文化城市”发展趋势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同时也与创造“价值、意义、梦想”的城市本质背道而驰。
从诗性智慧出发,提出人文型智慧城市发展目标,把智慧城市从“经济问题”转化为“文化问题”,在强调信息化技术手段与人文服务理念相结合,以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引领城市信息基础实施和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的同时,以科技、管理是智慧城市“不可缺少的手段”和人文、价值是智慧城市“不能抛弃的目的”为顶层设计,推进形成一种科技型、管理型、人文型智慧城市的有机结合和包容发展模式,全面满足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制度文明和人文精神需求。在“十三五”时期,我国智慧城市在总体上应确立以智慧科技为重要基础,以智慧管理为主体形态,以智慧文化为理想目标的战略定位和基本思路,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支持。
2.在“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新常态中持守“蹄疾而步稳”的安全策略和节奏。
西方有句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还可以说:智慧城市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在中国新常态下,由于经济波动会影响到城市建设,而结构调整也不知会“调整到谁”,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智慧城市建设不宜过于“激进”和“急切”。同时,由于经济波动和结构调整往往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所以也不能完全袖手旁观、观望等待。
在此背景下,应把“蹄疾而步稳”确定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战略原则:“蹄疾”是步子一定要快,慢了就会脱离“第一方阵”,以后追赶起来就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步稳”是稳扎稳打,不断建立根据地,特别是防止“左倾冒进”,超出了资源、机制和现阶段的承受水平。只要能把这两方面的要求统筹协调好,就有可能开拓出一条具有战略性突破意义、变被动为主动的自主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