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2015-09-02张伟眉

甘肃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补白延伸插图

张伟眉

【关键词】 语文课堂;想象;插图;词句;补白;延伸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5—0080—01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拓宽思维的宽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呢?

一、借助插图,观察想象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或以课文主要内容为依据,揭示主人公的思想品质,或将课文中最感人的场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或将文字背后深藏的寓意借助于人物神情触发想象。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好插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以绘画的视觉形象补充文字描绘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审美情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观察、想象等能力。如,在教学《画家和牧童》一课时,教师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中围观人的表情、动作,揣摩想象其心理活动,为学生更好地感悟牧童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和画家戴嵩谦虚有礼的美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品读词句,感悟想象

叶澜老师曾经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着力引导学生不断扣住文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细致地咀嚼、推敲、想象,才能让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鲜活的语言,让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画面,才能品味出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让学生真正感受作者的情怀,体味文章揭示的深刻道理。如,《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全文语言美、意境美、篇章结构美。在学习“秋雨是一把钥匙”这一段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清凉”、“温柔”两个重点词,让学生先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切身感受秋雨的特点,仿佛真有丝丝凉凉的秋雨飘到了自己的皮肤上,使学生在品读中不知不觉地走进秋雨,进入秋天的意境。

三、补白文本、丰富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胜枚举,作者在创作时,对于文章的布局谋篇、谴词造句等都会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其间也会常常留下一些“无字处皆有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独特感悟,展开想象填补,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空白,激发想象,巧妙填补,课堂定会动静相生,张弛有度,精彩纷呈。如,在教学《雪孩子》一课时,文中并没有交待“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兔的”,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抓住这一留白,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雪孩子赴身火海救小白兔的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使语文课堂放射出亮丽的光彩,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四、拓展延伸,助推想象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开放性,要求教师将语文学习的内容向课外拓展,在延伸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有些在结尾处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留给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这给学生顺着课文思索带来了机会,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合情合理的推想,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凡卡》是一篇情感至深的佳作,作者没有告诉读者小主人公命运的结局,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思。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拓展想象的空间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写一个片段——《凡卡梦醒以后》,共同完成这个悬念。这样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沙皇俄国的黑暗年代,凡卡的悲惨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

想象的魅力是无穷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发展,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擅于创造条件、正确诱导,必然会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树立信心,大胆地放开手脚,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语文的天地里尽情地翱翔。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补白延伸插图
多元“补白”,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立足文本,让思绪在空白处飞扬
关于增强小学阅读课堂教学效益的若干思考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图文相辅共筑生态课堂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