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5-09-02杨尚文
杨尚文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5—0059—0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客观要求。思想品德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从五个方面进行实施。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得到有效提高。
一、教学设计围绕学生自主性
一堂成功的课,来源于成功的教学设计。在新课改和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前提下师生共同研究来确定,这样确定的目标才能得到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并能促使学生全力以赴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难点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应该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真正难以理解、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教师想当然脱离学生实际照搬教参确定的难点。难点的突破也必须针对学生的疑难之处设计情境、问题、角度、难度、方法等,问题设置力求体现学生在认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冲突,并尽可能地吸纳更多学生参与该过程的设计。题目的设计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又要充分考虑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暴露出的易混、易错点,使设计的题目保持一定的梯度和区分度。由此可见,教学设计首先要围绕自主预习这个环节,教师要编制好预习案,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紧紧围绕学生自主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来设计教学案。
二、教学实施过程体现学生自主性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一学科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思想品德课自身的特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还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变“痛苦地学”为“愉悦地学”。更要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在一次次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中,巩固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变“短暂有兴趣地学”为“有持久动力地学”。
2. 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必须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我的做法是充分地、有选择地、有改进地利用教材,创设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氛围:一是通过“读一读”,把阅读的机会让给学生;二是通过“议一议”,把议论的时间交给学生;三是通过“说一说”,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四是通过“想一想”,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五是通过“做一做”,把练习的实践交给学生;六是通过“问一问”,把质疑的环节补充留给学生。这“六点”充分运用了学生的“手、眼、耳、脑、口”等各种感官,兼顾了各种类型的学生,无论哪个方法,都能使学生由“静”变“动”,调动了学生的“思”,激发了学生的“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时展现学生自主性
在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的训练中,可由学生自己作答、评判、纠错、归因;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注意作业要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学生成为学科知识的实践者;同时分层次布置作业,注意作业的选择性,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还要要求学生多阅读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提倡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摘抄本,摘抄自己所学的重点课外知识;并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这些做法都能展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风貌和能力。
四、教学反思突出学生自主性
首先,指导学生学会课后反思。教师要指导学生每节课后要反思当堂课的主要知识点、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易错易混点;其次,指导学生学会练后反思。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准备错题本,将典型的错题归纳整理好,明确正确答案,准确分析错因,适时温习巩固;最后,指导学生学会考后反思。每次考试结束后,要要求学生找出差距、找准原因、找到改进措施,指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
五、教学延伸关注学生自主性
要教育并教会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并在运用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引申学习和研究,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