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读美析,品美审美

2015-09-02陆祖伟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意象诗歌文本

陆祖伟

诗是什么?诗是流淌于心湖的清泉,荡涤我们蒙尘的心灵;诗是盛开于心树的花朵,熏香我们独立的人格;诗是跳荡于心弦的音乐,激起我们昂扬的斗志。诵读诗歌,我们感受了喜怒哀乐,理解了善恶美丑;鉴赏诗歌,我们濡染了性灵,陶冶了情操。诗歌如此美好,它是语言的钻石,是情感的瑰宝。诗歌教学的过程,是美读美析、品美审美的过程。文质兼美的诗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文学趣味,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实现诗歌课堂的有效教学,美读美析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美读美析,走进文本,走近作者

美读美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叶老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了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美读的根本在读,要想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就要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古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正是读的重要性。读是如此重要,在现实的诗歌课堂中却被不少教师忽视了。例如某教师:“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读书,请同学们快速标出节次,浏览全文,并找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开始,快!”试想,一首优美的诗歌,初读只给一分钟的时间,到底能读出什么?何况还有这么多的任务!更有甚者,某教师语出惊人:“由于时间关系,课文就不读了吧!”上述的两类教师均属于急功近利型,表面看来是吝惜时间,热衷讲解,实则贱视读书,视读书为可有可无的陪衬。还有一种“放羊式”的课堂,一味地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表面看来热闹无比,细究起来,学生究竟学到多少东西呢?不读书的语文课还能叫语文课吗?这样的课堂,语文的“味”荡然无存。让学生充分阅读,在读中品,在读中悟,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真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鉴赏必须要反复诵读,通过对音韵、节奏、意象、语言的反复品读,才能逐渐悟到诗中传达的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这便是美读。美读美析,方能走进文本,走近作者。

二、美读美析,抓住特点,有效教学

诗歌具有“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的特点,抓住诗歌“三美”的特点,运用得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实现诗歌课堂的有效教学。

我在诗歌教学中,多采用“初读感知——再读生疑——感悟内化——思辨存疑”的教学模式。初读即鸟瞰式阅读,着眼于整体感知,阅读时要指导学生从大处着眼,明确写了什么;再读即精读式阅读,让学生选择重要的段落深入阅读,细细品味,明确是怎样写的;感悟内化即消化式阅读,重在深化鉴赏,整体归结,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思辨存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能会因为教学目标的关系暂告一段落,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新问题的产生意味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又进入了新的境界。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用“还有什么要问的吗?”这样的问题作为与文本对话的结束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须给出答案,“不给”或“不完全给”为最佳,这就是所谓的“适当留空”。但一定不能没有引导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指导。

如《雨巷》的教学,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诵读的初读环节后,我提问学生: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一个寂寥的像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环境?(凄清、悠长、寂寥的雨巷)传达一种怎样的情绪?(哀怨、凄愁、迷茫、寂寞、惆怅、一丝痛苦、悲凉)在初步感知和基本把握作品形象、作者情绪的基础上再读探究:阅读中对《雨巷》的感受?(美)美在哪?(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我引导学生抓住意象品味意境,借助图片、描写丁香的名句帮助学生理解“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内化感悟阶段,在于突破难点,把握作品的主题。通过姑娘与理想的相似点,引导学生体悟姑娘的形象实际就是作者的理想,他彷徨、求索,实际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全诗表达了执着追求而又无法把握美好理想的孤苦心情。思辨存疑环节侧重引导学生探究让人产生无尽想象的意外之象。

《雨巷》一课,我抓住了诗歌“三美”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了诗歌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美读美析,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幼儿时期的人们似乎就能领略到诗歌的魅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孩童们朗朗上口,这是因为诗歌的音乐美具有让人不可抗拒的魅力。诗歌具有音乐美,美读诗歌,教师就要走进文本,注意把握诗的韵律、节奏、声调。

如教学《琵琶行》时,我把“鉴赏本文的音乐描写,感受音乐美”定为学习的难点。学生初次朗读音乐描写名段“转轴拨弦三两声……东船西舫悄无言”时普遍读得平淡无奇,读不出琵琶女的“沦落情”,体会不到白居易和琵琶女因共同的遭遇,相似的命运而产生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自然也就无法深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注意到这一点后,我先配乐范读,感染学生的情绪,初步引发他们的审美愉悦。接着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走进琵琶女的内心世界。学生通过对琵琶女当年风华绝代和如今幽怨商妇的境况对比,明确了琵琶女的琵琶声是在自诉身世,进而准确理解了该段:“转轴”六句属于前奏曲,应读得低沉,语速放慢,读出抑郁;“轻拢”六句应是想起了“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的风流京倡生活,属欢乐曲,应读得轻快,语速舒缓,读出欢乐;“间关”六句属于沉思曲,写出了“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的变故,应读得低沉,

语速缓慢,读出伤感;“银瓶”四句属悲愤曲,写出“老大嫁做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悲愤,应读得紧张热烈,读出悲愤。学生还品悟到该段用八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不同的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此外,还用“嘈嘈”“切切”等拟声词和“间关”“幽咽”等词来描摹琵琶声,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

美读美析,读出语速、读出语调、读出情感,在感受诗歌音乐美的同时实现了与文本的真正对话,实现了诗歌课堂的有效性。

四、美读美析,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意象是解读诗歌的突破口,如果把意境比喻成一座房子,意象便是堆砌这座房子的砖石。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中的“景”便是意象,意象是带上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解读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人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藤”“树”“鸦”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经作者加工,变成“枯藤”“老树”“昏鸦”,这就带上了浓烈的主观色彩,体现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思乡思亲情结。同为写秋,马致远悲秋,将“意”立在“断肠人在天涯”,所选之“象”便自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等凄凉黯淡的景。毛泽东颂秋,将“意”立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上,所选之“象”是“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绚烂多彩,充满生机,体现了伟人的胸襟与豪情。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意象为突破口解读诗歌,美读美析,品味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五、美读美析,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语言典雅、丰厚、简练,是最精粹的文学样式。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等特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可以从炼字、修辞等角度进行。

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诗歌的课堂应是充满魅力的,或浅吟,或低唱,或放歌。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来体味“天地一沙鸥”的落寞凄凉;“人比黄花瘦”的凄苦绝伦;“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旷达;“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散淡;体悟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辛弃疾的豪放雄浑;柳永、李清照的婉约柔媚。

美读,读出文味;美析,析出精妙。美读美析,丰富了诗歌教学的课堂;品美审美,给予我们愉悦的情感体验。美读美析,品美审美,让学生在诗歌瑰丽的殿堂中自由翱翔,收获诗歌教学的精彩!

(作者单位:甘肃省榆中县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意象诗歌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诗歌岛·八面来风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玉人”意象蠡测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