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助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2015-09-01吴钰重
吴钰重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新媒体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并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审视视角和展示平台,进而影响和重塑着大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在践行大学教育“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养、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必将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校园文化建设
新媒体概述
20世纪80年代,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作出预言:“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新媒体将会是浪尖上的弄潮者,引领媒介发展的方向。”[1]新媒体的概念在学术界至今仍未有统一界定,其内涵也会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今天所谓的新媒体是相对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利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以及有线网络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网络博客、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新媒体以其开放平等的精神、草根化的参与方式以及共享的网络化技术等,实现了传播机制的“去中心化”,其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内容的垄断,信息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每个人都可向外界发表个人见解、阐述个人观点,由原来的“主导受众型”转变为“受众主导型”。此外,新媒体以其即时性、交互性、可重复性、信息量大等特征,不断颠覆和创新着媒介传播的新秩序。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推广方便,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近几年,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趋势的促推下,新媒体的用户持续增长,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4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14 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 6.32亿,其中,学生占据25.1%,是最活跃的新媒体用户群体。新媒体的应用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据统计,超过2亿用户的新媒体应用就有十几项之多,如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络视频、微博、微信、博客、网络购物等,新媒体产业发展的活力持续增强。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的应用现状
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网络已经从大众媒体走向更强调个人特征的“自媒体”,并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大学生对校园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接触率持续下滑,平均每天接触传统媒体的时间普遍缩短,集中在0.5小时至1小时,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学生互联网接触率高达99.4%,其中,61.3%的受访学生日均上网时长集中在1小时至4小时,还有14.0%的受访大学生每天接触互联网的时长超过6小时。[2]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的新浪微博用户已超过3,000万,平均年龄20.84岁,超过80%的高校学生拥有至少一个社交网络账号。
新媒体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感染作用。在课业学习中,网络授课、知识搜索正成为大学生开展专业学习、解惑答疑的主要渠道;日常生活中,登录社交网络与外界沟通交流已成为大学生的第一网络行为,特别是微信的出现,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
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党委宣传部于2014年4月搭建起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以“发布最新权威资讯、展现北科大校园风貌、展示优秀北科人风采、服务广大师生校友”为宗旨,追踪校园的热点和动态,关注科研教学的新发展和新突破,反映师生的日常生活,及时推送学校重大新闻、宣传典型人物、发布重要活动通知。平台围绕学校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策划主题,制定宣传重点,如在毕业时推出“毕业季”主题栏目,推送的“相离莫相忘 且行且珍惜—张欣欣校长在夏季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阅读量达到9,045人次,“毕业”主题摄影图志阅读量达5,763人次。微信平台积极介入师生关注的舆论场,及时发布引导性信息,使得学生更加便捷地了解学校新闻资讯和校园活动,搭建起学校师生间新的沟通桥梁,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共鸣和影响力。
学校团委于2014年5月建立“北科大青年”微信平台,平台以“服务青年生活、引领青年思想”为宗旨,以“新闻整合、舆论原创”为目标,一方面通过日常更新 “贝壳视界”“贝壳时空”“贝壳人物”“贝壳品茗”等版块,推送国内外热点事件、校内团学快讯及通知公告等,在保证日常活跃度的同时服务青年生活,丰富校园文化;另一方面突出“贝壳问卷”“满井时评”针对舆论热点的原创社评,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微调研活动,通过收集后台数据掌握团学活动开展后的反馈及学生需求,同时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优势,邀请其执笔撰写针对当下舆论热点的社评,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青年思想。例如:昆明暴恐事件后,微信平台及时策划话题,推出原创社评《姑娘,为什么不穿上你的艾德莱斯?》,澄清暴恐事实,引导舆论导向,正确引导教育学生。
学校学生工作部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引导2014级新生,专门开辟微信订阅号“2014贝壳学子”,覆盖新生近3,000人(新生总量3,300人),紧贴2014级新生的学习、思想、生活,每周进行至少3次的精准推送,确保与新生需求构建无缝对接。微信平台在新生入学时,推出介绍学校校史校情的《无限风光在北科》,阅读量达到23,528人次,并获得新生、新生家长及毕业校友的大量转发;《大学校园中20个不文明行为,你有吗?》的宿舍文明行为引导帖的阅读量达到4,473人次,并在新生中引发互动和讨论,《辅导员日记—纪录辅导员的一天》阅读量达到3,433人次,使学生在更加理解辅导员工作的同时构建起师生感情交流的通道;同时,平台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中”事件、全国首个烈士纪念日等时政热点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舆情引导,使新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正确的认知,受到学生热烈欢迎。在新生开学的41天内,平台共计推送24期,117篇内容,总阅读量达到114,118人次,在新生的意识形态引导、爱校荣校教育、学习生活引导、师生感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新生教育的重要工作抓手。
新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新媒体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播媒介和物质载体,在开展德育工作、丰富社团活动、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必然发挥更大作用。
立德树人,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虽然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需的,但对大学生影响更大、实效性更强的却存在于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中。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将其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手、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的载体,融思想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可以更加高效、快捷,在更大范围内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贯彻引导,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精神,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通过网络、微信平台等宣传“全国道德模范”等社会正能量,可以更好地调动大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准确寻找到大学主流文化与自身理想的契合点,为将自身真正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有力支持。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课外活动需要更加开放、自由的信息平台,及时提供更加契合学生需求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凸显优势,形成与学生课余生活的强大互动。在社团活动中,新媒体创新了关注模式和共享方式,改变了以往拉横幅、发传单等宣传形式,打破了校园围墙的阻隔,更加迅速、更大范围地形成扩散宣传态势,学生们也乐于在网络中建立宣传阵地,打造网络社区品牌,从而吸引更多的校内外学生加入其中。2012年6月5日,共青团中央发出了《关于推动形成共青团新媒体和文化工作系统化格局的通知》,标志着新媒体推动高校团学工作的局面开始形成,并不断走向规范化和规模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更为丰富、方式更加多样。通过新媒体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机制,开展意见征集、网络投票、心理咨询等活动,能够及时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及时作出正确反馈,及时帮助学生纾解情绪压力,从而有助于营造和谐团结的校园生活。同时,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分众的特性,学生们可以打破传统地域、时间局限,在更广阔的网络空间中找到自己的兴趣话题,思想倾向更加活跃,且更富有主见,公共事件参与的意识更强,个性化需求得以充分满足,从而有助于大学校园凝聚人心、整合优化资源、激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活力。
此外,新媒体使大学校园文化更加具有社会性。传统的大学校园与社会相对隔离。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信息渠道的开放性,校内外的信息交流更加频繁。一方面,新媒体成为学生了解社会、沟通外界的重要渠道,校外的社会事件、价值观念对大学校园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大学校园内的重大活动或事项,借助新媒体的传播,能够快速成为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总之,新媒体为校园文化打通了连接社会的通道,也为其提供了展现自我、影响公众的舞台。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由于网络信息的良莠混杂,新媒体在带给大学校园文化良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 碎片化阅读、跟风式思考等网络症状快速蔓延,使学生失去系统思考的能力;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接触社会的能力降低,现实中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社会实践,带来人际关系淡漠;网络世界不同形态的人生观、道德观,容易使学生思想上产生迷惑,核心价值观面临冲击,传统校园文化的引导功能削弱。因此,置身于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应对新媒体带来的种种挑战,正确发挥新媒体的引导作用,成为建设积极健康校园文化的重要任务。
1.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为新媒体应用搭建良好基础环境
要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加大学校网络平台软硬件的研发与升级利用,提升校园信息化整体水平,在确保信息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信息传播和共享范围,实现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最大限度开发与利用,避免成为信息社会的孤岛;同时要紧密跟踪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在网络带宽、机房建设以及软件购置等环节超前规划,从而为新媒体的有效利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做到趋利避害,科学使用新媒体
媒介素养是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通过将新媒体知识和技术融入通识教育,使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新媒体与个人成长和学校、社会发展的关系,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与机遇,正确解读新媒体、批判地接受新媒体中的相关信息,为自己所用,而不随波逐流。同时,要不断完善新媒体应用制度体系建设,做到科学管理,特别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的监测和引导,及时消除各种错误观念的误导,增强大学生的鉴别能力,确保学生们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真正使新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思想、学生学习成才、校园文化建设的“绿色”阵地。
3.实现媒介融合,更好地塑造大学校园文化
充分利用社会公众网络资源,将原来的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和户外宣传等信息链接到校园网络上,实现线上线下“虚实媒介”的结合。同时,要借助媒介传播的力量,创新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学生们增强团队合作的精神,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实现线上线下虚实世界的结合,真正感受到大学校园带给自己的师生情谊和情感体验。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全面认识到新媒体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优化校园媒介格局,全力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品牌文化,不断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而为大学践行立德树人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研究课题,课题名称:全媒体时代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课题编号:JGWXJCZX201434)
参考文献:
[1] (美)阿尔文·托夫勒著. 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 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 :《2014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与最喜爱的媒体调查报告》.
[3]覃泰树等.立德树人视野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3.
[4]杨弘宇.利用新兴媒体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