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探宋代“恩科”之弊

2015-09-01董名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取士士子官僚

董名杰

(浙江师范大学 初阳学院,浙江 金华321000)

宋代的“恩科”制度可以分为“特奏名”制度和“恩荫”制度,这两者都是对宋朝科举“正奏名”的重要补充,也是宋朝重要的选官途径。可是随着后期取士人数的不断增加,宋代“恩科”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并引起了当时诸多有识之士的反对,他们希望能够改良甚至废除“恩科”制度,可是终宋一代,尽管对“恩科”有过一定的限制,但是其始终存在,并深刻地影响着宋代的政治生活,成为了宋朝统治者巩固统治的工具。

一、宋代“恩科”制度

宋代“恩科”包括“特奏名”制度和“恩荫”制度,两者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特奏名”制度适用对象是屡试不第的士子,而“恩荫”制度则针对在朝高级官僚或权贵的子弟以及门客。

1.特奏名制度

《宋史》对宋代特奏名制度有过简介:“凡士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曰特奏名。”[1]特奏名,又称恩科、恩榜,与按正常科举途径出身的“正奏名”相对,评价标准不是成绩高低,而是参加科举的次数和年龄,是选拔屡次科举不第考生的一项特殊制度。特奏名制度始于宋太祖时期。太祖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见大量考生屡考屡败,穷困潦倒,“非以特恩,终成遐弃”[2],故在正常取士之后,又额外恩赐司马浦等一百零六未及第之人进士出身。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甲寅,上御崇政殿亲试礼部特奏名举人,得进士李迪以下二百四十六人”[3],正式出现了“特奏名”这一名称。到“宋仁宗一朝,共开科场十三次,而取特奏名竟十一次,‘恩科’已近常规化”[4]。随着特奏名人数的不断增加,宋廷对特奏名之人开始增加殿试以便定等,但比正常科举出身的要简单和容易得多,却因此授予的官职也非常低,基本为虚职,与正奏名出身者根本无法相比,且升迁极为困难,“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特奏名出身者而言,能够成为选人已是幸事,此后的仕途前程则基本无望”[5]。

特奏名制度从表面上来看是优待当时的知识分子,但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这项制度把名利适当地分给当时的中下层,无数宋朝士子“凯觎一官,老死不止”[6],而不会成为“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倡乱而敬翔李振之徒”[7],因此宋廷利用特奏名制度维护了社会稳定,协调了文人士子的利益,有效地巩固了统治。

2.恩荫制度

恩荫,又称门荫、恩补、任子等,是皇帝根据官僚职位的大小直接赐予其子孙亲戚科举功名的制度。宋代恩荫制度名目繁多,入仕门槛相较于前朝可谓极低。其主要分为“常荫”和“特恩”。“常荫”包括圣节荫补、郊祀荫补、致仕荫补、登极荫补、遗表荫补、殁于王事荫补等;“特恩”则是遇到朝廷吉庆之事,例如后妃生子等,所有高官子弟甚至门客均可以享受到恩荫的待遇。宋代时期恩荫制度的范围也极大地拓广且数额众多。汉代的门荫制度只能荫兄弟或儿子,唐代扩大到了孙子或曾孙,而到了宋代,不仅子孙可以得官,而且带有血缘关系的亲族、门客等均可被取士。唐代时,一个官员可荫一至二人外,明、清时,大小官员一生甚至只能荫一人,可至宋代,哪怕是在孝宗末年“通减三分之一”后,恩荫人数依旧十分多,“宰相十人,执政八人,侍从六人,中散大夫至中大夫四人,带职朝奉郎至朝议大夫三人”[8],由此可见宋代人数恩荫之多。

两宋的恩荫制度“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官僚享有的一项制度化的特权”[9],保证了权贵子弟入仕途径的畅通,有利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二、宋代“恩科”之弊

作为宋代科举制度的重要补充,“恩科”在选拔人才、培育社会读书风气上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其对宋朝带来的诸多弊端。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造成“冗官”

冗官问题在宋朝最为严重,与“冗兵”“冗费”成为了宋朝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终两宋时代都没有予以解决。科举之中的“恩科”毫无疑问对宋朝的官僚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首先是特奏名制,其在宋代科举取士之中占有重大的比例。“据统计和推算,两宋贡举共取士约11万人,其中正奏名约6万人,特奏名约5万人,特奏名登科者占总登科人数的45%。”[10]除了特奏名制度之外,恩荫制对造成宋朝冗官具有直接作用。北宋真宗时期,重要将领曹彬、李继隆卒后,其子孙、门客、亲校得官者多达十多人,而生前曾为宰相的王若钦卒后,朝廷甚至录亲属及亲信二十余人为官;南宋绍兴年间,一次性恩荫多达四千人,快达到了江西在两宋时期进士数量的八成之多,“从入仕人数上说,恩荫入仕的人数几乎与科举取士的人数相埒”[11]。到了南宋时期,高宗绍兴四年,中书舍人赵思诚也上书痛陈恩荫之弊:“孤寒之士,名在选部,皆待数年之阙,大率十年不得一任;今亲祠之岁,任子约四千人,是十年之后,增万二千员,科举取士不与焉”[12],由此可见,恩荫取士几乎成为了宋朝冗官最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冗官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官僚队伍素质下降

宋朝的科举取士使大量的人才脱颖而出,诸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富弼、苏轼、张载、周敦颐、沈括,等等,皆是科举出身。就在宋朝的科举制度为宋朝的发展大量输送人才的同时,“恩科”制度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多数出身“恩科”的官僚素养较差,并因此导致了宋朝官僚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以特奏名制度为例,出身于特奏名制度的官僚皆是数十年科举不中而得以被“恩科”,他们不仅年事已高,大部分又学识浅薄、资质平庸,出仕之后,亦是无所作为。在神宗元丰年间,在一次特奏名殿试上,一位七十余岁的老儒在试卷里只写了“臣老矣,不能为文也,伏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几个字,就被神宗赐“特给初品官,食俸终身”,由此可见,特奏名出身之人其政治素养能力完全不符合国家发展之需、百姓生活之需,在神宗年间曾任监察御史的上官均就曾批评特奏名出身的官僚道:“偶获一荐,累试见黜,年高才耗,学术忘废”“其能精明治事、廉洁自守者,十无一二”。在南宋绍兴年间,中书舍人赵思诚更是直言:“寒士有三十年不得调者矣……政和、宣和之后,私谒行,横恩广,有年未三十而官至大夫者。”这些不学无术,在政务上又严重失职之人,却又凭借着权贵的出身,利用家族关系入仕,而寒门子弟却得寒窗十年,正是应了西晋文学家左思的诗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3.严重败坏士风学风

终宋一朝,宋朝君主对文人士大夫的政策极为优渥,宋太祖赵匡胤曾立下“不杀士大夫”之誓,而这为历代宋朝君主所继承,可遗憾的是,这种对文人士大夫的怀柔政策本应由鼓励知识分子为国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而演变为对士大夫官僚阶层特权的默认和包庇。也有不少士子在多次不中之后,甚至不肯再发奋苦读,而是滋生惰性,坐等“特奏”,极大地败坏了士风学风。而对于可以直接享受“恩荫”制度的权贵子弟来说则根本连科举尝试的必要都没有,“高贵”出身的他们可以在父辈的恩荫之下直接为官,虽然最后的官职无法和正常科举出身的士子相比,但是依然可以不需要任何的付出而获得国家官僚的待遇,便更不乐意埋头苦读。“恩科”对士风学风造成的不利影响远非于此,它就如同后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士子不需要另谋出路,只需埋首经书,将他们牢牢束缚在四书五经和科举的囚笼里。无数的社会精英就这样将自己的一生倾尽于科举,而不能致力于其他方面的发展,宋代士子的文化自由和创新能力遭到了极大的限制。

作为对宋代科举制度的重要补充,宋代的“恩科”制度对宋代的政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虽拓宽了选拔人才的途径,践行了宋代重文抑武、优待士大夫的国策,对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起了积极作用,但完全无视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断冲击着宋代官僚体系,带给宋朝更多的是压力和严重的弊端。除了造成“冗官”之外,它也使得宋朝官僚队伍素质下降,严重败坏了士风学风,大大抑制了宋代士子的文化自由和创新能力。总体上来说,宋代的“恩科”制度成为了当时统治者引诱和驾驭知识分子、协调阶级利益的工具,其所带来的弊端远胜于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1][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穆朝庆.论宋代的“恩科”制度——兼评宋代的养士政策[J].中州学刊,1991,(5).

[5]裴淑姬.论宋代的特奏名制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6][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宋]王栐.燕翼诒谋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金旭东.试论宋代的恩荫制度[J].云南社会科学,1985,(6).

[10]张希清.论宋代科举中的特奏名.宋史研究论文集1987年会刊[M].转引自刘立夫,宋代冗官之成因[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11]白文固.北宋文武官员恩荫制度探究[J].史学月刊,2002,(3).

[1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猜你喜欢

取士士子官僚
赶考步履不停
乡村不应有“官僚”——关于“丰县事件”的三点思考
中国基层政府中的非正式官僚:历史与现实
从北宋科举制度的变革看洛蜀党争的起因
狠刹“向下甩锅”——治治各类“疲软症”“话痨症”“官僚症”
曹丕、曹植兄弟文学掾属考论
街头官僚:基于国内研究文献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