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实证研究

2015-08-30李雅丽

江科学术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贡献率指标体系商业银行

李雅丽

(江西科技学院财经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实证研究

李雅丽

(江西科技学院财经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以银行监管目标为前提,建立了银行监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我国9家商业银行并对其金融性活动的效率进行监管,表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中贡献率最大的是稳定性目标,其次是效率性目标,贡献率最低的是发展性目标,分析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近几年的趋势为在曲折中上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监管当局可从健全监管法律,引进监管人才等方面进行改进。

商业银行;监管效率;实证研究

一、引言

在中国,银行的发展状态特别是银行监管效率逐渐为各国学者所关注。只有银行监管效率的不断提升,银行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才能最终使银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种危机的出现,进一步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对于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效率的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研究成果也较多。在对有关银行监管的研究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学者有:柴松霞(2010)研究了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特点并得出近代中国已经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银行监管体制。卢阳春(2002)从监管类人才的培养、加强监管的合作等方面对金融监管效率的改善进行了分析。吴俊(2008)强调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的效率是相当重要的。Anthony M.santomer和RichardJ.Herring(1999)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出发,说明了最佳的监管的形式与内容应该是怎么呈现的。George Emir Morgan(1984)从独特的视角,通过市场基础测量分析方法对银行资本监管的充足性进行研究。分析出银行资本监管的充足性是监管者、银行所有者与银行股东三方共同的目标。

我国学者在应用方面,对于银行监管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定量的分析评价较少,本文的主要的工作是建立银行监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SPSS17.0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进行有效的实证研究。

二、银行监管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在理论上要正确,同时又能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实际的评价。在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时,必须要依据科学的理论,这样才能使评价指标体系严谨、合理。只有清楚、简练、符合实际的描述评价体系,科学性才越强。

2.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反映被评价问题的各个方面,建立商业银行监管效率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考核商业银行的监管状况,因此,指标体系要全面反映银行监管各方面的信息,如稳定、发展、公平等。这样才有利于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进行全面的评价,也有助于明确应该从哪方面入手改善银行的监管效率。

3.系统优化原则。系统优化主要体现在指标体系的结构形式以及指标数量的多少,既要避免因为指标太多而使得指标体系显得庞杂,又要避免为了使得评价指标体系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减少指标的选取,使得评价指标过少。所以,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兼顾各方面的指标。

4.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主要指的是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指标体系不能太繁琐,指标体系要简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渠道必须真实可靠,评价体系所需的数据要便于收集;各项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必须要标准化、规范化。

(二)评价指标的选择

本文通过对银行监管目标进行研究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归纳总结,根据以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提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银行监管目标体系,如图1:

根据上述的银行监管目标体系,本文建立的银行监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1。

表1 银行监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三、实证分析

(一)实证过程分类说明

我国银行监管步入正规化时期较短,银监会成立时间较晚,银行监管经历的过程较为单一,银行开始的监管只重视稳定性,后面才逐渐对效率性进行关注,直到前几年对发展性的关注,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将稳定性、效率性和发展性(三大目标)同时作为银行监管的目标。以这三大目标为基础,用因子分析法得到每一个目标实际的影响程度和贡献度。

(二)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实证分析

本文样本数据通过SPSS软件分析后检验结果如下:

表2 三大目标同时考量的KMO和巴特利球检验结果

通过表2可知,本文样本数据的适用性检验是合格的。其中,KMO检验值为0.623,大于0.6。巴特利球检验的测验值为701.110,且其sig.为0,即拒绝零假设,说明指标体系能够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

表3 三大目标同时考量的解释方差贡献率

根据表3可知,从第6个因子开始,特征值差异很小,即得到了5个主因子,方差贡献率累积值为81.459%。即当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0%以上时,模型结果未失真。

在实际的应用分析中,利用因子旋转方法能使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

表4 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从表4可知,总共得到了5个主因子。其中因子一包含了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例和权益资产比率三个指标。存贷比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两个指标归属于因子二。所以因子一和因子二可以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稳定性目标。因子三则包含了三个指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对营业收入比率、成本收入比、资本收益率(ROE)。因子五包含了剩余两个指标的信息:银行贷款增长率和资产收益率(ROA)。同样表明,因子三和因子五可以表现我国商行监管效率性目标的实现。我国商行监管发展性目标由剩余指标组成的因子四来体现。结合表3-3得到的因子解释方差贡献率可知,效率性目标在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中贡献值为22.25%,而稳定性目标贡献值最高,比重为43.75%,发展性目标贡献值为13.08%。

(三)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综合得分

评价与衡量我国商行监管效率的综合得分,可以把因子得分与因子解释方差贡献率进行有效的结合,即把5个因子得分分别与他们对应的贡献率相乘,然后对他们相乘的结果进行求和,最后用求和结果除以总贡献率。把9家商业银行每年综合得分求和后再除以9,即为9家商业银行每一年里的综合得分的均值,走势见图2。

从图2可以得知,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近几年的趋势为在曲折中上升。特别是在2008年出现了下降。从2005-2007年,其效率得分升速较快。但是到2008年,出现严重下降的趋势。并且随后几年增长趋势变缓,直至2010年,效率得分才超过2007年。

图2 商业银行监管效率得分平均值走势图

四、结论与对策分析

(一)对策建议

通过上一章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商业银行的监管效率有高有低。第二、在2005年到2012年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的上升趋势不太稳定,在2008年出现了下降趋势。第三、从三大目标的贡献度完成情况来看,效率性目标的完成贡献率为22.25%,稳定性目标的完成贡献率为43.75%,发展性目标的完成贡献率为13.08%。

在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有了深入分析之后,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针对监管当局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

1.健全监管法律,完善监管环境。银监会成立后,出台了几十项与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监管的制度环境与法律基础做出了较大的改善。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在尊重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还需借鉴外国有效的立法经验来与之相结合。我们可以对国外的监管经验和监管规则与制度进行收集、翻译与整理。同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实际情况,对适用于我国的监管制度和规则进行移植;政治环境方面要完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制度,减少对商业银行监管非效率中的寻租现象出现。

2.引进监管人才,提升监管人员水平。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支既熟悉银行的传统业务,又能熟练应对计算机遇到的各项问题;既具有对最新银行政策的敏锐性,又精通国内外银行业务的监管队伍才能适应金融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必须完善监管人才发展机制,要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监管人才,同时必须要自己培训出国际化、专业化、全面化的银行监管人才,并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给予充分发挥专业能动性与创造性的空间。为此,银监会在改善我国的监管人才管理模式的同时,加大与国内外商业银行、国际金融机构及国外监管机构合作,运用研讨小组、培训会等一系列工作交流方式,进行有多层次的、集中性的及针对性的培训,培养出一批能与国际竞争的高级监管人才,特别是风险监管以及会计、法律、审计等领域的高级人才。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由于商业银行的股权分配不平衡,这9家商业银行的国有股份较少,导致国有股东的一些权力无法充分行使,容易造成代理人风险。因此,对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必须要加快,一是要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及其他高级管理层机制;二是要对单一的股权结构进行调整,引入优秀的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三是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决策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四是制定明确清晰的发展战略,实现商业银行的最大化价值。

4.建立银行自身风险评级体系,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监管信息侧重金融机构情况,如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信贷资产和非资产状况、不良资产比重等。这种机制能激励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加大内部控制力度,能让债权人、投资者和其他参与者对银行的经营状况有更深的了解。在建立银行自身风险评级体系的同时,还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把构建银行风险评级体系与完善的客户信用评级体系结合起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使金融市场的约束真正落到实处。

5.转变监管理念,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方式。我国目前的监管理念主要为管制型、封闭型,应当向开放型、透明型转变,同时,应引进国外的监管人才,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准则,加快监管网络建设,采用贷款五级分类法等。我国银行业正在向世界市场这个大环境靠拢,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及合作可以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目前,中国银监会已经与英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有助于信息的交流与交叉核实,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及时预警与惩戒,提高了银行监管效率。

(二)结论

我国近几年遵照不断修订的《巴塞尔协议》来逐渐向国际靠拢,并且不断规范银行业的发展,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效率得分均值走势图,可以看出,监管效率趋势在2008年出现曲折性下降,并且在以后的几年增长速度减慢,同时,稳定性和效率性目标的贡献度较大,发展性目标的贡献度较小,这就说明我国在银行监管中,更加重视稳定性和效率性目标的实现,而对发展性目标较为忽视。所以说,在稳定性和效率性目标实现的同时要兼顾发展性目标,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当前的形式,从而加强银行的监管理念,完善监管体系,落实监管政策,总体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效率。

[1]柴松霞.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特性 [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2).

[2]卢阳春.我国金融监管的帕累托改进[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3]吴俊,张宗益,徐磊.资本充足率监管下的银行资本与风险行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后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8(2).

[4]Richard J.Herring,Anthony M.santomero.‘What Is Optimal Financial Regulation?’.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May 1999.

[5]George Emir Morgan.On the Adequacy of Bank Capital Regul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Vol.19,No.2(Jun,1984),pp.141-162.

(责任编辑:朱 斌)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gulat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LI Ya-li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98,China)

The article builds the efficiency evaluation system of banking regu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objective of banking supervision.By using factor analysis,it evaluates China’s nine commercial banks on regulation of their financial activity efficiency.It turns out that the biggest contribution of commercial bank regulation efficiency is the stability objective,followed by the efficiency target,and the development target contributes the least.The analysis shows that an upward trend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ing regulation efficiency is spiral.According to the commercial bank regulation problems,the supervision authority can improve its work by perfecting regulation laws and absorbing regulation talents.

commercial banks,regulation efficiency,empirical research

F832

A

123(2015)01-0060-05

2014-08-29

李雅丽(1988-),女,湖南长沙人,江西科技学院财经学院,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贡献率指标体系商业银行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